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适一马当先出了门,身后跟着四个小朋友还几个毛孩子。
走在小区里,路上遇到的人都会停下来,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朱吾适有种狮子王巡视领地的感觉。
小小溜达的一圈儿,也差不多到吃饭时间了。
当晚,赶了一天路到一家人早早就睡了。
滚滚坚持要在朱吾适的卧室里睡,估计是怕它一觉睡醒,朱吾适又消失了。
朱吾适也没办法,那么一个大家伙,赖在自己房间里,推都推不出去。
反正朱吾适今晚也没有造人计划,干脆就由它去了,只要不上床就行。
第二天一早,朱吾适直接去了皇宫。
“贤弟你来了,吃过饭没有啊?”
朱元璋看到朱吾适过来,还是很开心的。
当皇帝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个好差事儿。
权势滔天,吃得香睡得好,想不上朝就不上朝,一大群风格各异的美女随便挑。
但是对于朱元璋这种有理想有抱负又不愿意放权的人来说,真算不上什么好差事儿。
每天都要憋在皇宫里,一大早就起来上班了,一忙就是一天,晚上还要交公粮。
想要出去走走吧,也只能在皇宫里逛。皇宫看似还挺大的,实际住个一年半载也就逛腻了。
所以朱元璋平时的生活是真的无聊。
你以为他有那么多孩子,是因为他是色中饿鬼。
实际是,这家伙除了造小孩儿,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啊。
白天要忙政务,晚上天一黑,就算是皇宫,也不可能亮如白昼。
更何况朱元璋又是个节俭的性子,根本不可能点那么多灯。
黑灯瞎火的能干啥,只有造小孩儿了呗。
自从皇宫跟大明连通了,夜生活还稍微丰富了点儿。
朱吾适直接从现代扯了电线过来。
又在坤宁宫安了一个非常大的灯泡。
天一黑,马皇后就打开灯,放起音乐,带着宫里的嫔妃和宫女们开始跳广场舞。
朱元璋有时候无聊了,也会去跟着跳一会儿。
然后抱着ipad看会儿电视剧。
这就导致本来应该出生的几个孩子,目前还没有音信。
这充分说明,朱元璋也不是满脑子黄色的人,如果生活能够多姿多彩一些,他也不是非要天天晚上造小孩儿的。
尤其是看过现代的一些养生常识后,他就更不会天天搞那些事儿了。
主要是蔡总,给他找了一些资料。
主要是关于纵欲过度对身体的影响。
朱元璋看完之后,用心体会了一下,发现自己的身体确实不如前几年了。
能多活几年,谁又想早死呢。
尤其是大明现在还这么有盼头。
所以朱元璋就开始控制自己的小头了。
实际情况是,朱元璋都五十多岁了,岁数越大身体越差这个是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的。
再一个他年轻的时候要打仗,活动量很大。
当了皇帝之后,每天伏案工作,身体不如以前那也是很正常的。
实在是不能把身体机能的下滑全都归结为女色。
不过朱元璋能减少点儿频率也是好的。他又不是铁打的腰子。
朱元璋见到朱吾适开心,就是因为他在宫里待得太无聊了。
以前还不觉得,自从去过现代之后,朱元璋的心就越来越野了。
再看看朱吾适那惬意的生活,他就越发觉得自己的生活枯燥乏味了。
“贤弟啊,你可算是回来了,咱都想死你了!”
“是吗,你想我干啥?”
这个问题朱元璋还没想好呢。
“反正咱就是想你了。”
“好吧,你真肉麻。”
朱吾适对于朱元璋突如其来的表白非常的不习惯。
一个胡子拉碴的魁梧大汉说想自己了,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啊。
“还是先说正事儿吧,西湖景区的改造工作目前一切顺利。
前期筹集到了216万两。钱不够的话,后期还可以再注资。”
朱元璋对于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一分钱不出,就占了五成股份啊,这不就相当于108万两嘛。
“贤弟威武霸气,牛逼克拉斯。”
“行了,少拍马屁啊。还有正事儿呢。”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乖乖地看着朱吾适,做出认真聆听状。
“接下来要说的是关于欧洲那边的事儿,不出意外的话,葡萄牙王费尔南多一世明年就死了。到时候葡萄牙必然会有内乱,咱们的机会来了。”
朱元璋骨子里其实对侵略其他国家不是很感兴趣。
虽然接触了很多现代的东西,可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朱元璋一开始其实根本没想过当皇帝,不然也不可能等到汤和找他,才加入造反大军了。
朱元璋要饭的那三年,中原大地其实已经乱了,然而,朱元璋就算是要饭,也没有想过造反。
主要是他要饭的时候,其实还是能吃上饭的。
不会真有人以为他要饭就是纯要饭吧。
那是元朝末年,可不是现代,把自己弄脏点儿,找个人多的地方往那儿一跪就能要到饭。
甚至靠着这个工作还能奔小康。
元朝末年,大家生活都不容易的。
所以朱元璋那三年说是在要饭,其实背地里不知道干了点儿啥呢。
朱元璋造反,跟汤和撺掇有关系,跟他自己回到皇觉寺还是受人排挤有关。
如果他在皇觉寺能够吃饱饭,大概率他是不会去造反的。
就算加入了造反大军,朱元璋想要的,无非也就是吃饱饭。
只不过他在造反方面的天赋确实不错。
搞得郭子兴父子对他有了猜疑。
这还是朱元璋的另一个特质就显现出来了。
那就是能够看清形势。
知道郭子兴父子不待见他,马上就带了十几个人跑路了。
如果他当时不走,真不一定有后来的洪武大帝。
如果他当时想要多跟郭子兴要点儿人,估计就走不了了。
这就是朱元璋能成功的原因,能审时度势,还非常的果断。
后来嘛,一切其实就由不得他了。
回头是不可能回头的,十几个兄弟还指着他吃饭呢,那咋办呢,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这也是朱元璋的聪明之处,如果他当时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估计早就不知道死在哪个犄角旮旯了。
时势造英雄,能在抓住机会的才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