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女子吃惊道:“我修炼邪术害人性命无数,你们为什么不杀我反而救我。”
“贫道听你这位朋友说,你的身世太过于悲惨,所以贫道想听听你的故事。”
李通天话音刚落,肖云天带着十大侍卫走了过来。“启禀师傅,弟子已经把十大侍卫都带回来了,所有的马匹、无极追云驼都安然无恙,所有的物资也都完好无损。”
李通天一听顿时就点了点头,李通天看了白衣女子一眼,示意她可以开始讲自己的经历。
白衣女子点了点头,于是她就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了一遍。
白衣女子姓何小名秀姑,秀姑家就住在桃花县何家村,秀姑的父亲叫何永贵,何永贵不但是何家村的村长,他还是当地有名的乡绅。
何永贵的妻子牛氏生下一对儿女,何永贵的儿子是个傻子,但他的女儿秀姑却聪明伶俐,而且模样俊俏颇有几分姿色。
何永贵家有个家丁叫薄青,薄青有个儿子叫薄义,薄义和秀姑年龄相当。
薄义不但相貌出众仪表堂堂,而且薄义还聪明伶俐能说会道,这个薄义从小嘴巴就很甜很讨喜,说话嘴巴就好像抹了蜜似的。
何永贵全家人都很喜欢薄义,而且他们经常被薄义哄的团团转,就连如此精明强干的何永贵,他居然也被薄义蒙蔽了。
在秀姑十六岁时,她就被薄义的甜言蜜语哄到了手,于是二人居然有了肌肤之亲,何永贵得知此事非但不恼怒,反而喜不自禁。
于是何永贵就大力栽培薄义,何永贵就把薄义送去学堂读书,秀姑在十七岁时就生下一女取名云儿,薄义曾经跪在何永贵夫妻面前发下毒誓,此生绝不会辜负秀姑一片真情,若有违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何永贵对薄义可谓是视如己出,在薄义二十岁时便学业有成,于是薄义就要进京赶考,何永贵还派一个书童随行,专门护送薄义进京赶考。
没想到这个薄义果然有出息,不但金榜题名高考得中,皇上还加封他为桃花县县令,何永贵全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喜上眉梢,于是全家人皆大欢喜。
薄义走马上任后不久,就被涿州令南宫引的千金南宫秀儿相中了,没多久意志不坚见色忘义的薄义,很快拜倒在南宫秀儿的石榴裙下,于是二人就媾和在一起。
常言道,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很快被秀姑知道了,于是秀姑就跑到大堂上质问薄义,经常弄的薄义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薄义索性就和南宫秀儿在一起,于是他就逐渐的冷落了秀姑,没多久秀姑就生下一个男孩取名风儿。
薄义为了和南宫秀儿在一起,他居然一封休书休了秀姑,薄义真是人如其名薄情寡义,他居然不顾秀姑的苦苦哀求,毅然决然的入赘到南宫引家中。
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十年,这十年间何永贵不幸病逝,从此何家逐渐家道中落,何家的日子过的越来越艰难,于是秀姑不忍心一对儿女受苦,就跑到南宫府里找薄义借钱度日。
此时的薄义早已经蜕变成一个恶棍,早就把何家对他的恩情忘的一干二净,南宫秀儿直接派人把秀姑打出去。
秀姑自然是心有不甘悲愤交加,于是秀姑到处诉说自己的不幸,薄义是如何的忘恩负义攀附权贵,逢人便说心中的不满和委屈,于是就把薄义说成一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薄义虽然是桃花县的县太爷,可是薄义却被秀姑说的名声狼藉臭名昭着,人们一提起薄义都嗤之以鼻。
当时民间流传这样一个顺口溜,“薄义薄情郎一副好摸样,嘴甜心毒忘恩负义白眼狼,损阴丧德抛妻弃子黑心肠,南宫秀儿多情浪薄义与之苟且丧天良,如若苍天有眼天降罚,定将这对狗男女断魂殇。”
常言道,天下悠悠众人之口难堵人间寥寥群伍之心怎舒,民间的舆论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不仅让薄义颜面尽失声誉扫地,还让薄义如坐针毡如芒在背,于是薄义就逐渐对秀姑动了杀心。
何家虽然家道中落,但是秀姑非常的聪明能干,秀姑凭着自己一手好针线活,居然能绣出许多精美的刺绣,因此可以勉强维持生计。
有一天,有几个衙役来到秀姑家中,他们不容分说就在秀姑家里翻箱倒柜,也不知道他们在寻找什么东西。
没想到居然搜出来一个箱子,衙役打开箱子一看顿时都傻了眼,居然全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些银子大有来头,正是半个月前丢失的库银。
于是薄义便以此为由,诬陷秀姑进入县衙盗取库银,不容分说就重责秀姑四十大板,打的秀姑皮开肉绽死去活来。
薄义对秀姑惨无人道的行刑,没想到顿时就激起人们的公愤,人们纷纷让薄义给个说法。
其中有个秀才当众质问薄义,国库乃兵家重地日夜都有人严密把守,试问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子,如何进入县衙盗取库银。
心虚理亏的薄义无法自圆其说,他也生怕把事情闹大而一发不可收拾,于是薄义便把秀姑押入大牢改日重审。
在人们的抗议声中,薄义无可奈何只好放了秀姑。
走出县衙大牢的秀姑心如死灰,秀姑养好了伤反复斟酌再三,秀姑决定离开桃花县何家村,找一处隐秘之地安度一生。
于是秀姑就变卖的家产,房子、田地、牲畜和粮食,秀姑雇着几辆马车带着家眷离开何家村。
秀姑本想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寻觅一处隐秘之所安度一生,可是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正在悄悄的向她逼近。
秀姑逢人便说薄义的坏话,薄义早已经名声狼藉臭名昭着,因此人们都对薄义嗤之以鼻。
于是薄义就利用手中的权利,以及他的人脉严密封锁消息,如果谁敢背地里说薄义的坏话,就会遭到薄义的疯狂报复和打压。
是秀姑毁了薄义的名声,使得人们都对他嗤之以鼻,因此薄义早就对秀姑恨之入骨,薄义断然不会让秀姑活着离开何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