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口气,要是早点能遇到系统,他高低得把沛县那帮人全打包了。
但此时他更关心这个封建王朝的第一任皇后,心里头有了个模糊的想法。
“如果说吕雉成为皇后前的经历,是老天爷反复抽她嘴巴子,那成为皇后之后的经历,就是老天爷在她放松下来的时候,更用力地抽了她更大的嘴巴子。”
赵定安在读史记的时候,觉得吕雉可以说是命苦至极。
若不是吕雉本人心性坚定,换成旁人,疯魔了也有可能。
意识到赵定安要讲谁了,吕雉深吸口气,坐直了身体,而刘邦收起了笑容,严肃了些。
[是要说戚夫人了吧。]
[戚夫人就是个不自量力的金丝雀,对自己没点逼数,对刘邦没点逼数,对吕雉更没点逼数。]
“刘邦在彭城之战惨败后,于定陶休整时遇见戚夫人。她以歌舞才艺获宠,成为刘邦晚年最喜爱的姬妾。”赵定安道,“刘邦这个人呢,我是真的觉得他就是个老色批啊,他八个儿子来自八个女人。”
[你看他进彭城干什么了,搜刮财宝女人。]
[别说进彭城了,一般人也不会和情妇生了个和正妻差不多大的儿子。]
刘邦咳嗽,刘彻这小儿,怎么没告诉他,听小友直播,还要被其他后世蛐蛐呢!
嬴政长舒口气,这刘邦,真是能一次次刷新他的认知啊。
——“这人真不要脸,肯定能成大事”。
他突然想起赵定安这句话,又看向了扶苏,对方端正坐着。
嬴政不免担心到时候没摆平那些反贼,这么一副老实样的扶苏能不能干过那帮不要脸的。
“吕雉贤妻良母做了十多年,苦头没少吃,以为可以过上好日子了,结果发现老公养了个女人好几年,还生了个宝贝儿子。
“刘邦带给吕雉的是难以计数或大或小的苦难和背叛,说不清哪一次,吕雉就被刘邦彻底伤透了心,也不知哪一次,她变得心硬如铁。”
[虽然古代一夫多妻制,但是女人的苦难还是相近的,对于吕雉来说就是给老刘家做牛做马十多年回头一看小三上位了。]
[虽然最后她坐到了皇后的位置,但情感的缺失,并不是物质生活的改变能弥补的。]
[这种情况下她刚成为皇后的时候,还能辅助刘邦处理政务,心性真的坚定。]
未央宫内静得出奇,只有两个人的呼吸声。
吕雉双手紧握竹简和刀笔,呼吸急促。
赵定安这句话,她本人也找不到答案。
“成为皇后之后,吕雉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她帮助刘邦处理棘手的问题,首当其冲就是处理异姓诸侯王。”
“在此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白登之围。”
“公元前200年,韩王信投降匈奴,勾结匈奴攻汉,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击。但刘邦轻敌冒进,被匈奴40万骑兵围困于白登山七日,最终通过陈平计谋,贿赂单于阏氏脱险。从这时候开始,汉朝被迫采取“和亲政策”缓和与匈奴关系。”
“刘邦要把鲁元公主嫁给单于,得知此消息,吕雉疯狂求情以死相逼,大臣们群情激愤,才让刘邦改了主意,从宗室里选了一个姑娘去和亲。”
赵定安他没有主动找过新抽到的那几位,而他们也因为没有功能所以无法和他私聊。
因此,对于对方赵定安是一无所知,不知道对方是何时期,他只能尽量平缓地讲述,怕把人气到,又怕勾起她的悲伤回忆。
吕雉依旧不说话,只是手上的东西越握越紧,指甲压到掌心,留下了道道痕迹。
“我给大家拉个表格,看看这夫妻俩如何整异姓诸侯王的。”
[又见表格,要是读书时老师也能这样讲就好了,多直观。]
[我只知道一个韩信,还有其他人吗?]
赵定安接话道:“那当然了,我按照时间线讲。”
“前202年,刘邦称帝后疑燕王臧荼谋反,亲征剿灭,改立同乡卢绾为燕王。”
“前201年,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名,诱捕韩信,贬为淮阴侯。”
“前200年,韩王信因匈奴侵边求援未果,投降匈奴。刘邦亲征,韩王信逃亡匈奴,联合匈奴引发‘白登之围’。”
“前198年,赵王张敖被诬‘谋刺刘邦’,刘邦借机废张敖王位,贬为宣平侯,改立子刘如意为赵王,加强刘氏控制。”
“前196年,彭越被诬“谋反”,刘邦流放其至蜀地。吕雉劝刘邦斩草除根,彭越被杀并夷族。”
“同年,韩信被诛。英布因韩信、彭越之死恐惧,起兵反汉。刘邦带病亲征,击溃英布,英布逃亡被杀。”
“这是刘邦还活着的时候,两个人联手除掉的诸侯王,刘邦死后,吕雉又除掉了燕王卢绾和赵王刘如意。”
话音刚落,刘邦手中的竹简跌落在地,引得吕雉侧目,两人的目光汇聚到了一起。
刘邦最爱的儿子就是刘如意,说不惊讶是假的。
但他很快想通了。
他叹道:“朕确实没看错过你。”
吕雉稍显惊讶:“陛下不降罪于我?”
“为何要怪你?”刘邦道,“如果朕死后如意还是赵王,那就是盈即位。不论如何,我与你相识多年,你不是主动生事的人,若你要杀如意,也是事出有因。”
刘邦这个人的处事习惯,在赵定安看来就是典型的黄老作风,主张人贵在自救,救得活就救,救不活拉倒。
戚夫人的小伎俩他看在眼里,但她没斗过吕雉,没说动他让如意上位,那就是她不行。
不行就不行,乖乖趴着别吵吵。
“不过你也要失望了。”他又道:“彻儿是恒的孙子,不是盈的。”
吕雉无时无刻不在为刘盈谋划,可对方的性格别说让刘邦不喜,连她都有些嫌弃,甚至偶有怨怼的情绪。
为什么?
为什么你不能像刘如意一样讨你父皇欢心?
如果你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哪怕你不再每日来给我请安,我都欢喜啊。
她沉默半晌,才道:“我知道,时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