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比牛车可要快多了,但沐瑶到家的时候,天也快黑了,正是做晚饭的时候。沐瑶刚进屋,就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村长爷爷,您怎么在这儿,是有事吗?”沐瑶问。村长家在村子中间,离沐瑶家不是很近,爹爹又不在家,没事儿村长是不会过来的,更何况还是在做饭的点儿。
村长一脸焦急,也顾不得沐瑶刚进屋还没坐下歇会儿呐,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原来,苏家锦绣坊在沐瑶跟村长说完的第二天就派人送来了做娟帕的布头。苏墨怕村民耽误出品时间,直接让人送了第一批货所需的针头线脑,也不扣村民的钱,以后的再由村民自己负责。村里人自是感激不尽,这又省下了好几文银钱呢。
按沐瑶说的,布头都是送到了村长的家里,由村长的大儿媳王翠花往下发的,村民做好的娟帕先交由王翠花检查,合格后再统一送到镇上的济世堂,交由苏墨派的人二次检查,验收。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苏墨还给王翠花一个月三百文钱的操心费。三百文在苏墨的眼里不值一提,可放在庄户人家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王翠花自是十分卖力的做这件事,而她自己也可以做娟帕赚钱。娟帕的大小,样式都一样。除了醉仙楼三个字,还在娟帕的右下角绣一朵盛开的荷花。
荷花寓意着吉祥,和气生财。盛开的荷花则代表着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寓意好的东西都会被人所喜爱。而西陵国人更是喜爱荷花,不管是豪门大户,还是乡野人家,家家的窗台都会摆放一盆荷花。在京城附近的凤鸣山脚下,更是有一片占地两三亩的荷塘。每到荷花盛开的季节,皇上都会起早带领各宫妃嫔和皇子公主到凤鸣山赏荷。
文武大臣也会带着自家娘子和子女到荷花池赏花。有头脑的小贩还卖起了小吃,小挂件等。慢慢地,由最初单纯的赏花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赏花节,各家贵妇也会给自己没娶亲或出嫁的女儿物色最好的人。也有的会趁此联络感情,为自家夫君谋利。
上品娟帕的料子轻薄柔软,比绣下品娟帕的难度要大一些。绣两个三文钱,下品娟帕是一文一个。
村里很多妇人农闲时都会到镇上的大户人家或布庄绣娘的手上揽点散活,挣点儿银子补贴家用。听村长说沐瑶和人合伙开店还给他们招揽了活计,都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加。这个季节地里没有活,要是勤快点儿的话,一天绣个十二三个娟帕不成问题,那一个月可是不小的数目,不比自家男人在镇上挣的少,过年时还可以给孩子添一件新衣裳。
苏墨派人送的第一批布头,有些是不在整数里面的,为的就是让绣娘练好了再绣,防止弄坏了料子,耽误工期。可小南村妇人的手都很巧,竟没有一个绣坏的,那些多余的娟帕当然都留给了自家的孩子,这么好的娟帕她们可还从来没用过呢!
小南村五十多户人家,有二十多家人都领了这个活计。娟帕要在开业的前一天交上去的,虽然人们很努力的赶工,可也才做了一多半。还有两天就到交货日期了,有的妇人看着手里那么多的料子可就犯了愁。这要是耽误工期可是要赔银子的,这头一批就要两千块娟帕,以后还不知道要多少呢!这一年到头下来,怎么着也得赚五六两银子,可不能毁了这单生意。再说这还是沐瑶那丫头为她们争取的活,不能糟蹋了这丫头的一片心呐!
有几个妇人思量之后就去找了村长。村长知道了这个事儿也很着急。他们小南村在镇上的几个村子中那可是最穷的村子,在县上也是挂了名的。县衙不但得不到小南村的赋税,在大灾之年还得给他们贴补点,这也成了县太爷的一个老大难。
孙怀信自上任以来,虽也做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村里的小子到了说亲的年龄,也没有媒婆愿意上门。嫁出去的女儿由于没有像样的陪嫁也遭公婆的嫌弃,在婆家抬不起头来。老村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卸任之前能让小南村交上赋税,让村里的孩子都有饭吃,有书念。
这眼瞅着沐家大丫头给自己带来了希望,又要破灭,老村长怎能不急。当即就去了沐成家,结果沐瑶没回来。刘氏让他回去等着,等沐瑶回来让她第一时间就去找他。可村长急啊,在家也是坐立不安的,终于在第三次来的时候碰到了沐瑶。
沐瑶早在给村民争取活计的时候就想到了有这个可能,也早就想好了对策。可这几天她忙的脚不沾地的,也没有人找她说这个事儿,她也就没过问。现在听村长这么说,那肯定得解决啊!
沐瑶对着村长说:“村长爷爷,我这里倒有一个办法,您看可行不可行?”
村长听说有办法,当即悬着的心落了地,着急的催促沐瑶:“大丫头,你快说说是啥办法?”
沐瑶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办法:“村长爷爷,咱们村有不少人家的姑娘都嫁到了邻村,当然邻村也有姑娘嫁到我们这儿做媳妇的。可以让她们有亲戚的回去一趟,问邻村的人愿不愿干这个活。让我们村的人给他们放活,少收点操心费。这样我们村的人有钱赚,邻村的人想来也是愿意的。”
苏墨给的这个价格是跟他自己作坊一样的。而邻近村子的人则是从放活的绣娘手中接的活,到手的银子并不多。如果从她们村接活,一个娟帕就会多赚上二三钱,傻子才不愿意做呢!
村长听了沐瑶的话,一拍大腿:“大丫头,你这个法子太好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这就去告诉村里人。”说完急匆匆的就走了,连刘氏跟他说话都没听见。
刘氏的饭已经做好了。许是连日的奔波,沐瑶吃完后不一会就哈欠连天,梦周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