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氏胃癌方
- 【原料】:【预知子20克】,【蒲公英30克】,【藤梨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见穿30克】,【生薏苡仁30克】,【蜈蚣5克】 。
- 药物特点:
- 预知子: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散结,利尿,可帮助调理气机,缓解因胃癌导致的气滞血瘀、腹部疼痛等症状。
-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能有效清除体内热毒,对胃癌引起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藤梨根: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止血,可针对胃癌发挥解毒抗癌功效。
-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在抗癌方面有显着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石见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有助于改善胃癌导致的瘀血阻滞和肿块。
- 生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既能健脾又能散结,增强机体抵抗力。
- 蜈蚣: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以毒攻毒,对癌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注意事项:蜈蚣有毒,用量需严格控制,避免过量服用导致中毒。用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同时,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因为方中部分药物可能对肝肾有一定负担。
-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主治】:清热解毒,理气健脾。主治胃癌。
-【验效】:腹胀者加佛手、枳壳、厚朴;腹痛者加延胡索、九香虫、荜菝、 降香;兼有腹水加泽泻、(大腹皮);兼黑便加地榆炭、槐花、仙鹤草;兼淋巴结转移加猫爪草、山慈菇、海藻;兼肝转移加土鳖、岩柏、穿山甲。临床以本方同时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34例,结果1年生存率61.76%,2年生存率23.53%,3年生存率14.71%;最短者存活3个月,最长者存活48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平均生存期13.5个月。
【大腹皮】
- 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又名槟榔衣、大腹毛等。
- 其性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的功效。在治疗胃癌的药方中,若患者兼有腹水,加入大腹皮可帮助利水消肿,改善腹水症状,同时其行气之功也有助于缓解气滞导致的一些不适。
二、健脾消痛饮
- 【原料】:【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香附12克】,【黄芪20克】,【莪术10克】,【法半夏10克】,【丹参30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重楼30克】,【石见穿50克】,【甘草6克】。
- 药物特点:
-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为补气要药,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补充胃癌患者因疾病消耗的正气。
-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协助党参健脾,促进水湿运化,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加强健脾燥湿之力。
-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有助于调理气机,缓解因气滞导致的胃脘疼痛。
-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大补元气,提高机体抵抗力。
-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针对胃癌的瘀血肿块起到攻坚破积的作用。
- 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改善胃癌患者的痰湿症状和呕吐情况。
- 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可改善胃癌导致的瘀血阻滞,减轻疼痛。
- 半枝莲:清热解毒,化瘀利尿,发挥抗癌解毒的功效。
-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对癌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石见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增强抗癌和消肿的作用。
-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调和方中各药的药性。
- 注意事项:莪术破血之力较强,孕妇禁用。服药期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影响病情。饮食上宜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个月为1疗程。
- 【主治】:健脾益气,解毒消痛。主治胃癌,证属脾虚热结者。
-【 验效】:口干咽燥加麦冬、石斛、天花粉、天门冬;血虚加当归、白芍、 枸杞子;恶心呕吐加代赭石、竹茹;呕血便血加大黄粉、地榆炭、生蒲黄;疼痛加延胡索、川楝子、白芍。临床以本方治疗胃癌52例,并设化疗组30例做对照,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6.5%、70%。两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4%、80%,66.1%、60.7%,53.1%、42.5%,37.9%、27.2%,34%、15.7%。在减轻疼痛、改善食欲,增加体重,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中药组均较化疗组效果明显。
三、胃痛饮
-【 原料】:【生黄芪25克】,【人参25克】,【生白术15克】,【生薏苡仁30克】,【半枝莲30克】,【山慈菇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重楼20克】。
- 药物特点:
- 生黄芪:大补元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抵御癌邪,还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机体的虚弱状态。
-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能极大地补充人体消耗的正气,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 生白术:健脾燥湿,能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胃癌患者常见的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
- 生薏苡仁: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既可以帮助脾胃运化,又能辅助抗癌。
- 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的作用,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减轻癌肿带来的热毒症状。
- 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能够消散癌肿之结,常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是常用的抗癌中药,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 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对胃癌引起的疼痛和热毒有缓解作用。
- 注意事项:人参属大补之品,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服药期间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身体恢复。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上火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
-【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一般应持续服药1年以上。
-【 主治】:益胃健脾,清热解毒。主治胃癌,证属脾虚邪结者。
- 【验效】:阴虚加北沙参、麦冬、生地;血虚加当归、熟地;湿热加黄芩; 气滞气逆加厚朴,枳壳;血瘀加丹参、桃仁、红花;恶心呕吐加姜半夏、姜竹茹;消化不良加焦三仙;疼痛加川楝子、延胡索;白细胞减少加黄精、补骨脂。临床以本方治疗胃癌术后病人84例,其中单纯中药组33例,中药加化疗组51例,结果存活3年、5年以上者分别为13例、21例,11、17例。 其中存活10年以上者两组各有1例。
四、六君薏苡三虫汤
- 【原料】:【党参10克】,【半夏10克】,【僵蚕10克】,【炒白术10克】,【九香虫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生薏苡仁30克】,【守宫2条】。
- 药物特点:
-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为方中补气健脾的主要药物,增强脾胃功能。
-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针对胃癌患者的痰湿内阻、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可协助化痰散结,缓解胃癌相关症状。
- 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与党参相伍,强化健脾之功。
- 九香虫:理气止痛,温肾助阳,能调理气机,缓解胃脘疼痛,还可改善患者因久病导致的肾阳不足。
-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辅助白术健脾利湿,促进体内水湿的代谢。
- 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既能协助补气,又能使方中各药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
-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增强理气和化痰的功效,改善脾胃气滞。
- 生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有助于抗癌和改善脾胃功能。
- 守宫:祛风,活络,散结,以毒攻毒,对癌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注意事项:守宫有小毒,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服药期间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药物疗效。如果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 - 3次服。
- 【主治】:益气扶中,活血解毒。主治晚期胃癌术后。
- 【验效】:脘腹胀痛加木香、枳壳、延胡索、香附各10克;恶心呕吐,属胃热者加黄连3克,竹茹10克;属胃寒者加吴茱萸3克,生姜3片;嗳气频作者加代赭石30克,旋覆花10克;纳呆加炙内金、焦六曲各10克。以本方治疗胃癌晚期患者术后30例,存活时间1年以上者2例,2年以上者3例,3年以上者11例,4年以上者6例,5年以上者6例,6年与10年以上者各1例。
五、健脾益肾方
-【 原料】:【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山茱萸10克】,【龙葵10克】,【沙苑子12克】,【女贞子12克】,【当归15克】,【白花蛇舌草40克】。
- 药物特点:
-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补充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
-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与党参协同,大补元气。
-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强化脾胃功能,促进运化。
-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既能补肝肾之阴,又能温补肾阳,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 龙葵: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对癌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减轻癌肿带来的热毒和肿胀。
- 沙苑子: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辅助山茱萸补肾。
- 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乌发,与沙苑子、山茱萸一起,增强补益肝肾的功效。
-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
-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是抗癌的常用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注意事项:龙葵有一定毒性,需严格控制剂量。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以免闭门留寇。用药期间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主治】:健脾益肾,清热解毒。主治胃癌,证属气阴两虚,内蕴邪毒者。
-【 验效】: 气滞加枳壳、木香,砂仁壳、苏梗;痰湿重加陈皮、半夏、贝母;血瘀加桃仁、川芎、王不留行,泛酸加煅瓦楞子、(台乌药)、乌贼骨;出血加三七粉、云南白药;疼痛加川楝子、延胡索、失笑散。临床以本方治疗胃癌4
0例,并设化疗组40例作对照,结果两组完全缓解分别为3例、0例; 部分缓解分别为7例、6例;好转分别为14例、8例;稳定分别为15例、18 例;进展分别为1例、8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0%,二者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
【台乌药】
- 台乌药简称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其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在治疗胃癌的方剂中,台乌药常被用于缓解因脾胃气滞、寒凝所致的疼痛、腹胀等症状,还可用于改善肾阳虚引起的相关症状。
六、加减六味地黄汤
- 【原料】:【熟地30克】,【鸡血藤30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川芎20克】,【莪术20克】,【牡丹皮15克】,【天门冬15克】。
- 药物特点:
- 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滋阴补肾的要药,能补充肝肾阴虚。
- 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既能活血又能补血,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缓解瘀血症状。
-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调节肝肾阴阳平衡。
-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平补肺脾肾三脏,增强机体的正气。
-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可防止熟地等药物的滋腻之性,使补而不滞。
-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协助泽泻利湿,又能健脾。
-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增强活血的功效,缓解瘀血导致的疼痛。
-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针对胃癌的肿块和瘀血起到攻坚破积的作用。
-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既能清血热,又能活血化瘀。
- 天门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增强滋阴的作用,缓解阴虚燥热症状。
- 注意事项:莪术破血之力较强,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服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阴虚症状。若出现大便溏泄等不适,可能是药物的滋腻之性影响脾胃运化,可适当调整用药或配合健脾药物。
-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 【主治】: 滋阴补肾,活血消积。主治晚期胃癌,证属肝肾阴虚者。
-【验效】:虚火内炎者,加黄柏、知母、墨旱莲;口干口渴甚者,加芦根、 天花粉、玄参;腰膝疼痛者,加龟甲、鳖甲、女贞子、黄精。以此方治疗IV期胃癌35例,结果症状消失或缓解达80%;生活质量提高,0.5、1、2、3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1.4%、85.7%、48.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