就在西方媒体大肆报道安卡拉发生了大规模示威游行的时候。另外一些媒体另辟蹊径的从拉塔基亚进入叙利亚境内,然后一路北上进入库尔德风暴旅控制区域。
这些战地记者目的是采访伊德利普省一线战斗部队和库尔德风暴旅高级将领。
这些记者中非常引人注意的就是来自于华国南方特别行政区的朱雀电视台通童记者和来自于cc电视台的王记者,这是两名长期在叙利亚从事新闻工作的女记者。
童记者是来自于朱雀电视台驻莫斯科的记者,今年年底才来到叙利亚战场。她的目的地就是伊德利普北部,她准备去采访和报道库尔德风暴旅的旅长萨拉丁和库尔德风暴旅一线部队。
来自于cc电视台的王记者就更猛一些,这个26岁的女孩已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地记者,在10年底叙利亚局势开始紧张的时候就来到了大马士革。11年内战爆发开始一直到14年一直活跃在内战一线战场,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一线战地记者,她经常深入危险区顶着炮火进行一线采访。
她全程参与了政府军和自由军在大马士革争夺战的一线报道,由于今年大马士革周边战事逐渐平稳。她主动申请前往伊德利普省北部进行战地新闻报道。
不过在到达伊德利普省北部发现了这么多同行以后她打算改变采访计划,她不是畏惧困难,深入一线报道对于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她只是觉得太多的同行意味着新闻素材的匮乏。
她打算改变计划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她通过搜集一些关于北叙利亚民兵组织的普通情报发现这个组织背后有一个华人作为代表负责提供武器和资金帮助,她想去塔布卡空军基地试试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采访一下那个华人,至少也能近距离接触一下。
两位惺惺相惜的华人女记者分道扬镳,各自前往了自己想去的地方。
朱雀卫视的童记者比较顺利的获得了库尔德风暴旅一线部队采访的权利,并且和萨拉丁约定好了采访的时间。
她利用约定采访前的间隙时间,前往了库尔德风暴旅对抗土耳其第七师的一线阵地进行新闻素材的收集。
童记者的团队在进入叙利亚以后全程有俄罗斯特种部队人员的全程保护,这些专业的武装人员保障了团队可以安全的行走于叙利亚各个地区。但是在一线阵地附近,这些特种部队人员也保障不了他们的人身安全。
现代战争的一线阵地十分危险,哪怕是在一线阵地后方也随时有生命危险。土耳其大口径机枪发射的子弹随时会形成流弹抛洒到未知的区域,各种大口径炮弹的误差甚至可以达到几百米以上。
就是在这种危险的一线阵地后方,童记者团队选择了塞尔迈达城的一处电视台楼顶。团队摄影师迅速架设了多台照相机和二台摄影机。
刚架设好设备的摄影师就就听到了尖锐的呼啸声,一发大口径炮弹跨越电视台楼顶落到了附近三层建筑的楼顶。
顿时电视台大楼传来了剧烈的震动,附近三层建筑的最顶层已经消失不见。
惊魂未定的摄影团队迅速打开了器材,童记者对着镜头进行了简短的介绍“目前我们已经来到了塞尔迈达城电视台楼顶,我们可以看到北方的土耳其部队和库尔德风暴旅在北城区进行激烈的交战。”
镜头中整个城市弥漫着战火的硝烟,大约在两公里外的一座建筑物升腾起了黑色的烟柱。
在城市中大量废弃的车辆杂乱的停放在道路的两侧,中间有一辆步兵战车和几辆虎式装甲车沿着街道向前方驶去。
采访团队采访了两名库尔德风暴旅女军官哈斯娜和贾米拉。
哈斯娜面对镜头从容不迫的整理了自己仪容说道“前线战斗很困难,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拿起武器保卫家园。”
贾米拉面对采访说道“当你的家人、朋友都在战争中失去生命,你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战斗。”
当童记者问起哈斯娜参军多久,在部队里担任什么兵种的时候,哈斯娜略微有些沉默。
“我在军队内担任狙击手的工作,狙击手最重要的就是耐心。作战时候为了等待目标的出现,集中精神等待几个小时乃至一两天是家长便饭。和那些毛头小子相比较,女人天生就有耐心,这使得她成为了狙击手最佳人选,她也希望更多库尔德女性可以拿起枪走向战场,成为女性狙击手。”
片刻之后哈斯娜露出灿烂的笑容说道“我参军不到只有半年,在土耳其入侵阿夫林地区的时候就跟随妇女保卫军作战。当时前线战事紧张,身为学生的我只接受了不到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就被送上了战场。我现在依然清晰的记得,当初内心的恐惧。经历了阿夫林地区作战后,我和贾米拉加入了库尔德风暴旅。现在也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战斗了,算是一个战场老兵了吧。”
童记者看着这个身穿迷彩军装的少女,很难想象这名少女曾经的是一名害羞的女学生,土耳其的入侵彻底改变了这名年轻女孩的命运,这场战争吞噬了大量库尔德年轻人的青春,甚至还有他们的生命。
贾米拉则表示“我的情况也差不多,我是观察手。也是参军不到二个月就被匆忙的送上了战场,一直和哈斯娜一起战斗,我们是最好的搭档。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斗,现在的我们已经可以在战场上面对各种情况,淡然处之。”
童记者在哈斯娜的带领下前往了她所在的作战部队,正巧赶上部队在集合。这支上百人的连队收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求他们前往前沿阵地接替防线。
童记者看着这支即将开拔的部队唱起了库尔德歌谣,缅怀逝去的战友。
他们的歌声里,充满了战争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