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十一月十八·泾阳田庄)
北风卷着细盐般的雪粒,将田庄屋檐雕成绵白糖似的檐溜。澹台昭踩着木屐在晒场蹦跳,青布棉鞋踢起碎雪,惊得晾在竹竿上的芥菜干簌簌发抖。\"阿姐快看!韩叔的腌肉挂歪啦!\"男童指着庖厨前摇摇欲坠的腊肠架,鼻尖冻得像颗红山楂。
林清玥拎着兔毛手笼追来,茜色裙裾扫过雪地,在素白间拖出一道朱砂痕。\"《四民月令》说'仲冬之月,酿秫酒,制腊味'...\"话音未落,竹竿忽被积雪压弯,成串腊肠如赤珠垂落,正巧掉进澹台昭张开的布袋
地窖里浮着淡淡的酸香,南宫璇玑领着帮工将陶瓮缓缓沉入地坑。\"芥菜头铺粗盐,萝卜丝掺花椒。\"她指尖抚过瓮沿的冰霜,呵出的白雾在窖顶凝成珍珠帘。燕蘅抖开新织的芦席覆在瓮口,细声细气念叨:\"席子用柿子汁染过,防虫最是灵验。\"
隔壁储藏间忽传来脆响,胖婶举着油灯照见韩铁头在酱缸阵中探头探脑。\"杀千刀的!偷尝豆酱还抹嘴!\"枣木杖劈空打去,惊得老汉怀中蹦出两只冻梨,咕噜噜滚到正在铺稻草的林望舒脚边。沈采薇抱着襁褓轻笑:\"韩叔不如帮舒哥理稻草,夜里温酒分你半壶。\"
晌午的晒场上,铺开了长长的青竹帘,尉迟星瑶领着一群农妇欢快地灌肠。她那绯色的袖口高高挽起,露出手肘,羊肠衣在她的指间被吹得透明,宛如绡纱一般。“汉中椒粉混些西域茴香,那滋味,能香到正月去呢!”她手腕上的琉璃镯轻轻磕碰着陶盆,香料扬起的金雾中,夹杂着阵阵清脆的笑声。
澹台昭像只小猫咪一样,猫着腰钻进了桌底。螭吻链卷着一块肉馅,想要逃跑,却被林承影一把揪住后领,提到了阳光之下。“昨日教你的《千字文》,‘秋收冬藏’后面接哪句?”青年剑客的指尖沾着肉末,在青石板上划出歪歪斜斜的字迹。男童的眼珠滴溜溜一转,趁他不注意,将那冻得通红的小手塞进了对方的衣领里,惊得林承影怀里的一包芝麻糖掉了出来。
五更天的梆子声,穿透了薄雾,林沧溟早已带着一帮工人,巡视到了河岸。沧浪刀鞘轻轻拨开芦苇丛,冰面上蜿蜒的裂痕,犹如老树的根须。“今年可真是冷得邪乎啊!”老汉蹲下身,抓起一把雪粉,“得在酱缸外头再裹一层苇草才行。”话还没说完,东南角突然传来一阵帮工的惊呼声——三只灰兔正在河滩上,津津有味地啃着囤在那里的萝卜干,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梅花似的爪印。
“留个活种!”胖婶高举着竹篓,如冲锋的战士一般,枣木杖敲击着冰面,发出阵阵如战鼓般的声响。韩铁头摸出怀里的烤芋,掰成几块,蹲在雪地里,学起了兔叫。忽然,只听得“咔嚓”一声冰裂的声音,偷食的兔群惊慌失措地逃窜,不小心碰翻了盐罐,白花花的粗盐撒在晨光里,仿佛是天神随手抛下的碎玉。
戌时的灶房里,蒸汽弥漫,煨在炭灰里的红薯,飘出了阵阵诱人的蜜香。沈采薇往林稷的米糊里拌着枣泥,木勺搅动时,带起了丝丝缕缕金丝般的热气。南宫璇玑用火钳扒拉出几颗板栗,“砰”的一声,板栗炸开了,那清脆的响声,吓得澹台昭手一抖,九连环掉落在地,铁环滚进了灶膛里。燕蘅眼疾手快,用火钳把它夹了出来,此时,那铁环已经被烤成了赤铜色。
\"当年在江南,冬夜总煨橘皮水喝。\"尉迟星瑶往陶壶里丢进晒干的橘片,琉璃耳坠映着火光晃成两团跳跃的玛瑙。林承影掏出牛皮囊,将滚水冲进叔父从福州捎来的茉莉香片,顷刻间满屋浮起春天气息。
屋外北风呼啸,槅扇上的棉纸跟着扑簌作歌。木甲鹞鹰收翅蜷在梁上,铁爪上还粘着半片干菜叶。胖婶将烘软的柿饼分给众人,咬开时蜜浆扯出金丝,澹台昭顽皮地拿丝线缠住林清玥的《齐民要术》,被南宫璇玑用竹尺轻敲手背。
腊味成时
又七日,晒场上的腊货已透出琥珀光泽。林望舒领着帮工将腊肠分装陶罐,每铺一层便撒上混着花椒的草木灰。\"这可是跟泾阳老腌户学的古法,\"他抹去额角薄汗,\"开春取出时能带松木香。\"
澹台昭趁人不备,偷偷将刻着鬼脸的薯干塞进罐底。刚盖好泥封,就见胖婶叉腰立在身后:\"杀千刀的!这罐要做祭祖用!\"男童抱头鼠窜时正撞上林沧溟,汉子沧浪刀鞘轻挑,将泥封上的小掌印抹平成圆月模样。
黄昏时分,燕蘅把新剪的窗花贴上酱缸。红纸映着褐色陶瓮,\"五谷丰登\"四个剪字旁还绕着串憨态可掬的鼠儿——某位小画师用灶灰添的尾巴尚在风中轻颤。檐下冰棱渐化,水珠滴在青石凿成的接水槽里,叮咚声里藏着来年春讯。
地窖深处,新封的陶瓮与去年腌物静默为邻。南宫璇玑将账簿锁进樟木箱时,忽见箱底露出一角褪色红绸——正是林稷百日宴时挂过的喜幡。窗外飘起今冬第廿场细雪,将田庄勾勒成一幅墨色渐淡的水磨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