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棠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意外地发现了妖世和鬼市这两个神秘的地方。
妖世,那是一个充满奇幻和神秘色彩的世界,仿佛是另一个维度的存在。
在这个世界里,各种妖怪和精怪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它们拥有着超乎想象的能力和独特的文化。
而鬼市,则是一个只在夜晚才会出现的集市。
这个集市隐藏在黑暗之中,只有那些勇敢且好奇的人才能找到它。
鬼市中售卖的物品千奇百怪,有些甚至让人毛骨悚然,但同时也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苏棠对这两个地方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她决定放下一切,深入探索这两个神秘的世界。
在妖世里,她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而又新奇。
她漫步在妖世的街道上,与各种妖怪交流,了解它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妖世的一个小摊位上,人来人往,喧闹异常。
苏棠漫步其中,目光随意地扫过各个摊位。
突然,她的视线被一颗散发着奇异光芒的丹药所吸引。
这颗丹药通体晶莹剔透,宛如一颗夜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它静静地躺在一个黑色的玉盒中,仿佛在等待着有缘人将它带走。
苏棠不禁停下脚步,仔细端详起这颗丹药来。
她发现这颗丹药的表面似乎有着一层淡淡的光晕,随着她的观察,光晕还会微微流动,犹如灵动的精灵一般。
摊主注意到了苏棠的举动,连忙走过来,满脸笑容地介绍道:“姑娘,你可真是好眼力啊!这颗丹药可不是普通的丹药,它具有提升修为的功效,是非常珍贵的宝物呢!”
苏棠心中一动,提升修为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她不禁对这颗丹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问道:“这颗丹药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
摊主满脸笑容地看着苏棠,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地讲述起这丹药的神奇药效来。
他首先提到这丹药的名字叫做“回春丹”,光是听名字就知道它有着令人惊叹的功效。
接着,摊主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这丹药如何能够让人在短时间内恢复体力和精力,仿佛是一种能够让人重生的神奇药物。
摊主还特别强调了这丹药对于治疗各种内伤和外伤都有着显着的效果。
无论是被刀枪所伤,还是被内力所伤,只要服用了这颗回春丹,都能够迅速地恢复健康。
不仅如此,摊主还说这丹药对于修炼者来说更是一种难得的宝物。
它可以帮助修炼者突破瓶颈,提升修为,甚至有可能让人的功力更上一层楼。
最后,摊主总结道:“这颗回春丹简直就是仙丹啊!无论你是武者、修士还是普通人,只要你需要恢复体力、治疗伤势或者提升修为,这颗丹药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苏棠心中一动,她知道这样的丹药对于修炼者来说是多么的难得。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苏棠最终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买下了这颗丹药。
她小心翼翼地将丹药收起来,仿佛手中握着的是整个世界。
这颗丹药对苏棠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她相信它一定能够帮助自己提升修为,更上一层楼。
带着满心欢喜,苏棠离开了妖世,继续游历天下。
她走了很多地方,也解决不少妖邪鬼魅。
在路过京都的时候,发现一件怪事,就这段时间,莫名走失阴时阴月出生或是命格奇特的人。
苏棠决定留在京都,调查此事,夜晚她穿上一身夜行衣,找到办理这个案件的衙门,找到卷宗和丢失人口的生辰的八字,仔细查看一番后,东西放回原处,飞身离开衙门。
回到客栈,苏棠用笔默写下自己看的卷宗和丢失人口的生辰八字,在研究一下案情,然后掐指一算,算出这次事件是人为。
苏棠按照卷宗说得,所有失踪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选择了西城门出了城,还都是徒步走出城的。
第二日一大早,苏棠快速吃完早饭,还原一下失踪人员走的路线,徒步走到西城门,然后出了城门,一路向西走。
她走了一个多时辰,最后在一个山脚前停下。
苏棠抬头看了一眼,前方的高山,瘴气弥漫,笼罩了整个高山,又让人感觉背后发凉有些阴森。
苏棠定了神,徒步走上山,期间还路过一个乱坟岗。
穿过乱坟岗,她找到一个内部空间超大的山洞石窟。
在进入前,苏棠还特意给自己算了一卦,卦象显示大吉,是上上签,她这才放心走了进去。
苏棠在随身空间里挖出手电,打开关照亮。
最后她七拐八拐的,找到最大的洞室,这里藤蔓爬满石壁,藤蔓上还有许多包裹着人类大茧吊在上面。
苏棠拿出一把剪刀,剪开蝉丝,露出一张人脸来,吓她一跳。
苏棠也到回是这样,她抬头数了一下大茧的数量,算出的数量正好符合丢失人员总数。
那就是所有失踪人员都在这里了。
苏棠想把大茧的外壳剪开,就听到有脚步声正向着这里靠近。
苏棠急忙躲在暗处,没过几秒就走进来一个提着灯笼的年轻美妇。
她走到一个大茧身前,左手贴在大茧上面,开始吸收里面人的精血修炼。
看到这个情景,苏棠拿着手中的铜钱剑攻击,打断那个年轻美妇。
被打断了好事,年轻美妇一脸警惕的看着突然闯进自己地方的苏棠开口质问。
“你是何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还打断我修炼,就不知道你会有什么下场么?”
“我是何人,一会你下地府问问阎王不就知道了!”
苏棠说完就一剑朝着年轻美妇攻击而去。
二人在洞室里打了起来,打斗期间她们小心辟过了,藤蔓上的大茧。
“我当是什么人呢!原来你是一个草木成精的妖孽,也好坏我的好事!还真是活得不耐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