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治疗疾病的历史长河中,针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积累了诸多宝贵的验方。以下以华佗验方风格,详细阐述两款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方剂。
一、乙脑 1 号方
【原料】金银花三十克,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在方中为君药,可有效清除外感风热之邪,为治疗乙脑奠定基础。紫花地丁三十克,其性寒,味苦、辛,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与金银花协同,增强清热解毒之力。贯众三十克,贯众性微寒,味苦,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之功效,在抵御乙脑病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连翘十五克,连翘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辅助金银花等药加强清热解毒之功,为臣药。生石膏八克,生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可清解气分实热,缓解高热症状。知母十克,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与石膏相须为用,增强清热泻火之力。大青叶六十克,大青叶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对乙脑热毒炽盛之证有良好疗效。板蓝根六十克,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与大青叶共同加强清热解毒、凉血之功。黄芩十二克,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协助上述药物清除体内热毒。薏苡仁十五克,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能在清热之余,兼顾利湿健脾,使邪有出路。粳米十五克,粳米甘,平,归脾、胃、肺经,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在方中可顾护胃气,使诸药攻邪而不伤正。
【制法】每剂药材加适量清水,以传统煎药方法,先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煎,最终煎成三百毫升药汁。分两次服用,若病情较为严重,必要时一日可服用三剂,分六次服下。如此煎服方式,能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确保药效的发挥,以适应病情变化。
【主治】该方具有辛凉泄热、清气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暑伤卫气型。此类型病症,多因外感暑热之邪,侵袭卫气,导致卫气功能失调,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等症状。该方通过辛凉解表、清气泄热,使暑热之邪得以清解,卫气功能恢复正常。
【验效】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灵活加减。若患者无汗恶寒,此为表邪束表,加薄荷、荆芥。薄荷辛,凉,归肺、肝经,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消疮,二者可增强解表散寒之力,使表邪得解。若出现呕吐症状,加竹茹、藿香、芦根。竹茹甘,微寒,归肺、胃、心、胆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可有效和胃止呕。若患者夹湿苔腻,表明体内有湿邪阻滞,加佩兰、厚朴、滑石。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滑石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共同发挥化湿利湿之效。若患者便秘,加大黄、玄明粉、枳实。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玄明粉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枳实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可通腑泄热,使邪热从大便而出。经临床应用,以此方治疗四十五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痊愈,表明该方疗效确切。
二、清瘟败毒饮加减方
【原料】生地三十克,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可滋养营血之阴,为君药。川黄连十克,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其善于清泻心火,与君药协同,清营凉血解毒。山栀十克,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辅助黄连增强清热泻火之力。黄芩二十克,黄芩作用前文已述,在此方中进一步加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连翘二十克,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助清解营血之热毒。生石膏六十克,生石膏清热泻火之力强,能大清气分实热,与其他药物配伍,使气营两清。知母十克,知母与石膏相须为用,增强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效。玄参二十克,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解毒,可滋养营阴,解毒散结。丹皮十克,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防止血分瘀热。郁金十克,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助于行气解郁,使气血通畅。菖蒲十克,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可化痰开窍,改善神昏症状。犀角二十克(因犀角为珍稀保护动物制品,现用水牛角三十克代替,磨水对服),水牛角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解毒、定惊,能清解营血热毒,定惊安神。止痉散五克(对服),止痉散由全蝎、蜈蚣等组成,具有息风止痉之效,可缓解乙脑引起的抽搐症状。
【制法】每日一剂,将上述药材加适量清水,水煎两次,取汁混合。对于神昏不能自主服药的患者,采用鼻饲的方式灌入药汁,确保药物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主治】该方具有清营凉血、解毒息风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乙型脑炎极重型热入营血证。此阶段病情凶险,邪热深入营血,耗伤营阴,热扰心神,出现高热、神昏、抽搐等严重症状。该方通过清营凉血,清除营血之热毒;解毒息风,缓解神昏、抽搐等症状,以挽救患者生命。
【验效】临床应用时,若患者痰涎壅盛,表明痰热内阻,加天竺黄、胆南星、瓜蒌、川贝或用苏合香丸。天竺黄甘,寒,归心、肝经,清热化痰、清心定惊;胆南星苦、微辛,凉,归肺、肝、脾经,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瓜蒌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止痛,可有效化痰开窍,缓解痰涎壅盛症状。若患者出现尿闭,加葱白、生姜、盐各适量,捣烂,敷于关元穴。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盐咸,寒,归胃、肾、大肠、小肠经,涌吐、清火、凉血、解毒、软坚、杀虫、止痒,敷于关元穴,可通利小便。同时,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如降温、止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经治疗极重型乙型脑炎三十三例患者,其中十三例患者痊愈,身体恢复健康;五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症状减轻;三例患者因各种原因中断治疗;另有部分患者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但终因病情过重,未能战胜病魔,未能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此表明在面对极重型乙型脑炎时,虽该方有一定疗效,但病情复杂,治疗仍具有挑战性。
华佗与乙脑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一个酷热难耐的盛夏,有个名为清平村的地方突然爆发了一种怪病。村里的孩童们纷纷高热不退,头痛欲裂,还伴有呕吐、抽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陷入昏迷,生命垂危。百姓们四处寻医问药,却都不见效,整个村子被恐惧的阴霾所笼罩。
华佗听闻此事后,立刻带着徒弟赶赴清平村。他不顾旅途劳顿,马不停蹄地为患病的村民诊治。华佗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这是暑热之邪侵袭人体,导致卫气与营血受病。
他深知病情危急,便立刻着手调配药方。他让徒弟们在附近采集各种草药,亲自指导煎药服药。在治疗过程中,华佗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灵活调整药方。比如,有的患者无汗恶寒,他便巧妙地加入薄荷、荆芥;呕吐的患者,就添加竹茹、藿香、芦根。村民们按照华佗的嘱咐服药后,病情逐渐好转,高热慢慢退去,症状也减轻了许多。
经过华佗的悉心治疗,清平村的患者们都恢复了健康。他不仅拯救了众多生命,还将这些治疗经验整理成方剂,流传后世,为后人治疗类似病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