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笑着点头,爽快地应下了张万和:“边区兵工厂要是能造出机枪,那造栓动步枪简直小菜一碟。不出两天,样枪肯定能出来,你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张万和满意地看着赵刚:“有你这话,我心里就踏实多了。谁不知道你老赵的本事呢!那些上蹿下跳的家伙,蹦跶不了多久,你别往心里去。送你句老话:档内无派,千奇百怪。”
“我还是有容人之量的,咱不能光凭猜测就给人定罪。在我这儿,责任得落实到个人,他们自己出了事,可别想让我背锅。”
送走张万和,赵刚马上就开始绘制图纸。他心里早就有谱了,晚上加个班就搞定。第二天一大早,赵刚就来到了机枪车间。
这车间主任可是赵刚一手培养起来的,整个车间都是他信得过的人。他简单找了块地儿,挑了几个技术工人,就利用现有的设备开工生产了。
还没到中午呢,零件就全部加工好了。还没组装呢,旁边就有人认出来了:“厂长,这是中正式步枪吧!”
赵刚赶忙纠正:“这可不是普通的中正式,这是中正式步枪的德国亲戚98K,咱这可是一比一仿制的。保证枪管和枪栓不会因为热膨胀粘一块儿,枪栓顺滑得很!”
说着,赵刚就动手组装起来。组装完,他拉动枪栓、扣动扳机,反复试了几下,然后把枪递给旁边那人:“你感受感受,顺便帮我把剩下几支也装上。”
那人简单试了试,就跟着赵刚一起组装,嘴里还不停地夸:“厂长,你太厉害了!这枪栓操作起来简直太顺了。我修过不少步枪,像汉阳造、晋造、中正式,还有水连珠,没一个比咱边区这中正式用着舒服的。”
得嘞,在咱八路军这儿,这步枪估计是得叫边区中正式了,这名字怕是改不了咯。
赵刚也懒得纠结这些,笑骂道:“你没提的那几款枪也都不差,像三八式、英七七、花旗中正式,都是栓动步枪,膛线不错的汉阳造也能用,其实都差不多。”
要不是咱八路军资源有限,AK那不得分分钟造出来啊!不说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都能碾压一片。m1加兰德和m1卡宾枪对咱来说也不难,我还会造56半呢。
人多干活就是快,栓动步枪组装完,赵刚就带着大家去吃饭了。
下午,在兵工厂靶场,张万和跟着赵刚一起试枪。一个是训练有素的狙击手,一个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枪好不好用,他俩最有发言权。
砰砰砰……
两人一口气打了50发子弹,枪管都发热了。赵刚仔细检查了一下,拉了拉枪栓,感觉还行。
张万和甚至把枪栓拆下来,仔仔细细地看了看,最后对赵刚竖起大拇指:“老赵,你牛啊!这比国军的中正式强太多了。就这质量,一点不比小鬼子的三八式差。”
“那是肯定的,咱们八路军的武器,最重要的就是可靠。边区兵工厂的产品可能不是最先进的,但绝对皮实耐用,这也符合咱八路军的使用特点。”
张万和好奇地看着赵刚问:“啥特点?”
赵刚一脸严肃地回答:“一枪传三代,人走枪还在。”
张万和嘴角抽了抽,把步枪重新组装好,拿着枪说:“带我去看看步枪生产线吧,我倒要瞧瞧这边区中正式是咋生产出来的。”
“生产线?”赵刚一脸疑惑:“哪有什么生产线啊?”
“没有生产线?那你这步枪咋生产的?难道这样枪是手工搓出来的?那啥时候能量产啊?”
张万和一连串的问题,问得赵刚都不知道先回答哪个好了。等他问完,赵刚才说:“这是用机枪生产线生产的。稍微调整下工序,不管是捷克造还是马克沁生产线,生产步枪都没啥难度。”
“那岂不是不能同时生产三种枪?”
赵刚冲张万和一笑:“哟,都会抢答了,可惜没奖励。现在兵工厂就这么些设备,工人数量也有限。能同时生产两种枪械就不错了,兵工厂可以根据订单来调整生产。”
“调整生产线得多久?”张万和一下子问到了关键。
“最多一个小时,换换工装就行,主要还是得培养工人的加工能力。”
“那步枪产量咋样?”
赵刚无奈地告诉张万和一个残酷的事实:“轻机枪、重机枪和步枪的生产速度都差不多,因为枪管加工速度一样。前面工序慢了可以加人,换成步枪加工的快也没用。”
张万和琢磨了一下:“也就是说,加工栓动步枪,就比机枪节省点材料?”
“完全正确。”
从赵刚这儿得到答案后,张万和就急匆匆地去汇报了。
八路军司令部里,司令员看着师长和政委说:“情况你们也清楚了,说说你们的想法。”
师长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下定决心说:“要我说,还是按原计划,生产捷克造和马克沁。只要按计划完成生产,八路军战斗力肯定能大幅提升。反过来,就算每个战士都有一支步枪,战斗力提升也有限。”
政委也跟着说:“我也这么觉得。最近缴获了不少步枪,虽然好坏都有,但都能用。相比之下,还是机枪更能提升战斗力。”
政委顿了顿,接着说:“除了枪械制造,兵工厂里出现了不同的思想,我觉得这事儿不能不管。小赵经常两边跑,我建议让张万和去兵工厂当政治主任。他俩熟,关系也好,不会互相扯皮。”
“这很关键,兵工厂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既不能有人拖后腿,也不能让人摘桃子。”司令员就这么拍板决定了。
张万和又来到了兵工厂,直接找到赵刚说:“赵厂长,张万和前来报到!”
“你这是干啥呢?”赵刚一脸疑惑地接过张万和递过来的文件,一边看一边轻声念道:“任命书,政治主任?不是吧,老张,你怎么兼任兵工厂政治主任了?”
“没办法呀,八路军到处都缺干部,我就被安排了这个兼职。”张万和大大咧咧地坐在赵刚对面:“以后咱俩就是搭档了,兵工厂有啥困难你就跟我说,咱一起想办法解决。”
赵刚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其实也没啥大困难,就是快到月底了,工人的工钱该结了。”
张万和一脸不解:“我给兵工厂的物资可从来没少过啊,该发粮食发粮食,该发物资发物资。”
“老张,有些情况你可能不知道。最近独立团打下了一个铜矿吗?就是十里坡那个铜矿,现在也是兵工厂的产业。”
看着张万和脸色不太好,赵刚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接着说:“除了工人工资,下个月的生活物资也是个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