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行人凭借着微弱的火把光亮,艰难地在这阴森诡谲的环境中前行。四周弥漫着潮湿腐朽的气息,偶尔还能听到几声蝙蝠的尖锐叫声,让人不禁毛骨悚然。火把微微发黄的光柱在黑暗中一闪一闪的晃动,仿佛是我们在绝望中唯一的依靠。
就在这时,狗蛋那略带惊恐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响起,如同一道惊雷划破夜空,让原本就紧绷的神经瞬间紧绷到了极点。他死死地拽住我的衣角,手指因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颤抖地指向我身后,声音里满是掩饰不住的慌张:“朔哥儿,你快看……那鬼火还在,还越来越多了!”
我心中猛地一咯噔,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缓缓地转过身去。只见原本就昏暗的视野里,一团团蓝幽幽的鬼火不知何时竟接二连三地飘浮而起,它们如同一群幽灵般,在半空中忽左忽右地晃悠着,那诡异的蓝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刺眼,仿佛是来自地狱深处的召唤,让人不寒而栗。这些鬼火时而聚集成团,时而四散开来,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意志,让人捉摸不透。
“大家听我的,慢慢后退,动作一定要轻,千万别带起风!”我小声而急切地说道,眼神紧紧地盯着那些不断靠近的鬼火,后背不禁渗出一层冷汗。众人听了,面色愈发凝重,脚下像是绑了千斤巨石,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后挪动着,生怕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灾难。
“这特么的是磷火,还那么多聚集在一起,稍微不小心把人给点了,救都救不了!而且白磷燃烧还有毒的!”我心里暗暗想道。这些磷火的危险性我再清楚不过,一旦接触到人体,那后果不堪设想。白磷燃烧时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对人体的呼吸道和皮肤都有着极大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生命。
我们就这样如履薄冰般,悄悄退到了相对安全的距离,直到那些鬼火不再紧追不舍,大家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可紧绷的神经却依旧没有完全放松下来。我知道,我们还身处险境,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还有没有带水带盖的陶罐?”我环顾四周,朝着众人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合适的容器或许能成为我们化解危机的关键。
“有!”一个村民从身后的背篓里翻出一个陶罐,递到了我的手中。这个陶罐虽然看起来有些陈旧,但还算完好,应该能够派上用场。
我接过陶罐,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去收服鬼火,你们在这别动!”说完,我脱下外套,紧紧地捂住口鼻,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然后小心翼翼地朝着那一团团鬼火走去。每靠近一步,那诡异的蓝光就越发刺眼,周围的空气似乎也变得压抑起来。
随着我逐渐靠近,那鬼火在半空中发出的诡异蓝光愈发强烈,仿佛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人不敢直视。我屏住呼吸,伸出颤抖的手,慢慢地将陶罐靠近其中一团鬼火。我的手心早已沁出了汗水,心跳也在不断加速,仿佛要冲破胸膛一般。找准时机,我迅速地将鬼火套进陶罐,然后迅速盖住陶罐口,反过来快速地摇了两下,这是为了让白磷气体迅速冷却成固体。我如法炮制,用同样的办法把剩余的鬼火都收集了起来,动作愈发熟练而谨慎。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生怕有任何意外发生。
当我朝着鬼火下面看去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下面一个小坑里,密密麻麻地全是蝙蝠尸体,还有堆积如山的粪便,那场景令人作呕。可此刻,这一切却也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这里应该是年老蝙蝠的墓地,这些蝙蝠尸体和粪便历经岁月,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磷,这才形成了眼前这令人恐惧的鬼火奇景。难怪会有那么多鬼火聚集在一起,原来一切都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可这背后所蕴含的危险,却也让人后怕不已。
“朔哥儿!你真厉害,连鬼火都能收服!”狗蛋一脸崇拜地看着我,说道。
“那当然了,我可是天师,雨都能求来,区区鬼火不在话下!”我得意地说道,但随即又严肃起来,“我们得低调,不能在外瞎说!记没记住你们!”我又警告道。其实,我心里清楚,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只是恰巧对这些自然现象有所了解罢了。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大家的信心和稳定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我有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我暗自嘀咕道。”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看到大家对我的信任和依赖,我也感到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好了!我们继续沿着河边往前走!”我招呼着大家,继续朝着山洞深处走去。没走多久,前面传来一阵亮光,我们加紧往前面走,不多久我们来到光线处。只见一道月光从一个大概三四米左右洞口传来,那柔和的月光洒在洞口处,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狗蛋,你爬上去看看!看看啥情况!”我对狗蛋说道。狗蛋虽然有些害怕,但在大家的眼神下紧紧贴着山洞壁,就是不动!
“朔哥儿!我有点怕!”狗蛋弱弱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你怕个屁,我们都在这看着呢。再说,小时候就属你爬树最厉害,你不去谁去!”我鼓励道,同时也不忘给他一些压力,让他克服自己的恐惧。
“那好吧!我去了!我真去了……”狗蛋一边说着,一边一动不动地往上爬。
我一脚踢在狗蛋屁股上:“你倒是去啊!”我半开玩笑地说道,村民们传来一阵哄笑声。这笑声在山洞中回荡,似乎也驱散了一些紧张的气氛。
狗蛋极不情愿地爬了上去,没一会儿就下来了,说道:“朔哥儿,那下面好像是柳溪河!”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喜和不确定。
这时,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伏魔山的雨水经过地下河汇入流向柳溪河,这是柳溪河的发源地。这些年大旱,地下河水位下降,把泉口露出来了,柳溪河也因大旱和没有地下河水而干涸了。这地下山洞也是因河水常年冲刷而形成。搞清楚情况后,我心中不禁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
“走!我们原路回去!”我带领着大家,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