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会,李二陛下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人议论纷纷也是一阵头大。
鸿胪寺卿唐俭率先站出,拱手道:“陛下,此次联姻实乃良策。与邻国联姻,可保边境数年太平,免去战事之苦,百姓亦能安居乐业,于国于民皆有益处。”他言辞恳切,眼神中满是真诚。
程咬金一听,立刻跨前一步,大声反驳:“唐大人此言差矣!联姻不过是懦弱之举。我朝兵力强盛,何惧那小小邻国?若一味求和,只会让他们觉得我朝软弱可欺,日后恐生更多事端。”他满脸涨红,情绪激动。
唐俭不甘示弱,又道:“程将军莫要冲动,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联姻可避免生灵涂炭,这才是仁君所为。”
程咬金怒目圆睁,正欲再辩,李二陛下抬手打断:“都别争了,此事容朕再思量思量。”
朝堂之上这才安静下来,众人皆等着陛下最后的决断。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二陛下的目光却始终落在林杰伦的身上,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然而,令他感到恼怒的是,林杰伦竟然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而是饶有兴致地观看着一群文武大臣之间激烈的争吵,丝毫没有要发言的意思。
终于,李二陛下忍无可忍,高声喊道:“定襄郡王,你对于联姻一事有何看法?”这一声呼喊,犹如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炸开。
尽管林杰伦此时正在走神,但他还是被李二陛下的声音惊醒过来。
他猛地回过神来,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不禁有些尴尬。
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大步走到文武官员的中间,面带微笑地说道:“联姻?好啊,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听到林杰伦的这番话,唐俭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
他心中暗自思忖道:“连定襄郡王都如此赞同,那这件事情肯定不会有差错了!”
然而,与唐俭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二陛下和其他熟悉林杰伦的国公们却纷纷皱起了眉头。
他们难以置信地看着林杰伦,心中暗自嘀咕:“这小子到底在打什么算盘?他怎么会突然同意联姻呢?”
众人都对林杰伦的真实意图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而林杰伦没有理会任何人,继续说道:“我记得唐大人家里有一女儿如今也十八岁了,不如就由唐大人的女儿嫁去吐蕃如何?”
听到林杰伦的话,唐俭的笑脸僵在了脸上,不敢置信的看着林杰伦。
唐俭的表情比死了爹还郁闷,可是又不知如何反驳。他嘴唇嗫嚅了几下,涨红着脸道:“定襄郡王,我女儿自幼养在深闺,体弱多病,实在不宜远嫁吐蕃啊。”
林杰伦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唐大人,你刚刚还说联姻于国于民皆有益处,怎么轮到自家女儿就诸多推脱了?你这岂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唐俭被噎得说不出话来,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朝堂上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让他如坐针毡。
李二陛下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心中觉得有趣。
程咬金在一旁哈哈大笑起来,“唐大人,你倒是说说,这联姻之事到底还该不该办呐?”
唐俭咬了咬牙,心中悔恨不已,早知林杰伦这小子不安好心,不该轻信他的话,可如今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联姻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林杰伦听到这里,又是说道:“想要依靠联姻得到和平?那样的关系真的牢固吗?”
听到林杰伦的话,所有的文武官员都集中了注意力,听林杰伦继续说。
林杰伦顿了顿,等大家都安静的听他说话,林杰伦继续说道:“我坚信一件事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弓弩射程之内。记住我今天说的话,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如若因为我今天的提议使得周围国家烽烟四起,我林杰伦再次发誓,就算倾尽所有我也会让他们全都灭国。”
闻得此言,所有人都如同被雷劈中一般,惊愕得无法动弹。
这番话犹如一道惊雷,在人们的耳边炸响,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武将们的血液在这一刻沸腾起来,仿佛全身的力量都被激发出来。
他们紧紧握着拳头,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气。
而刚才表示同意和亲的大臣们,则满脸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二陛下更是激动万分,他猛地站起身来,声音高亢地说道:“好一个‘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这才是我大唐将士应有的气魄!此事就这么定了,我大唐永不和亲!”
他的话语如同洪钟一般,在朝堂上回荡,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和霸气。
底下的大臣们也被李二陛下的气势所感染,齐声高呼:“大唐永不和亲,大唐永不和亲!”
这声音震耳欲聋,响彻整个朝堂,显示出众人对李二陛下决定的坚决支持。
特别是武官,他们本就是好战分子,对征战他国充满了渴望。
林杰伦的这句话,无疑给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可以更多地出征,去征服那些敢于冒犯大唐的敌人。
不仅如此,征战他国还意味着可以获得丰厚的军功和赏赐。
这些武官们想到这里,心中更是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奔赴战场,一展身手。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对视一眼,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