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朝虽暂时化解了与西方强国的外交危机,但国际形势依旧错综复杂,犹如置身于暗流涌动的旋涡之中。西方强国虽表面上接受了通商口岸的调整方案,但其野心并未就此熄灭,仍在暗中积蓄力量,对大盛朝虎视眈眈。与此同时,国内因前期政策调整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逐渐显现,使得大盛朝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内忧外患局面。
在国内,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富商们凭借雄厚的财力,大量购置土地,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佃农或流民。这不仅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失地农民生活困苦,对现状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些起义虽很快被镇压,但却给朝廷敲响了警钟,预示着社会矛盾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在朝堂上,关于如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一派主张采取强硬措施,限制富商购置土地,将部分兼并的土地归还给农民,以安抚民心。这一派以刑部尚书为首,他认为土地是农民的根本,若不解决土地问题,国家将永无宁日。另一派则以户部尚书为代表,他们认为商业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关键,富商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限制他们购置土地可能会影响商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他们主张通过鼓励开垦荒地、发展其他产业等方式,为失地农民提供新的出路,而不是直接干预土地兼并。
夜无殇面对大臣们的激烈争论,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他深知刑部尚书所言有理,土地问题关乎民生和国家稳定;但户部尚书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性,商业发展对国家经济至关重要,不能轻易打压。
苏晚晴看到夜无殇为此事忧心忡忡,便与他一同探讨解决之策。苏晚晴说道:“皇上,臣妾觉得这两派大臣的观点都有可取之处。或许我们可以寻求一个折中的办法,既限制富商过度兼并土地,又不影响商业的正常发展。比如,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富商购置土地的上限,对于超出部分,由朝廷出面收购,再将这些土地分配给无地的农民。同时,加大对开垦荒地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开辟新的耕地。另外,正如户部尚书所言,大力发展其他产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夜无殇听后,觉得苏晚晴的建议切实可行。他说道:“晴儿,你的想法很周全。朕明日便在朝堂上提出此方案,相信大臣们会达成共识。”
第二天,夜无殇在朝堂上提出了苏晚晴的建议,大臣们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认可了这个折中的方案。于是,朝廷迅速颁布了相关法令,限制富商购置土地的规模,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土地的收购与分配。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开垦荒地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如提供开垦荒地的补贴、给予新兴产业税收优惠等。
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富商们对限制土地购置的政策极为不满,他们认为这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一些富商甚至不惜动用各种手段,试图阻碍政策的执行。他们贿赂地方官员,使得土地收购和分配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猫腻。部分本应分配给农民的土地,被地方官员与富商勾结私吞,农民并未真正受益。
失地农民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土地,生活依旧困苦,他们的不满情绪再次爆发,而且比之前更为强烈。一些农民开始组织起来,集体前往京城,向朝廷请愿,要求解决土地问题。
面对农民的请愿,夜无殇十分重视。他亲自出面,安抚农民的情绪,并承诺会彻查此事,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夜无殇深知,若不妥善解决此事,不仅会影响朝廷的公信力,还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
苏晚晴也积极参与到解决此事的过程中。她建议夜无殇选派一批清正廉洁、能力出众的官员,组成专门的调查组,深入各地调查土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腐败问题。同时,在京城设立专门的接待机构,倾听农民的诉求,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夜无殇采纳了苏晚晴的建议,迅速组建了调查组,奔赴各地。调查组雷厉风行,很快就查出了一批与富商勾结、贪污腐败的地方官员,并将他们依法严惩。同时,重新梳理土地分配流程,确保土地能够真正分配到无地农民手中。
在朝廷的努力下,土地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农民们的情绪得到了安抚,社会秩序也逐渐恢复稳定。然而,就在大盛朝全力解决国内问题时,国际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西方强国联合了周边几个小国,组成了一个联盟,对大盛朝实施经济封锁。他们禁止本国商人与大盛朝进行贸易往来,并说服周边小国也采取同样的措施。这使得大盛朝的商业受到了沉重打击,许多依赖对外贸易的商户面临破产,国家经济陷入了困境。
面对经济封锁,大盛朝朝堂上再次陷入了激烈的讨论。一些大臣主张以牙还牙,对西方强国及其联盟采取反制措施,如提高关税、限制他们的商品进入大盛朝市场。但也有大臣担心这样会引发更激烈的贸易冲突,甚至可能导致战争,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与西方强国进行谈判,寻求妥协的办法。
夜无殇深知这两种方案都有风险。采取反制措施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引发战争,而大盛朝目前还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通过外交谈判,又担心西方强国狮子大开口,提出更多苛刻的条件。
皇子在了解情况后,向夜无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父皇,儿臣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两种方案。我们可以一方面加强外交谈判,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经济封锁问题;另一方面,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减少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我们可以鼓励国内的手工业和商业创新,开拓国内市场,提高国内产品的自给自足能力。”
夜无殇听了皇子的建议,眼前一亮:“皇儿,你的想法很有见地。我们确实不能在西方强国的逼迫下被动应对,而是要主动出击,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于是,大盛朝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西方强国及其联盟,进行艰苦的外交谈判;另一方面,在国内推行一系列促进经济内循环的政策。朝廷鼓励工匠们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对有创新成果的工匠和商户给予重奖。同时,加大对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改善交通、水利等条件,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
在外交谈判桌上,大盛朝使者据理力争,向西方强国及其联盟表明大盛朝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表示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贸易合作。经过多轮谈判,西方强国及其联盟的态度逐渐软化,他们意识到经济封锁对自身利益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在国内,随着促进经济内循环政策的实施,大盛朝的经济逐渐出现了新的生机。国内的手工业和商业不断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国内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百姓的消费能力也逐渐提高,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最终,西方强国及其联盟与大盛朝达成了新的贸易协议。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双方的利益需求,解除了经济封锁。大盛朝在这场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中,凭借着夜无殇、苏晚晴和皇子的智慧与坚守,以及全体臣民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化解了危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他们深知,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唯有不断奋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国家的繁荣昌盛,守护好大盛朝的千秋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