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战场的打扫工作,很快进入了尾声,386旅麾下的各个部队都按照各自的区域,将整个韩丹城战场都打扫了一遍。
由于鬼子采取了宵禁,故而韩丹城街道上并没有居民活动,甚至在战斗打响的时候,他们也都躲在家里没有出来,这样一来群众的伤亡并不多。
而楚云这边在打扫完战场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卫生员,并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救治。
做完这一切后,他就接到了旅里的开会通知,随后他跟随王云龙等一众干部来到了鬼子指挥部。
此时作为386旅指挥官的旅长和政委已经成功抵达该区域,并第一时间在鬼子的指挥室里召开了战后会议。
接到通知的副团级以上干部陆续到场,除了已经牺牲的新2团团长丁宁外,其他人都健在。
旅长在环顾了一圈后,率先开口主持起该次会议,
“同志们,这一次我们386旅的作战计划非常成功,不仅顺利拿下了韩丹城,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8路并不是只会打游击,我们也可以和鬼子打正面,这也是自打抗日战争以来,我们八路的首次尝试和突破。”
旅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在场一众干部一个个都面带喜色,并异口同声地来了一句,
“旅长,这都是您指挥的好。”
面对众人的这番夸张,旅长话锋一转,
“同志们,不过这一次攻城战,由于我军缺乏必要的重武器,所以在和鬼子的战斗中,产生了不小的伤亡。
新2团的丁团长不幸牺牲了,这对于我们386旅而言,可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为此,请大家全体为他默哀1分钟。”
在场的众人听到这,一个个都摘下了帽子,并对死去的丁宁进行了一番默哀。
感触最大的自然是作为新2团副团长的楚云,他整个人再次流下了泪水。
默哀结束后,旅长再次开口道:“各位,丁宁同志不会白死,我们一定要将他的这份精神寄托存在心中,继续将我们的抗日事业奋斗到底!
现在我宣布一个最新的人事命令,经旅里研究决定,并报经师里审核批准,现任命楚云同志出任新2团的团长。
楚团长,希望你以后能率领我们新2团,继续将抗日事业坚持下去。”
听到自己又升官了,楚云却高兴不起来,毕竟自己的老战友、老团长丁宁牺牲了。
不过他还是强忍心中的悲痛,并作出了回应,
“好的,旅长,谢谢师部,旅部对我的信任,我以后一定会率领整个新2团,将抗日事业坚持到底。”
旅长听到楚云的这番回答,十分欣慰的点了点头,
“好的,楚团长,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话音刚落,旅长再次转移了话题,
“同志们,虽然目前我们成功从鬼子手里拿下了韩丹城,但是位于保定的鬼子第一军指挥部绝对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韩丹城易手。
他们绝对第一时间会派遣部队进行围剿和扫荡。
对于这一点,组织那边已经早就已经考虑到了,所以我们386旅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有序的撤回蛇县,将一切辎重物资统统进行转移。
到时候留下一座空城给鬼子就完事了,毕竟我们此番作战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对于自己旅长的这番提议,身为18团团长的王云龙率先提出了意见,
“旅长,咱们费了老大劲才拿下韩丹城,现在就这样不做任何抵抗,直接就将这座城池让给鬼子,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王云龙的这番话引起了在场一众干部的共鸣,他们跟王云龙的想法差不多,都不太理解自家旅长的这番安排。
而旅长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并没有正面回答众人的问题,而是饶有兴致的看了一圈在场的众位干部,并来了一句,
“哪位同志知道我这么做的用意?“
而这时候已经调整完个人情绪的楚云,听到旅长的这番询问,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旅长,我说两句,其实你的用意很好理解,就拿这一次攻打韩丹城的具体作战情况来看。
我军在战术层面上,参与此次战斗的人数上,都要优于鬼子,但仅仅只是面对鬼子的一个大队,我军尚且有不小的伤亡。
而接下来很可能将面对鬼子的旅团,甚至是师团,光靠我们一个386旅,别说一个鬼子的一个独立混成旅。
哪怕就是一个全副武装的鬼子联队,我们都不一定能吃下。
而且就算我们依托韩丹的城墙进行抵御,但是缺乏重武器一直都是我们386旅的致命伤。
鬼子方面可能只需要一个炮兵团,就可以让我们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
鉴于上面种种不利因素,我觉得旅长您的这番安排是非常明智的。
毕竟我们八路擅长的是游击战,我们要发挥我们的长处,要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我们一定要将战术贯彻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百战百胜。”
楚云话音刚落,旅长立马带头率先鼓起了掌,而其他在场的一众干部看到这一幕后,也都纷纷鼓起了掌。
在楚云的这番详细解释后呢,他们都明白目前自身的处境。
确实按照楚云的这个说法,他们真的不能死守,就算守也守不住。
故而,之前还在发牢骚的王云龙等人,全都沉默了,不再开口发表任何意见。
而旅长见众人都没有其他不同的意见,便立马拍板道:“同志们,既然大家都赞成,那我即刻宣布,咱们386旅全旅有序的撤出韩丹城,一定要快。”
说完这些后,今天抵达这一次战后临时会议,算是彻底圆满结束了。
一众386旅的军官纷纷离开了鬼子指挥室,下去准备撤退事宜了。
而楚云也跟着众人一起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