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一下子来了兴致,催促道:“别卖关子了,到底啥好主意,赶紧说。”
赵刚没有马上说出主意,而是先讲起原因:“我一直跟你们讲,技术工人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得识文断字,还得会基本的数学计算。”
“没错啊!不然早就安排根据地的百姓去当工人了。”孔捷对这些记得倒是清楚。
赵刚顺着思路接着说:“根据地虽说也办了学校,可那些小娃娃还得等上好几年,才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李云龙不满地插嘴:“你这标准是不是定得太高了,当个工人还得学上好几年?”
“不懂就别乱插嘴,你懂什么是工业,什么是军工吗?”赵刚先怼了这个爱挑刺的家伙一顿,才解释道:
“就拿我来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之后才考上燕京大学。本来大学要读4年,因为‘一二·九’运动,我只读了3年。”
赵刚停顿了一下,看着老李还在掰着指头算他上了多少年学,孔捷和丁伟脸上也露出微微的震惊,便继续说道:
“你们以为这就结束了?我告诉你们,那个时候我也只是掌握了基础理论。真正的军工知识,是我在太原兵工厂潜伏3年学到的。在那儿,我才开拓了眼界,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即便这样,来前线之前,我还在抗大学习了半年。”
李云龙微微一震:“那岂不是得学将近20年?”
“可不就是嘛!这中间可不单单是学习,还有淘汰和选拔。跟我同一年上小学的,100个人里,99个都上不了大学。就算大学毕业了,从事工业的也没几个。”
赵刚对这种情况感慨不已,怪不得在21世纪,理工科大学生占比能达到70%。实现工业建设的基础就是人才啊!那时候大学生看似不值钱,就是因为数量多。但正是这些廉价的高素质人才,才是华夏实现工业化的根基。
丁伟好奇地问:“那你那些同学都去干啥了?”
赵刚没好气地看了他们一眼:“那可都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大学一毕业就能去政府机关工作。个别家里有势力的,就回去继承家业了,还有人托关系到黄埔军校镀一层金,然后去当军官了。”
这就是现实,赵刚无奈地说:“能上学的,哪个家里没点背景?有几个愿意辛辛苦苦去工厂当工程师的?”
李云龙反应过来:“不对呀!那太原兵工厂里的工程师都是从哪儿来的?”
赵刚摇头苦笑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大多都是家道中落,为了讨生活才去的。我的建议就在这儿,周边县城都有学校,小学就算了,咱们把目标放在中学和高中。”
至于大学,山西只有太原才有,这就需要八路军下功夫了。铁三角他们可没这个能力,不过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张万和可就不一样了。
“在小鬼子的统治区,可不是每个有钱人都能过得滋润。资源就那么多,有人占得多,就有人得割肉。”赵刚先陈述了一个基本情况,然后说出了自己的主意:“有些家道中落,或者明显在走下坡路的家庭,让子女加入八路军,也是一条出路。”
没过几天,整个华北八路军的地下组织都行动起来。隐藏在学校的地下工作者提供信息,八路军安排专人上门拜访。
八路军很快发现,只要不是家族的继承人,这些公子小姐自己又有意愿,家族一般都会同意。
对于这一点,赵刚丝毫不意外。分散投资、对冲风险,这话可不是现在才有的。三国时期,诸葛家不就是在三方下注吗?要知道,这些大户人家在古代可都是讲究耕读传家的。
独立团特战队接到一项特殊任务,魏和尚乔装成车行老板,带着一个车队连夜出发。
王喜奎作为狙击组长,跟魏和尚关系不错,随口问道:“队长,不就是去县城周边接几个人嘛,长治又不远,也就50多公里,至于准备好几辆车吗?难道他们还带着物资来投奔咱们八路军?”
魏和尚冷笑一声:“我也不知道团长咋想的,让咱们去接应一批学生。都是些没吃过苦的大户人家的孩子,这些车就是给他们坐的。”
投弹组组长王根生提出疑问:“咱独立团要这些少爷小姐干啥?还指望他们能打小鬼子?”
“你快拉倒吧!走路都费劲,还指望他们跟小鬼子拼命?”王喜奎表示不信。
魏和尚眉头一皱:“让你们干啥就干啥,哪来这么多废话。这些人是团长给政委准备的,直接送到兵工厂去。”
“那没事了。”王根生现在对赵刚简直是盲目崇拜:“政委可真是有本事,咱们换装的冲锋枪,比德军的还好使。”
李云龙最后还是用特战队使用的mp38冲锋枪,跟张万和换了兵工厂的乌兹冲锋枪。这不仅是因为乌兹冲锋枪更好用,统一弹药管理也很重要。
新一团和新二团也用缴获换了一批冲锋枪,他们也想学李云龙,组建自己的特战队。
魏和尚带队来到长治县城附近的一片林子里,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独立团的政工干部在这儿等候。一看到魏和尚,他立刻认了出来:
“魏队长,这批学生就交给你了。都是些少爷、小姐,你们多担待着点。”
魏和尚知道对方这是在给自己打预防针,看来这些人不太好伺候,便小声回应:“左右就一个晚上的事儿,忍忍就过去了。”
他们话还没说完,学生中就有人抱怨起来:“我们是来参加八路军的,都在林子里喂了一天蚊子了,到底什么时候出发啊?”
见状,魏和尚喊了一声:“集合!”
这些学生在学校也参加体育活动,对集合并不陌生,立刻站好了队。
魏和尚见状感觉舒服了一些,说实话,这些学生比根据地的百姓更懂规矩。他站到队伍前面说道:“同学们,我们这就前往根据地。不过这一路上要经过敌人的封锁线,你们要做的就是紧跟队伍,尽量别出声。现在上车出发!”
魏和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经常得绕路。有些路段,他们也要下车自己走路,马车还得八路军推着才能通过。
一路上有惊无险,不过这些学生已经在马车里睡着了。不用看也知道,他们肯定累坏了,不然这么颠簸的马车,怎么能睡得着。
赵刚这几天都睡在自己办公室,因为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学生到来。这些学生可都是他的心头宝,他要亲自安排。
看到魏和尚,他热情地说:“和尚,你带着同志们去兵工厂吃口热乎的,这些学生就交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