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晚的休息,次日,赵刚便亲自坐镇火药车间,主导火箭推进剂的研发工作。
赵刚选择研发固体火箭推进剂,倒不是因为它技术有多好,主要是边区兵工厂能够自行生产其所需的原材料。
像是硝化纤维素,得进行除杂、干燥等预处理,以确保其纯度和含水量达标;硝化甘油也要保证纯度,添加剂则需按照配方精确称量。
后续还得经过混合与压制等步骤,说起来容易,可具体该用什么添加剂,准确的配方却无人知晓。
由于缺乏化学专家,赵刚只能采用笨办法,不断进行测试,积累实验数据。
在此过程中,赵刚持续优化固体推进剂制造过程中的混合、浇铸、固化等工艺。
同时严格把控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各项参数。比如说,固体推进剂浇铸时,要是温度过高或者搅拌不均匀,药柱内部就会出现缺陷。
而且还得对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检测,涵盖成分分析、性能测试、安全性评估等等。像检测推进剂的燃速、比冲、感度等指标,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安全标准。
这些繁琐的工作,一旦干起来,仿佛就没有尽头。
在研发火箭推进剂的忙碌间隙,赵刚抽空设计出了69式40毫米火箭筒。
有了此前107火箭炮的研发经验,40毫米火箭筒的研发进展颇为顺利。而其推进剂,同样在等待火药车间的成果。
持续不断的实验难免让赵刚心生烦躁,于是他又让人依照图纸为他制造了两支AKm自动步枪。
如今游击战三大神器在手,赵刚顿感安全感十足。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尝试,根据地已飘起雪花,固体推进剂的配方终于有了结果。
早饭过后,赵刚找到张万和说:“老张,你帮我向上级申请一下,边区兵工厂要进行试炮。”
试炮和试枪可不一样,炮声能传得很远,要是不提前通知,容易引发恐慌。
张万和听闻,顿时来了精神:“火箭推进剂有突破了?”
“昨天完成了测试,基础数据基本合格。但到底成不成,还得试过火箭炮才知道。”
与赵刚的淡定不同,张万和激动地说:“成功的把握大吗?要不要请首长来观看试炮?”
赵刚摇了摇头:“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按我的预估,成功的可能性也就一半。而且炮这东西很危险,没办法确保首长的绝对安全。”
张万和便去上报申请,赵刚则在兵工厂积极筹备。边区兵工厂有自己的实验靶场,不过107火箭炮理论射程达8公里,所以赵刚找到警卫连:“方连长,预定封锁的山区情况如何?”
警卫连方连长向赵刚汇报:“报告厂长,昨天我就安排警卫连在周边宣传了,就说有小鬼子逃进山里,八路军正在搜山,让百姓暂时别进山。”
8公里距离较远,赵刚打算最后将炮弹打进山里。当然,刚开始测试威力时,在靶场进行就行。
张万和找到赵刚说:“老赵,总部批示下来了,同意试炮请求。同时首长还说,期待你的好消息。”
此时,八路军总部里已有好几位首长,他们正在讨论赵刚试炮的事。
师长问旅长:“你觉得小赵这次造炮能成功吗?”
旅长低头思索后说:“赵刚这人,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但造炮对八路军来说毕竟是头一遭,谁也不敢保证一定成功。”
政委点头表示赞同:“我也这么想,要是成功把握很大,张万和肯定会邀请我们去观看。”
司令员背着手,来回踱步,听到他们的讨论后说:“不管能不能成功,我们都得支持。一次不行,就试十次。只要不放弃,就有机会。”
八路军如今太需要炮了,所以司令员不想错过任何可能。
赵刚点点头,然后问张万和:“我要的稻草人准备好了吗?”
张万和笑着说:“马上就到,昨天连夜赶制的。不过我得说明,这些稻草人可没一个是用稻草做的。咱们这儿没种水稻,都是用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的秸秆,最接近稻草的也就小麦秸秆了。”
“都行,这些稻草人就是用来测试炸弹爆炸半径的,有什么材料就用什么。”赵刚自然不会在这些细节上纠结。
首先测试的是单管107火箭炮,它原本采用电子打火设计,赵刚便安排人用电线将开关引出。
火箭炮采取平射直瞄的方式,对准前面山头上用石灰画好的目标。周边每隔一米就插着一个稻草人,且分布在四周,避免相互遮挡。
参与测试的士兵们逐个汇报准备完毕,赵刚对照本子确认可以开始后,果断下令:“开炮!”
按钮按下,火箭弹点火。众人亲眼看着火箭弹逐渐加速,旋转着从炮筒飞射而出。速度越来越快,拖着长长的尾焰,稳稳地击中靶子。
“轰隆”一声巨响,声传千里,周围10来米的稻草人全被掀翻,一时间飞沙走石,硝烟弥漫。
伴随着爆炸声,兵工厂内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不管其他,至少证明这东西能用。
赵刚亲自上前查看,根据稻草人的情况判断,杀伤半径大概12米。
张万和一直跟在赵刚身边,评价道:“杀伤半径虽然比不上82毫米迫击炮和92式步兵炮,但这爆炸威力对工事的破坏更大。”
“这是因为最初设计的侧重点不同。”赵刚解释道:
“107毫米火箭弹的战斗部设计,更侧重于对工事、装甲目标等的破坏,其装药布局和爆炸方式是为了产生强大的侵彻力和内部破坏效应,并非单纯追求大面积的杀伤效果;
而92式步兵炮的高爆弹主要用于杀伤有生力量和破坏轻型工事,在弹药设计上更注重爆炸后破片的产生和散射,以扩大杀伤范围。”
张万和看着多管107火箭炮,对赵刚说:“单管成功了,咱们试试多管的效果?”
“行!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单炮完成火力覆盖。”赵刚对这门12管107火箭炮寄予厚望。
准备就绪后,赵刚亲自按下发射按钮。“嗖嗖嗖!”12枚火箭弹交错着从不同火箭筒发射出去,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将前面的小山头彻底覆盖。
一连串的爆炸,把山上的泥土都翻了一遍。硝烟散去,所有人都惊呆了,张万和回过神来,激动地说:“这简直就是一个炮兵营一轮的火力覆盖啊!”
第一声炮响,八路军总部就听到了。此时司令员正搭着梯子,用望远镜偷看。
连续12声的火力覆盖声响,加上司令员一声不吭,下面扶着梯子的旅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情况?试炮还能十几门火炮依次射击?这也太奢侈了!”
司令员回过神来,放下望远镜,迅速下了梯子,兴高采烈地说:“你们绝对想不到,这居然是一门炮打出的效果。赶紧跟我去兵工厂,我要给赵刚请功。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你们根本想象不到赵刚造出了个什么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