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临床验方 - 心肌梗死治疗方剂 - 2025年2月14日整理
一、健心汤加减
(一)原料及克数
黄芪24克、党参12克、黄精15克、麦冬15克、丹参2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郁金12克、葛根15克、淫羊藿9克。
(二)原料特点
- 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等功效,能为心脏功能恢复提供动力,增强人体正气,推动气血运行以濡养心脏。
- 党参:味甘,性平。可健脾益肺、养血生津,辅助黄芪加强补气效果,促进脾胃运化,使心脏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
- 黄精:味甘,性平。能补气养阴,对心、脾、肺、肾均有补益,滋养心阴,与补气药物协同,达到气阴双补的效果,助力心脏功能恢复。
-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专长于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可缓解心阴不足导致的虚热,为心脏补充津液,使其恢复平静。
- 丹参:味苦,性微寒。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循环,清除瘀血阻滞,使心脏气血通畅。
- 川芎:味辛,性温。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增强丹参活血化瘀之力,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心脏血液供应,使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 赤芍:味苦,性微寒。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协同其他药物增强散瘀止痛作用,还能调理体内可能存在的血热情况。
- 郁金:味辛、苦,性寒。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辅助活血行气并清解心经郁热,使气血运行顺畅,减轻心脏郁热。
- 葛根:味甘、辛,性凉。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等作用,其成分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循环,为心脏提供更好的血液灌注,缓解体内郁热。
-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通过温补肾阳,促进心阳,增强心脏功能,因心肾阳气相互关联,肾阳可辅助心阳。
(三)制法
每日1剂,将上述药材以水煎煮2次,分2次服用。2周为1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再重复下一个疗程。需注意,本方需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四)主治
益气养心,温肾活血。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五)验效
- 加减法:
- 休克:加附子(先煎2小时)12克、五味子12克、人参5克,去党参。
-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为回阳救逆要药,先煎2小时降低毒性,能迅速提升阳气,挽救休克状态下的生命。
-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与附子同用,防止正气进一步虚脱,协助回阳。
-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大补元气,快速补充休克损耗的元气,复脉固脱,使脉搏恢复正常。
- 心律失常:加炙甘草、苦参、阿胶。
- 炙甘草:味甘,性平。能补脾和胃、益气复脉,调和诸药,恢复心脏正常搏动节律。
- 苦参:味苦,性寒。对心律失常有调节作用,清热燥湿,辅助恢复心脏节律。
- 阿胶:味甘,性平。补血滋阴、润燥、止血,滋养阴血,辅助调节心律失常。
- 胸痛:加瓜蒌、薤白。
- 瓜蒌: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缓解胸部因瘀血、痰浊阻滞产生的疼痛。
- 薤白:味辛、苦,性温。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与瓜蒌协同增强理气止痛效果,改善胸痛症状。
- 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生姜。
-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 竹茹:味甘,性微寒。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辅助半夏增强止呕效果,缓解心烦。
- 生姜:味辛,性微温。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增强止呕之力,制约半夏毒性。
- 腹胀便秘:加生大黄6 - 9克、大腹皮。
- 生大黄:味苦,性寒。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排出肠道积滞,减轻腹胀,清除体内实热。
- 大腹皮:味辛,性微温。能行气宽中、行水消肿,辅助大黄消除腹胀,使肠道气机通畅。
- 烦躁失眠:加远志、夜交藤。
- 远志:味辛、苦,性温。能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安定心神,助患者入眠。
- 夜交藤:味甘,性平。能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与远志协同增强安神效果,改善失眠症状,缓解经络不畅不适。
- 临床效果:
入院时根据症状加用血管扩张药、抗心律失常或升压药。共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00例,185例病情改善,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正常;15例虽经积极治疗,但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未能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与此同时,设极化液组200例,27例未能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健心汤组平均住院21天,极化液组为27天。
二、加减生脉散
(一)原料及克数
党参10 - 15克(或人参6 - 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丹参30克、赤芍10 - 15克、延胡索10克。
(二)原料特点
- 党参:味甘,性平。能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为心脏提供气血支持。若用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大补元气作用更强,适用于元气虚弱较重者。
-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滋养心阴,缓解心阴不足症状,使心脏恢复平静。
-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具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效,与人参或党参、麦冬配伍,益气养阴敛汗,防止体内津液、气血过度耗散。
- 丹参:味苦,性微寒。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清除瘀血阻滞,通经止痛,缓解心烦。
- 赤芍:味苦,性微寒。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协助丹参增强活血化瘀效果,调理体内血热。
-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能活血、行气、止痛,迅速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痛症状,增强全方止痛作用。
(三)制法
每日1剂,将上述药材以水煎煮2次,分2次服用。患者入院时立即服用该中药。4 - 6周为1疗程,最短1 - 2周。需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四)主治
益气养阴,活血止痛。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五)验效
- 加减法:
- 兼有痰湿,舌苔白腻:加瓜蒌、薤白、半夏。
- 瓜蒌: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改善胸闷症状,清除痰湿。
- 薤白:味辛、苦,性温。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与瓜蒌协同增强通阳散结、行气化痰功效,缓解痰湿所致胸闷。
-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去除体内痰湿之邪。
- 舌苔黄腻有痰热:加瓜蒌、黄连、半夏。
- 黄连: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与瓜蒌、半夏配伍,增强清热化痰作用,清除痰热之邪。
- 舌质红,少苔或无苔:加生地、元参、玉竹。
- 生地:味甘,性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补充人体阴液,缓解虚热。
- 元参:味甘、苦、咸,性微寒。能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协助生地滋阴清热。
- 玉竹:味甘,性平。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增强滋阴之力,改善阴虚症状。
- 临床效果:
同时在心电图监护下加用西药如极化液、抗心律失常和血管扩张药等。共治疗300例,264例病情显着改善,身体恢复较好;36例虽经多方治疗,病情未得到理想控制,未能实现临床治愈。与单用西药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有58例未能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差异有显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