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一个穿着珠光宝气的中年贵妇,来到苏棠的点心铺子。
中年贵妇一看到苏棠,就眼含热泪,走到她面前,紧紧抓住苏棠的手,嘴里还说着:“像,长得可真像小贞。”
苏棠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礼貌地问道:“这位夫人,小贞是您的女儿吗?我与她很相像吗?”
中年贵妇抹了抹眼泪,哽咽着说:“是啊,你和她长得一模一样,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我可怜的小贞,走得太早了。”
说着,她的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苏棠心中有了猜测,面上却满是关切,扶着贵妇在一旁坐下,给她倒了杯茶。
贵妇缓了缓情绪,开始诉说起来,原来她的女儿小贞在一场意外中去世了,她一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看到苏棠,就好像看到了小贞又活过来一样。
“姑娘,你能陪我聊聊天吗?就当是小贞陪陪我这个老太婆。”
贵妇拉着苏棠的手,满是祈求。
苏棠也有些疑惑,是谁告诉这个贵妇,自己长得像她女儿的呢?
脑海突然浮现一张熟悉的人脸,是李砚之。
难道眼前的中年贵妇,就是玲玲的姥姥,李砚之的丈母娘?
“阿姨,您的女儿是不是生了一个小名叫玲玲的女儿?”
“你怎么知道我外孙女叫玲玲,你认识她?”
“认识,见过几次,是我家隔壁新搬来邻居家的女儿。”
“哦是这样啊,那还挺巧的。”
苏棠陪着中年贵妇聊了一个多小时,期间她说了许多有关她女儿小贞的事。
中年丧女,看到长得像自己女儿的人,难免会触景生情。
苏棠说了许多开解中年贵妇的话。
这时店里的点心也卖的差不多了,需要苏棠在做些点心补货。
中年贵妇一看自己拉着苏棠聊天,耽误了人家做生意,就起身告辞离开。
“姑娘,不好意思啊。这年纪大了,就爱跟人聊天,一聊上就没头。好啦,你忙吧,我回去了,不耽误你做生意了。”
苏棠把中年贵妇送到门口,看到她上了停在门口的老爷车。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李砚之也来找过苏棠几次,纠缠了她好久。
李砚之在被多次拒绝无果后,从苏棠的隔壁搬走了,没有在找她。
半年后
点心铺的生意渐渐稳定下来,每天也能卖上大几千港币。
抛出人工和成本,每天也会剩下不少。
原本消失的李砚之也突然上门,带着一个长相跟苏棠有七分像的女人,来到铺子订婚需要的点心。
苏棠每样点心都拿了一块,放在盘子里,让二人品尝一遍,决定要订哪样点心。
在尝点心的时候,李砚之还偷偷看了苏棠一眼。
坐在李砚之身旁的女人,捕捉到他的异常,随便选了几样点心,订了100盒,一副宣示主权的挎着李砚之的胳膊离开了。
几天后,港城各大报纸就报道了李砚之和钱家干女儿胡珍儿两家有意联姻的消息。
报纸上传出订婚消息后,胡珍儿还来找过苏棠一次。
二人找了一家咖啡厅,坐下聊了一会。
胡珍儿向苏棠炫耀手上的钻戒,最后还说了一些,李砚之是如何的宠她爱她。
向苏棠说了一些两人之间甜蜜日常,还特意强调玲玲现在已经改口叫自己妈妈了。
苏棠没有其他表情,还说了一句:“哦,是么,那恭喜你得到你未婚夫家人的认可了!”
胡珍儿看目的已经达到了,没有必要待下去了,付了两杯咖啡的钱,最后提醒苏棠,不要惦记李砚之,有不该有的妄想,不然她是不会放过她的!
苏棠也毫不示弱地反击过了一句:“如果我当初答应当李砚之死去前妻的替身,嫁给他,现在哪有你在这跟我耀武扬威呢!说到底,你也不过是李砚之的宠物罢了,又比我强到哪去呢!”说完,她就站起身,无视胡珍儿一脸愤怒的盯着自己,推门大步离开了这家咖啡厅。
在李砚之和胡珍儿订婚的前一天,苏棠把二人在小店订的点心送到李砚之的家中。
管家数了一下苏棠送了多少盒点心,没一会就把装在红包里点心钱,交到苏棠手上。
苏棠拿着红包离开了李家。
关于李砚之的事,苏棠就没有继续关注了。
偶尔听到店员在谈论李家大公子的婚礼办得是如何的盛大热闹,各界名流都捧场前去参加婚礼,祝贺二位新人,永诀同心,百年好合。
每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苏棠都一笑了之,自己在厨房里忙着做点心。
1960年4月26日
这日苏棠遇到了一个还算合眼缘的人,长得也不错,他也是从内陆逃到港城的。
他叫宋少恒,来到港城之后买下苏棠隔壁的别墅。
就是李砚之之前住的那栋,两个月之前,挂牌出售要卖了这栋别墅,反正也空了这么多年没人住,就想卖掉回笼一下资金。
刚好被宋少恒一家看中,买了下来。
在宋少恒搬来后,还拿了一些自己做的蛋糕,送给周围住在这里的邻居。
这天晚上,苏棠刚关店回来,走到家门口,就遇到挨家挨户送蛋糕的宋少恒。
两人一见如故,聊了许久。
宋少恒也没想到苏棠是卖中式点心的,早知道,就不送她蛋糕了。
苏棠尝了一口蛋糕,味道不错,还特意夸奖宋少恒几句。
第一次有女孩夸自己做的蛋糕好吃,宋少恒有些害羞脸红。
“如果你喜欢的话,我以后还给你烤蛋糕吃。”
苏棠笑着说了一句:“你给我烤蛋糕吃,不怕你对象生气?”
“我没有对象。”
“没有就没有,这么大声干嘛!好了,我要回家休息了,谢谢你的蛋糕,明天晚上我给你带我做的点心,拜拜。”
“再见”
一来二去苏棠跟宋少恒接触时间长了,发现他是一个很好的人,他们也顺理成章的在一起,然后得到他家人的祝福,结了婚。
一年后生下一对龙凤胎。
改革开放之后,苏棠在港城投资房地产,也赚了不少钱,最后跟宋少恒商量回国经商。
苏棠第一站先去了北京买了四套四合院。
第二站去了上海,买了几栋喜欢的独栋小洋房。
宋少恒投资房地产,苏棠开了一家服装公司,二人的事业都很顺利。
在苏棠年五十多的时候,就把手上的服装公司交给女儿,自己跟宋少恒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