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发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仍遗留的一些症状,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华佗留下的这些针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验方,在实践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补阳还五汤
【原料】黄芪三十克,归尾十克,赤芍十克,地龙十克,川芎六克,桃仁六克,红花三克。
【制法】每日一剂,将上述药材放入适量水中,用小火慢慢煎熬。煎熬完成后,将药汁一次性或分多次服用完。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连续治疗1至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主治】主要功效为益气活血,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中气虚血瘀型的患者。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半身不遂,即一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口眼歪斜,面部肌肉出现不对称;语言謇涩,说话含糊不清;口角流涎,口水不自觉流出;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小便频数,排尿次数增多,甚至出现遗尿不禁的情况。多见于一些年老体弱、正气亏虚,且在中风后瘀血阻滞经络的患者。
【验效】如果患者素体阳虚,肢体感觉不温,可适当加入附子、肉桂、桂枝等药材,以增强温阳的效果;若患者下肢瘫痪较为严重,可添加牛膝、桑寄生、杜仲等药材,有助于强筋健骨,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对于痰多,舌苔腻的患者,可加入制半夏、天竺黄、制南星等药材,以达到化痰的目的。黄芪的用量,一般从三十克开始,如果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明显,可以逐渐增加用量,最多可用到六十至八十克。曾经对65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显示:痊愈21例,显效20例,好转17例,无效7例。其中,病程少于2个月的患者治疗效果最佳,而病程大于12个月的患者仅1例出现好转。另外,王星辉用本方进行了加减(黄芪60至120克,当归12至24克,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12至20克,地鳖虫9克,丹参20至30克,鸡血藤30克),治疗57例患者,基本痊愈18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4例。邱艺蓉用本方加味(生地黄30至120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各10至15克,地龙15至20克,牛膝、丹参、鸡血藤各30克,水蛭、全蝎各6至10克,蜈蚣3克,僵蚕10克,乌蛸蛇10克,甘草3至6克),并配合针灸治疗129例患者,临床治愈51例,显效45例,有效25例,无效8例。
二、虫类搜风散
【原料】1. 虫类搜风散:全蝎三十克,蜈蚣20条,炮山甲三十克,地龙三十克,水蛭三十克,乌梢蛇三十克。2. 中药煎剂:黄芪四十克,胆南星十克,当归十克,钩藤十五克。
【制法】1. 虫类搜风散:将这些药物进行焙干处理,然后研磨成细细的粉末,充分混匀后备用。2. 中药煎剂:每剂药加入500ml水,用小火煎煮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汁合并,大约可得到300ml的药汁。服用时,用100ml的煎剂送服2g的散剂,每日服用3次。以连续服用2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间隔10天,一般需要连续服药3至4个疗程。
【主治】具有熄风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尤其对于那些因风邪、瘀血阻滞经络,导致肢体麻木、活动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验效】曾经对63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显示:基本治愈12例,显效18例,好转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06%。刘林凤等使用五虫胶囊(由蕲蛇、全蝎、蜈蚣、水蛭、地龙,经过炮制后研成细末,装入零号胶囊,每粒含生药0.5g,每次口服5粒,每日3次)治疗300例患者,痊愈99例,显效123例,有效60例,无效18例,有效率达到了94%。
三、黄连解毒汤
【原料】黄连、黄柏、栀子、黄芩各九克。
【制法】每日一剂,将这些药材放入适量水中,用小火煎煮,待药汁煎好后,分早晚两次温服。以连续14天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服药时间最长为4个月,最短为1个月。
【主治】主要功效为清泻心火,适用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出现烦躁不安,情绪难以平静;语言错乱,说话没有逻辑;或出现忧郁的情绪,心情低落;不眠,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差;或伴皮下发斑,皮肤出现瘀斑;便秘,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舌红,苔黄腻等症状的患者。这类患者多因体内有火热之邪,扰乱心神所致。
【验效】如果患者属于痰热腑实型,可适当加大黄、瓜蒌、制半夏等药材,以增强清热化痰、通腑泄浊的功效;对于气虚血瘀型的患者,可加入生黄芪、太子参、鸡血藤等药材,以达到益气活血的目的;若患者属于痹阻经络型,可添加钩藤、通草、丹参、丝瓜络等药材,有助于通络止痛;对于阴虚风动型的患者,可加入生地、玄参、麦冬、生牡蛎等药材,以滋阴潜阳。曾经对34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治愈12例,显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与使用改善脑代谢药及血管扩张剂等的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具有显着性。
四、滋阴通络汤
【原料】生地三十克,山茱萸、石斛、麦冬、肉苁蓉、石菖蒲、茯苓、地龙、当归各十五克,远志八克,黄芪六十克,赤芍二十四克,水蛭(研吞)十克。
“研吞”在这里的意思是将水蛭这味中药研磨成粉末状,然后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咽下 。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水蛭的药效,或者是因为水蛭的质地等原因,研磨后更便于服用。
【制法】将上述药材放入适量水中,用小火进行煎煮,待药汁煎好后服用。
【主治】具有滋阴益气,化痰解瘀的功效,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中属于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型的患者。这类患者常表现为身体虚弱,乏力,口干舌燥,同时伴有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状,且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暗淡、有瘀斑,舌苔腻等。
【验效】如果患者痰浊较重,可适当加天麻、全蝎、僵蚕等药材,以增强化痰熄风的作用;若患者血压较高,可添加龟板、石决明、钩藤等药材,有助于平肝潜阳,降低血压;对于血脂高的患者,可加入瓜蒌、山楂等药材,以达到降血脂的目的;若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可加入丹参、全瓜蒌等药材,以改善心脏供血情况;如果患者上肢瘫痪较重,可加桑枝、姜黄等药材,有助于疏通上肢经络;若下肢瘫痪较重,可加川牛膝、蜈蚣等药材,以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对于偏阳虚的患者,可加炮附子,官桂等药材,以温补肾阳。曾经对86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显示:基本治愈42例,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
华佗针对这类病的小故事
据说,有一次华佗路过一个村庄,看到一位年轻人因中风后遗症而半身不遂,躺在床上痛苦不堪。年轻人的家人焦急万分,四处求医却效果不佳。华佗心生怜悯,决定为他诊治。经过仔细诊断,华佗认为年轻人是气虚血瘀导致的中风后遗症。于是,他根据补阳还五汤的思路,为年轻人开了一副药方,并详细地告诉家人如何煎药和照顾病人。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年轻人的症状逐渐有所改善,肢体的力量开始恢复。华佗还亲自指导年轻人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伸展肢体、按摩穴位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的病情越来越好,最终能够站立并缓慢行走。这件事让当地的村民们对华佗的医术赞不绝口,也让更多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看到了康复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