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上的文字如同冷峻的判词,缓缓浮现。聂明玦因仇恨而迷失,全然无视温情姐弟曾为仙门修士伸出援手的事实,盲目支持金光善“温氏余孽皆该死”的主张,最终将魏无羡和岐黄一脉逼入绝境。
众人的心随着文字的展开而起伏不定,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一场空前的浩劫,感受到了聂明玦的偏执与错失。
蓝曦臣轻叹一声,温声道:";明玦兄,温情一脉确实无辜。他们不仅未曾作恶,更在战时救治过百家伤患,光幕中亦是如此。";
魏无羡神色平静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当时,蓝宗主确实在百家面前为温情一脉说过话。但他态度太过温和,而聂宗主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并未采纳他的建议。百家也因对温氏的仇恨,以及对金氏实力的畏惧,纷纷支持金光善的主张。”
聂明玦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如此看来,另一个我……确实铸成大错。无形之中,竟也成了金氏帮凶……”
在得知父亲死于金氏阴谋之前,他心中对温氏的仇恨早已刻骨铭心,却因无力对抗温若寒而深埋在心底。这种仇恨在岁月的沉淀中不断发酵,最终化作一种难以言喻的执念。一旦找到宣泄口,便如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甚至会伤及无辜。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另一个他才会被仇恨蒙蔽双眼,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公正之心,对温氏所有人采取极端态度,从而忽略了温情姐弟的善行。
想到这里,聂明玦的神色愈发凝重,他闭上眼睛,回想起光幕中展示过的,温情姐弟在乱世中坚守的那份善良,魏无羡为了保护岐黄一脉所付出的努力,再对比光幕中自己的盲目与偏执,心中不禁感到愧疚和难堪,好似被另一个自己的过往狠狠地抽了一记耳光。
温情静静凝视着光幕,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她和弟弟以及族人,就如同随波逐流的浮萍,渺小而脆弱,命运的走向完全取决于百家一念之间。那些高高在上的仙门修士,随口一句话就能决定他们的生死。不知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可曾在这无尽的绝望中滋生过恨意与怨怼?
“对于……真正的温氏余孽,他……无视他们的罪行,概不追究……双重标准……” 光幕上的文字继续浮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众人心上。山谷中鸦雀无声,有人偷偷打量聂明玦,只见他面色铁青,唇角紧抿。
“这……我大哥怎会做出这样的事……”聂怀桑的声音微微颤抖,难以置信地看着光幕对聂明玦的审判。
在他心目中,大哥聂明玦一直是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英雄,是为他遮风挡雨的坚实依靠。他无法相信,那个他一直敬仰的大哥,竟会做出如此违背道义的事情,但想到魏无羡和岐黄一脉的最终结局,他明白光幕所言非虚,心中也渐渐生出一丝愧疚,看向魏无羡和温情姐弟的目光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羞愧。
众人的目光齐齐定格在那光幕之上,心中波涛汹涌。聂明玦,这个素以刚正不阿着称的聂氏宗主,尚且会犯下如此严重的过错,那他们自己呢?
在过往的岁月里,以及光幕中那个世界,又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比聂明玦做得更好?面对现任射日之征统帅的聂明玦,众人碍于身份与情面,都不好当众出声去讨论他的对错,只能将满腹的疑问默默压在心底,任由思绪在脑海深处翻腾不休。
见众人都神色复杂、默默无言,魏无羡出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寂:
“温氏附属的一些小家族,早已沦为金氏的附庸,他们就是墙头草,向金氏摇尾乞怜,毫无骨气与尊严。而金光瑶却别有用心地将这些人包装成‘教化有功、弃暗投明’的典范,硬生生地把他们打造成金光善眼中可用的棋子与工具。
反观温情一脉,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尊严与底线,这种姿态反而触怒了金氏的权威。于是,温情一脉便被金氏无形之中当作了树立威望的祭品。
聂氏在射日之征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聂宗主急于巩固家族地位,重振家族声威。而金氏在收编温氏残部后,实力大涨。与其冒险揭穿金氏庇护温氏附属的真相,与金氏正面为敌,危及聂氏的生存,还不如将矛头对准毫无势力、孤立无援的岐黄一脉,借此彰显自己‘除恶务尽’的姿态,赢得百家的支持与赞誉,同时又不触及百家的利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说到底,利益早已超越了真正的道义,成为众人决策时的首要考量。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屠龙者终成恶龙’吧……”
聂明玦听到这里,身子微微一晃,仿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眼中闪过一丝迷茫,突然冷笑出声,额角暴起的青筋却暴露了内心的震荡:“屠龙者终成恶龙……那个我竟成了我最痛恨的那种人?好一个除魔卫道!原来我聂明玦也会权衡利弊,也会欺软怕硬!”
众人闻言,皆是微微一怔,目光中透着深思。
“简直岂有此理,正道除奸岂能计较得失?”蓝启仁胡须微微发颤,忍不住出声道。
他无法想象,那究竟是怎样一个混乱的世道,竟让聂明玦这样正直的人也变得善恶不分。
其他人听见他们的话,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若是他们身处聂明玦的位置,面对家族利益与道义的抉择,或许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毕竟,在他们心中,家族的存亡与荣耀高于一切,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魏无羡那样,为了坚守道义而无所畏惧,甚至不惜抛弃一切。
或许,这正是魏无羡与众人的不同之处——他身为天道之子,生来便带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勇气与担当。
蓝曦臣的目光落在聂明玦身上,声音温和而坚定,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明玦兄,所幸这一切并未发生在现实中。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就应当引以为戒,及时改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聂明玦转过头,目光与蓝曦臣对视,眼神中逐渐透出坚毅,脸上也露出释然的笑意:“曦臣,你说得对。男子汉大丈夫,不怕犯错,怕的是知错不改。既然已经预知错误,以后改了便是。”
他顿了顿,微微叹息道:“看来,仇恨只会让人迷失方向。今后,即便有再多仇恨,我也要尽量保持冷静,不再让偏执蒙蔽双眼。家族利益固然重要,但若失去了内心的清明,又何谈正义?”
魏无羡笑着看向聂明玦,目光中带着一丝欣赏。聂明玦不愧是玄正年间最为刚正不阿之人,他能有此觉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说明他并非无可救药之人。只要他弥补了性格中的缺陷,今后必定能坐镇修真界,保一方安宁。
聂明玦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投向光幕,打算寻找更多的启示。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去弥补那些因偏执而造成的伤害。
光幕中的文字继续缓缓浮现,展示出聂明玦对魏无羡的诡道,以及自家功法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一对比让众人瞬间陷入震惊与困惑。
“聂氏的做法为何与魏公子的诡道并无二致?这究竟是何意?”蓝启仁微微蹙眉,不解地问道。
众人闻言,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聂明玦,眼中带着好奇与探究,就连聂怀桑也不意外,难不成聂氏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辛?
聂明玦在看到光幕上显示出“虚伪…双标”的字迹时,面容瞬间变得紧绷,脸上犹如火烧,察觉到众人的视线,他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色,既有无奈,也有愧疚。迟疑了片刻后,他终究是开了口:
“不瞒诸位,聂氏刀法虽威震一方,却也存在难以弥补的缺陷。历代家主死后,佩刀均由后人供奉于祭刀堂,但这些佩刀内的刀灵戾气极重,时常趁机逃出作乱。为了平息刀灵的戾气,聂氏不得不搜集尸体放置其中,令先辈刀灵与邪祟争斗,以此来约束刀灵,使其不再外出作乱。”
众人听到这里,心中都猛然一惊。聂氏竟然以尸体来祭祀刀灵,这种做法显然与名门正派的行事准则背道而驰,确实与邪门歪道无异。原来所谓的名门正派,暗地里也藏着见不得光的勾当。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正道?是金光善那般满口仁义道德,还是聂明玦这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聂明玦长叹了一声,眼中流露出一丝愧色,无奈道:“我清河聂氏立足修真界数百年,护佑一方百姓平安,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唯有这一件事,并非出自本心……平衡刀灵并非长久之计,聂氏历代先祖曾尝试过无数方法,终究一无所获。这成了聂氏世代的隐痛,也成了我们不得不做出的无奈之举。”
事到如今,恐怕没有什么秘密是可以隐瞒的了。与其让真相在暗处滋生猜疑,不如趁此机会告知大家,或许在场之人中有人能够破解此局。想到这里,聂明玦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魏无羡,心中生出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待。
魏无羡忽然轻笑出声,在凝重的气氛中显得格外突兀。他意味不明地说道:";聂宗主,你认为这是邪术?可若不用此法,任刀灵为祸人间,那才是真正的罪过。";
他环视众人,嘴角挂着讥诮的弧度,";我倒觉得,比起某些道貌岸然之辈,聂氏这般坦荡的';伪君子';,反倒可爱得多。";
聂明玦沉默良久,缓缓开口:“魏公子所言,确实令我深思。聂氏祭刀之术,终究是饮鸩止渴。今日既然光幕示警,聂某在此立誓——从今往后,我清河聂氏必当另寻他法,彻底解决刀灵之患,绝不再行此等阴邪之事!”
魏无羡见状,嘴角笑意更深:“这才对嘛!与其纠结手段正邪,不如想想怎么真正解决问题。”
光幕上的文字如流水般铺展开来,将另一个时空的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众人眼前。那些冰冷的事实一桩桩、一件件地浮现:聂明玦对诡道的歧视,对魏无羡救命之恩的漠视,对金氏恶行的妥协,以及他在悲剧中扮演的推手角色。
这一系列的事件让众人明白,在那样的乱世中,就连聂明玦这样性格刚烈的人,最终都没能守住本心。出于家族利益与安全的考虑,他最终选择了避开金氏的锋芒,甚至不惜同流合污。
众人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沉重的涟漪。他们意识到,在乱世的洪流中,即使是聂明玦这样的英雄人物,也难以独善其身。家族的存亡、道义的坚守、个人的抉择,这些矛盾在聂明玦身上交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让他在挣扎中迷失了方向。
聂明玦高大的身躯晃了晃,脸上血色尽褪。那些文字像一把把尖刀,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刚正不阿";假面层层剥开,露出内里不堪的真实。他似乎看见自己在魏无羡被针对时袖手旁观,在百家声讨时推波助澜……他最终活成了自己最厌恶的模样。
光幕最终定格在那行能灼烧每个人眼睛的文字上——“从本质上讲……与金光善并无二致,都是仙门伪善的刽子手之一。”
这冰冷而无情的审判,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聂明玦的心上。虽然此事并非现在的他所为,但以他对自己的了解,若真有魏无羡存在,他或许也会做出与光幕中的自己相同的选择。思及此,他心中羞愧无比,仿佛被当头棒喝。
";原来如此...";聂明玦沙哑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原来我聂明玦,也不过是个权衡利弊的懦夫。";
魏无羡突然轻笑一声:";聂宗主何必妄自菲薄?你当时不知道温情姐弟对江氏的恩情,不知道温宁冒死送还江宗主夫妇遗体的义举,更不知道……";
聂明玦突然打断魏无羡的话:";正是因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就妄下论断,才犯下这等大错!";
他紧握住双拳,目光扫过魏无羡和温情姐弟,语气郑重而诚恳地说道:“魏公子,温姑娘,温公子,很抱歉,另一个我做了如此选择。”
温情下意识后退半步,温宁更是慌得连连摆手。他们从未想过,堂堂聂氏家主竟会向他们致歉。
魏无羡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语气也柔和下来:";聂宗主,过刚易折。若你当时能多听听聂兄的建议,或许……";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缩在聂明玦身后的聂怀桑,";聂氏的发展会更好。";
聂明玦转身对魏无羡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感激:";魏公子,多谢提点。";
他挺直腰背时,又变回了那个顶天立地的赤锋尊, ";今日方知,真正的刚正不是固执己见,而是有错必改。聂某在此立誓,从今往后,必当兼听则明,不再让偏执蒙蔽双眼。";
蓝曦臣眼中泛起温润的光彩,欣慰道:";明玦兄能如此自省,实乃大善。";
光幕上的文字渐渐消散。聂明玦的反思与决心,却如同一颗种子,悄然种在了众人的心中,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相信,经此一遭,聂氏将会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修真界。
光幕很快又逐渐亮起,一行行文字如同水波荡漾,缓缓显示出真容。
【蓝曦臣,温润如玉,待人宽和,却因心无城府而显得天真,缺乏对人性阴暗面的警惕,容易被表象所迷惑。
他对金光瑶的盲目信任,源于对其苦难经历的同情,又因金光瑶曾救他于危难而加深,最终因金光瑶擅长装可怜,会哄他开心而坚定不移。金光瑶的存在,无意间填补了他在蓝忘机那里得不到的——为人兄长的满足感。
他总是不假思索地站在金光瑶这边,凡是金光瑶反对的,他便认为是错的。这种盲目信任,让他忽略了金光瑶逐步显露的阴暗面,间接导致魏无羡、岐黄一脉以及聂明玦的悲剧。
他执着于救赎金光瑶,为了报恩,不惜自降身份,主动提出三尊结义,以此提高金光瑶在金氏的地位。殊不知,这一举动不仅助长了金光瑶的野心,还无形中向修真界宣告,聂氏与蓝氏唯金氏马首是瞻,间接助长了金氏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