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战机的优点很多,比如可以不用调整就融合进苏式防空体系中,可以通用苏式防空导弹和并不落后的发动机。
这些都是苏27的优点,但是苏27的巨大缺点也不容忽视。
苏27在设计之初就存在巨大问题,苏27看起来是对标f15战斗机。实际上这款战机研发之初定位是截击机,是类似于f14战斗机的存在。
但是f14的中央翼盒使用了大量的钛合金,使他的机身强度并不低。唯一的缺点就是贵。
苏27的悲剧就是源自于气动布局和机身强度不足。在气动布局上,苏27没有选择三代机普遍的梯形翼或者三角翼,美系战机多选择梯形翼。这种机翼的优点是兼顾在高速飞行的同时还能提供不错的升力系数,在低速的时候还有助于提供不错的操控性,属于一种平衡的设计。
苏27继承了苏式武器提升单体极端性能,打整体空战的理念。它采用了极端的后掠翼设计,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拥有更大的速度和航程。
但是这种设计的缺陷也相当明显,因为后掠翼有着升力线斜率较低、气流容易从翼梢处分离、亚音速飞行时诱导阻力较大等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而这种缺陷越是在升力系数高的飞机上体现的越明显。
具体到飞机上就是苏27战机在大迎角飞行时会产生不可抑制的抬头倾向,也就是普加乔夫眼镜蛇动作的来源。
作战中苏27一旦飞机想迅速抬头,抢占有利空战位置。会迅速不可控抬头,而由于其不可控,飞行员无法操控飞机姿态,所以在空战中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空战中所谓的‘跨音速陷阱’,正是源自于对于这种抬头的限制。
这种不可控的飞行姿态会导致战机迅速过载升高,由于苏27的机身强度问题,如果不控制这种过载升高,飞机在空中解体也是正常现象。所以苏27是没办法在亚音速阶段快速完成爬升任务,抢占有利高度进行空战的。
只能通过低速巡航或者高空进场发起交战,一旦被地面防空导弹锁定,通过俯冲摆脱雷达锁定以后,又不能快速爬升。这对于现代空战中,是一个巨大的弊端。
苏27在跨音速阶段,就是在0.8到1.2马赫之间,战机的机动性会严格限制在6.5g以下。更悲剧的是随着现代空军的发展,现代空军的空战基本都集中在跨音速这个区间。
高空高速截击作战和低空低速狗斗越来越少,新一代战机的指标更重视亚音速巡航和超音速巡航。
苏27在这个速度区间全部是弊端,机动性被限制,没法在这个速度区间进行作战。这个是一个超级致命问题。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机身强度问题。苏27的机身强度悲剧,源自于雷达的落后。
为了使用一款还说的过去,可以独自作战的雷达。苏27装备了倒置卡塞格伦雷达,这款雷达体积大,重量也大。
这么大重量雷达放机头里,就需要后部机身配平,后部机身配平就要放大机身。放大机身就会导致空重加大,空重大了推重比就下降。推重比下降就需要机身减重。机身减重最后导致机身强度不足。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最后就产生了苏27这么严重的缺陷。
机身强度不足再加上后掠翼布局,这款战机的平台直接就完了。在设计之初的雷达影响了这个平台的整体布局。基于这种缺点,华国空军另起炉灶重新设计歼16就可以理解了。其实俄罗斯也想重新设计,无奈是兜里没钱而已。
路明其实最想选择的战机是华国的歼16战机,这是一款在苏27战机思路上,全新自主研发的平台。已经和苏27没有任何关系了,苏27的缺点全部取消了。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多功能重型战机。
但是系统内目前还不能提供这款战机,能提供的只有基于苏27同平台的歼11b,这款战机对于苏27的一些缺点进行了修修补补。虽然没有彻底根治,但是也有了很大改进。40万的系统资金虽然比30万的苏27要贵很多,但是也物有所值。最重要的是歼11b可以挂先进的pl12中距空空导弹,这要比俄制空空导弹先进的多。
华国空军在这个阶段,从设计思路到航电设备,已经全面超越苏系战机了。
而且也有利于路明空军转型,路明的空军早晚会从防御型空军转变成进攻型空军。这个时候地面雷达系统就不能跟进支持空战了,那个时候就需要一款可以跟随机群机动的空中预警机。在系统融合方面,路明也准备使用华国的预警机引导作战。
未雨绸缪的情况下,转变空军体系,从苏系过渡到华系就很有必要性了。
稍微有些麻烦的是,歼灭11b的出现,可能会稍微造成国内的一些疑惑和困扰。不过这些问题也不大,歼11b本身就是仿制苏27的,多个仿制版本和华国类似也说的过去。
基于种种考虑,路明还是选择了歼11 b作为指挥官等级提升以前过渡的重型战机。
路明购买了8架歼11b组成了一个战斗机中队,华国的战斗机中队和苏系编制类似。都是小编制战斗机中队,不像美系战斗机中队战机那么多。
华系战斗机中队的战术也是偏向于苏系战术,毕竟战机就是一直用苏系战机和编组。但是华系战斗机中队战术也有自己的独到东西,尤其是配合预警机下的重型战斗机中队战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都是得益于长期高强度模拟对抗中,一点点摸索出来对抗美系战斗机中队战术,发展出自身的战斗机中队战术。不过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转向华系战斗机是有前途的。而且克隆人飞行员本身就可以选择灌输各国空战体系下的战术。这才是路明空军最大的优势。
新增加的三个战斗力中队飞机和全套设备只用了2000万系统资金,对于目前路明的经济体系不构成很大的影响,就是打没了继续生产也就是了。
消耗战中只需要补充裸机,价格会很低一些,比如这次消耗的3架米格29战机只用了60万系统资金。
未来和土耳其空军的相互消耗也是集中在米格29这种前线战机上,歼11b只是担任警戒和应急战斗上。在大规模空战中,也是类似于歼16的定位,在后方发射中距空空导弹充当弓箭手。
未来系统升级以后,歼11b也不会浪费,可以升级到歼11bG,这比苏27路线要强的多。歼11bG的水平,可以直接达到和f18E相当。
在全面更新了空军体系之后,路明的空军可以真正和土耳其空军争夺制空权,形成空军相互消耗的局面。由于战区上空在路明的控制区,土耳其的飞行员,基本上就是消耗品。
这种作战消耗,路明估计只要持续一段时间,土鸡的毛就会被他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