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以美军在北线发动大规模进攻为起点,多条战线开始联动进行大规模进攻。
中路美军的两个Abct部队,顶着库尔德武装的炮火袭击,进行排雷作业。
他们以损失半个工兵营车辆为代价,强行在雷场打开一条两公里宽的安全通道。
Abct的野战机动炮兵,通过反击压制库尔德炮兵部队,迅速掩护Abct装甲集群向阿勒通普库里执行劈入作战。
南线的第四步兵师,在缓慢排雷的同时,也试图使用战斗工兵营,迅速打开一条通道。
不过事与愿违,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他们被对面的攻击直升机狠狠的教育了一番。
最后,在损失了多辆排雷车辆以后,他们迅速变得佛系起来。
再次恢复了缓慢排雷节奏。
美军地面多路强攻库尔德武装的同时,美空军同时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在经历了数次,突破库尔德防空网的失败。
美军已经开始正视库尔德武装这个对手。
这次美军不惜血本,抽调了大量战略空军进行作战,就是把库尔德军队,当做华俄空军这种级别的对手。
为此他们多次重新制定突防计划,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美军在多个基地,陆续起飞了上百架战机。
他们组成多支战斗机中队,同时杀向库尔德空军,进行制空权争夺。
盖亚拉空军基地,已经成为了美军最大的眼中钉,是这次作战打击的首要目标。
尤其是卫星侦察到,盖亚拉空军基地的范围还在继续扩大,而且基地西侧出现了,高大密集的雷达天线阵。
这种侦查结果,直接让美军惊掉了下巴。
他们怀疑,这是某一型号的‘超视距雷达’。
这个发现,甚至让美军差点放弃对库尔德武装的踹门行动。
最终,美战略情报分析组和智库判断。
‘那种天线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谁也不知道性能如何。’
他们都觉得,这东西更像是对美军的一种欺骗式的战略威慑。
这就是智库的好处,他们可以充分的体会领导的意图,给出专业的意见。
如果不符合领导意愿,那就是不专业。
领导可以承受损失,但是不能承受被欺骗。
美军高层决定采纳智库和战略情报分析的意见,继续执行对库尔德武装的踹门行动。
不过,不管库尔德人是不是战略欺骗,美军都要彻底毁灭这个基地。
为了达到毁灭基地的目的,美军不惜血本。
这次美军的攻击性十足,在进攻开始前的半个小时,在波斯湾发射了288枚战斧式巡航。
这些战斧巡航导弹打击目标,全部集中在了盖亚拉空军基地。
在美军行动开始后,继续由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打出了122枚战斧巡航导弹。
这些战斧导弹的目标是,s300防空系统的阵地。
他们希望通过多层次的饱和攻击,直接摧毁库尔德防空网络。
在空中行动开始,24架咆哮者战机立刻靠近防空网络。
他们在进行电子压制山毛榉防空系统的同时,还向山毛榉防空系统发射反辐射导弹。
同时到达战区的,还有在英国费尔福德皇家空军基地起飞的12架b52h轰炸机。
这些b52轰炸机在防区外围游荡。
在咆哮者战机压制山毛榉防空系统以后,他们迅速打空携带的72枚AmG86c型巡航导弹。
这些导弹直奔s300防空阵地而去。
他们的目的就是压制s300防空系统的反击力量,为f16机群进入提供便利。
f16机群分成空优和对地打击两个批次,空优战机率先冲向山毛榉防空系统上空,掩护对地打击机群进入。
在咆哮者战机入侵防空网的一刻,4个中队的米格29战机分多路进行包抄。
他们使用Ld10反辐射导弹,迅速反击入侵空域边缘的咆哮者战机。
山毛榉防空系统被压制后。
s300导弹营有计划的撤离了一些车辆,向备用阵地转移。他们只留下少量发射系统在坚守防线。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防空阵地已经被多批次的战斧巡航导弹和空射巡航导弹锁定。
那些没有撤离的s300防空系统迅速开机,连续发射了多个批次的防空导弹。
这些s300导弹营选择有威胁的目标,分批次,有计划的进行拦截。
双方第一轮攻防,直接就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遭遇了Ld10导弹威胁的咆哮者战机,只能关闭系统,进行转向机动,躲避对方的反辐射导弹。
f16战机群迅速分成多个方向,向米格29包抄而去。
在抢占合适阵位以后,他们同时发射中距导弹,进行战术压制。
避免米格29拉近距离和他们进行近距离交战。
米格29战机中队在驱赶了咆哮者战机以后,迅速转向撤回防空网络内部,继续等待时机。
对于他们来说,保障内圈防空网络的安全才是主要的。
f16也同样达到了驱赶米格29机群的目的。
双方第一轮各自有自己的战术目的,对于制空权争夺也比较谨慎。
美军现在真不敢和米格29战机,进入低空近距离格斗。
他们是真怕对方在玩一次,不分敌我的狂射中距弹。
f16对于米格29更多的是使用中距弹进行驱赶。
在b52发射巡航导弹的时候,12架f15e战机在高空,携带GbU-28精确制导炸弹向切克汗峰炮兵阵地突防。
这种重达两吨的超级炸弹可以轻松击穿6米的混凝土永备工事。
虽然这种炸弹穿透不了山体内部的弹药库,但是对于各处炮兵阵地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在美军f15e进入战区时刻,库尔德空军终于开始了反击。
2支歼11b战机中队在高空高速进入北部战区,向f15c机群发射中距弹。
他们兵分两路,直接切入距离切克汗峰80公里的空域范围,对切克汗峰区域盲射中距弹。
歼11b在发射中距弹以后,立刻转向,继续退回防空网内部空域防守。
宝石路炸弹的投掷,必须要进入切克汗峰10公里的空域内,并且在投掷的一刻开始,不停的进行激光制导。
歼11b的中距弹,极大的干扰了激光制导的效果。
最终,第一批投掷的6枚GbU-28炸弹全部丢失目标。
美军f15c战机,迅速向歼11b多个机群发射AIm120导弹。通过中距弹的压制,让歼11b进行大范围机动。
在这个时间里,第二批次的6架f15e迅速向切克汗峰飞去,他们需要在歼11b迅速转向前,完成投掷炸弹和引导工作。
双方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多轮攻防。
美军空中行动是经过了半个月的酝酿,各种机种配合十分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