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骨刺方
【原料克数】熟地30克,当归12克,木瓜18克,薏苡仁15克,木通10克,穿山甲10克,牛膝15克,川芎12克,五加皮12克。
【原料特点】
- 【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可补肾养血,为方中补肾的主要药物。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辅助熟地补血,同时活血通络。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可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缓解足跟部的筋脉拘挛。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祛湿除痹,减轻足跟的不适。
-【木通】:味甘、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能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可通利经络。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能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是通经络、祛瘀血的要药,但因其为保护动物,目前多有替代品。
-【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可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使药力直达足跟。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五加皮】: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能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辅助牛膝增强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
【制法】首先,准备好熟地、当归、木瓜、薏苡仁、木通、穿山甲、牛膝、川芎、五加皮这些药材。将它们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一般以没过药材3-4厘米为宜)。浸泡30-40分钟,让药材充分吸收水分。然后,用大火将水烧开,转小火慢煎约40-50分钟,至药液剩下约200-300毫升左右,倒出药液。再向砂锅中加入适量水,重复上述煎煮步骤,再次煎出约200-300毫升药液。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均匀。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
【主治】补肾活血,通络止痛。主要适用于因肝肾不足、瘀血阻滞导致的足跟痛患者,这类患者常表现为足跟部疼痛、腰膝酸软等症状。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因方中有活血化瘀及通经之品。穿山甲为保护动物,使用时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可使用合法替代品。服药期间忌生冷食物。
【验效】治疗足跟痛59例,病程1~4年。结果: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劳动后无痛感,随访2年未复发)35例;显效(疼痛消失,劳动后腰腿酸软,休息即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16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能参加轻体力及家务劳动,但劳动后足跟有酸痛感,休息1夜后即消失,随访2 年未复发)8例。
二、加味活络效灵丹
【原料克数】当归15克、丹参15克、牛膝15克、威灵仙15克、鹿角霜15克、川断15克、五加皮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木瓜10克。
【原料特点】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方中养血活血的重要药物。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可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至足跟。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能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善于通利经络,缓解足跟疼痛。
-【鹿角霜】:味咸、涩,性温,归肝、肾经。能温肾助阳、收敛止血,可补肾壮骨。
-【川断(续断)】: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辅助鹿角霜增强补肾壮骨的作用。
- 【五加皮】: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能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协助川断和鹿角霜。
- 【乳香】: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能散瘀定痛、消肿生肌,对足跟部的疼痛和损伤修复有帮助。
- 【没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与乳香搭配增强止痛效果。
-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可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缓解足跟部筋脉拘挛。
【制法】准备好当归、丹参、牛膝、威灵仙、鹿角霜、川断、五加皮、乳香、没药、木瓜这些药材。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一般没过药材3-4厘米),浸泡30-40分钟。浸泡后,先用大火将水烧开,再转小火慢煎约40-50分钟,煎至药液约200-300毫升,倒出药液。接着,再次向砂锅中加入适量水,重复煎煮步骤,煎出约200-300毫升药液。把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对于阴虚者,在第一次煎煮前加入石斛15克、生地15克、黄柏12克;气虚者,加入黄芪12-15克、党参12-15克后再进行煎煮。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主治】补肾壮骨,活血止痛。适用于足跟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肝肾不足、瘀血阻滞症状的患者,如足跟疼痛、腰膝无力等。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因方中有活血药物。阴虚火旺者在使用加味药物时需注意观察反应。服药期间忌油腻食物。
【验效】治疗足跟痛60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71岁。结果:行走、久站,跑步无疼痛,随访3个月不复发为治愈,共45例;行走站立无疼痛,但劳累或久行仍有痛为显效,共14例;无效1例。
三、三生散
【原料克数】生南星等份、生半夏等份、生草乌等份。
【原料特点】
- 【生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能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有较强的消肿止痛作用,但毒性较强。
- 【生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可消肿止痛,同样具有毒性。
- 【生草乌】:味辛、苦,性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可缓解足跟疼痛,但毒性较大,使用需谨慎。
【制法】首先,将生南星、生半夏、生草乌这3味药分别进行碾磨,使其成为较细的粉末状。然后,用合适的筛子对碾磨后的粉末进行过筛,去除较大颗粒,使药粉更加细腻均匀。将过筛后的药粉收集起来,装入干净的瓶中,密封保存备用。使用时,取出适量的上述药粉,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鸡蛋清,充分搅拌调匀,使药粉与鸡蛋清混合成膏状。将调好的药膏均匀地涂抹在足跟患处,涂抹后患者卧床休息。每日换药2次,一个月即可控制病情。或者,准备黑膏药,将黑膏药放在火上烤软,取三生散1.5~1.8克,均匀地分渗于烤软的膏药内,用工具将药粉与膏药调匀。趁热将调好的膏药贴在足跟患处,贴好后外用胶布固定。每5~7天换药1次,1个月可控制病情。
【主治】消肿止痛。主要适用于足跟痛患者,尤其是因局部肿胀疼痛明显的情况。
【注意事项】本方药物均有毒性,使用过程中要谨防药物入口,避免发生中毒事件。皮肤有破损或过敏者不宜使用。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操作。
【验效】治疗足跟痛656例,结果:疼痛完全消失,行走负重均无影响,停止治疗3个月未见复发为痊愈,共492例(75%);疼痛明显减轻,停药1个月内未见加重为良好,共144例(21.9%);无效20例(3.1%)。
注意】本方药物有毒,谨防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