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吉公主见到仙翁后,立刻恭敬地行了一个稽首礼。
仙翁见状,微笑着说道:“今日公主已然回归正道,如今被贬下凡间的你,正是要了结这一段俗世姻缘,如此方能自然而然地回归本原。
况且如今姜子牙即将拜将,到那时大军渡过五关,公主应当与洪锦一同建立不朽的功勋,名垂青史。
待到功成之日,瑶池自然会有旌幡前来迎接公主回宫。这一切都是天数使然,公主就算想要强行违背,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贫道受符元仙翁之命,不辞辛劳地亲自赶来此地,特意为公主做媒。
若不是这样,洪锦刚刚被押赴法场行刑,贫道此时到此,不早不晚,恰恰就是这个时候,其中的冥冥定数可想而知。
公主应当听从贫道的话,切不可错失这良辰佳期,否则罪过更大,到那时后悔可就来不及了。还望公主仔细思量一番。”
龙吉公主听完月合仙翁这一番话,不禁长叹一声,心中暗自感叹:“谁能想到竟有如此冤孽牵连!既然仙翁掌管着人间的婚姻簿册,我也无法强行推辞,就只能任凭二位做主了。”
姜子牙和仙翁见龙吉公主如此表态,都十分高兴。于是姜子牙下令释放了洪锦,并让人用药物敷好他的剑伤。
洪锦自行出营,召回了季康的人马,然后选定一个黄道吉日,与龙吉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成就了这段姻缘。
洪锦与龙吉公主喜结连理,成为姻亲,这一喜事发生在纣王三十五年三月初三日。此时的西岐城,众将领们已经将东征所需的一应钱粮都打点妥当,只等姜子牙呈上出师表,便可正式出征。
第二天,武王早早地设朝,召集文武百官。朝堂之上,武王询问是否有奏章要呈上。还未等众人回话,只见姜丞相手捧出师表,缓缓走上殿来。武王见状,赶忙命人将表文接过来,放置在御案之上。
武王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了一遍出师表,对其中的内容表示认可,并准奏。随后,他下令等待吉日行礼。姜子牙选定了三月十三日这一天,立辛甲为军政司,并先将斩法纪律牌悬挂在帅府,以告知众将领们相关规定。
辛甲领命后,迅速将斩法牌挂出帅府。这块牌子上详细列出了各种条款,明确了众将的行为准则和奖惩制度。众将领们看到这些规定后,无不对姜子牙心生敬畏之情。
且说宜生在十四日这一天,进入内庭面见武王,奏道:“请大王明日清晨前往相府,恭请丞相登坛。”武王问道:“拜将之礼该如何举行呢?”宜生回答道:“大王可效仿黄帝拜风后的礼仪,如此方能成就拜将之礼。”武王听后,觉得宜生所言甚是,便决定照此办理。
次日,也就是三月十五日,这个吉辰之日终于到来。武王率领着满朝文武官员,一同来到相府门前。
只听得里面传来一阵悠扬的乐声,这乐声如同天籁一般,回荡在整个相府之中。随着乐声响起,军政司令门官高声喊道:“放炮开门!”只听得三声震耳欲聋的炮响,相府的大门缓缓打开。
宜生站在门前,引领着道路,武王则紧随其后,一同走向银安殿。到了银安殿,军政司的官员们急忙上前禀报,请元帅升殿。原来,是千岁亲自前来拜请元帅登辇。
子牙闻听此言,连忙从内堂走出来,他身着一袭道袍,显得仙风道骨。武王见状,赶忙欠身施礼道:“请元帅登辇。”子牙急忙谢过,然后与武王并肩而行,分左右一同走到了大门前。
到了大门处,武王再次欠身,向子牙行了一礼。两旁的侍从见状,赶忙上前扶住子牙,登上了辇车。宜生则请武王亲自扶住凤尾,然后连退三步,表示对子牙的尊敬。
子牙的仪仗队伍浩浩荡荡地驶出了相府,只见前方七十里的道路上,都飘扬着鲜艳的大红旗帜,一直延伸到西岐山。沿途的西岐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赶来观看这壮观的场面。
当子牙的队伍行至岐山附近时,一座高耸入云的牌坊出现在眼前。这座牌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众人来到将台边,只见将台高耸入云,甚是嵬峨轩昂。散宜生走到鸾舆前,恭请武王下舆。武王赶忙下了车,宜生说道:“大王,您可以到元帅面前,请元帅下辇了。”武王听后,快步走到辇车前,欠身施礼道:“请元帅下辇。”
子牙连忙命中军上前扶住自己,缓缓下了辇车。宜生引导着子牙走到台边,然后高声赞礼道:“请元帅面南背北。”接着,散宜生展开祝文,开始宣读起来。
姜元帅身披全副铠甲,威风凛凛地站立在高台上。军政司传来命令,取来印剑,准备举行拜将仪式。不多时,军政官捧着印剑上台,后面还跟着人抬着一架架子,上面摆放着三件象征天子权威、能统领诸侯的物品,分别是令天子旗、令天子剑和令天子箭。
只见印剑被捧到了子牙面前,子牙郑重地将它们接在手中,高高举起,超过了眉毛的高度。这时,散宜生上前,请武王上台行拜将之礼。武王在台下恭恭敬敬地行了八拜之礼。
拜完之后,子牙命令辛甲举起令天子旗,邀请武王上台。不一会儿,辛甲手持令旗,高声呼喊:“奉元帅将令,请武王上台!”武王闻声,随着令旗的指引登上了高台。
子牙接着传令,让人打开印剑,并请武王面朝南端坐。子牙拜谢之后,跪地奏道:“老臣听闻,国家大事不可受外界干扰,军队的管理也不能被内部的意见左右。人若有二心,就难以侍奉君主;心有疑虑,就无法应对敌人。如今老臣既然接受了任命,就一定会尊崇节钺的威严,怎敢不竭尽所能,像驽马一样努力,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呢?”
武王说道:“相父如今担任大将,东征讨伐,但愿能早日抵达孟津,与各路诸侯会师,迅速凯旋归来,这便是孤的万幸了。”子牙谢恩后,武王走下高台。
此时,众将都在台下等待子牙的指挥。子牙传令给军政官和众将,告知他们三日后在教军场集合,听候点兵。
今日,三山五岳的众多道兄齐聚,专为与我饯别。辛甲领命,将此事传于众将知晓。武王与文武百官皆在金台之上。我姜子牙离了将台,朝着岐山正南方向而来。哪吒率领诸门人前来迎接,只见他们身着甲胄,威风凛凛,气势十分壮丽。
行至芦边,玉虚门下的十二弟子,满面笑容,拍手大笑而来。他们对着我说道:“姜丞相,看你这般威仪,此行气势不凡,不愧是真人中的豪杰。”我赶忙欠身打躬,回应道:“多蒙列位师兄抬爱,今日我能执掌兵权,全仰仗众师兄的恩赐,姜尚何德何能,能获此殊荣啊。”众仙说道:“待掌教圣人一到,我们便好一同奉酒。”
话犹未落,便听得空中传来一派笙簧之音,仙乐齐鸣。元始天尊大驾光临,诸弟子赶忙伏地恭迎。我也俯伏在地,口称:“弟子愿老爷圣寿无疆。”众门人在前引道,有人酌水焚香,以迎天尊圣驾。元始天尊登上芦篷,安然坐下。
我再次下拜,对元始天尊说道:“姜尚四十年来,积功累行,今日有幸成为帝王之师,得以享受人间福禄,此乃莫大的恩遇,弟子定不敢有丝毫懈怠。此次东征灭纣,弟子定当全力以赴,立功建业,不负老爷厚望。”
列土分茅,子孙绵远,国祚延长,此乃国家之幸事也。今日,贫道特来为你饯行,愿你此去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命南极仙翁取酒来,斟了半杯,子牙跪地,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元始天尊见状,微微一笑,说道:“此一杯酒,愿你成功扶圣主,成就一番大业。”子牙听后,再次跪地,谢过天尊。接着,元始天尊又斟了一杯酒,递给子牙,说道:“这一杯酒,愿你治国定无虞,国家繁荣昌盛。”子牙接过酒杯,又是一饮而尽。
最后,元始天尊又斟了一杯酒,递给子牙,说道:“这一杯酒,愿你速速会诸侯,早日完成使命。”子牙接过酒杯,连饮三杯,然后再次跪地,说道:“弟子承蒙老爷天恩教育,得以拜将东征。然而,弟子此行前途未卜,不知吉凶如何,恳请天尊指示。”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说道:“你此去并无他虞,只需谨记一偈,自然会应验。”子牙闻偈,赶忙拜谢道:“弟子敬佩此偈,定当铭记在心。”
元始天尊说罢,起身回宫。众弟子纷纷上前,为子牙奉酒饯别。各饮三杯后,南极仙翁也上前为子牙奉饯别酒三杯。饮罢,众人起身作辞,准备离去。
众门人见子牙即将远行,纷纷围拢过来,询问师尊此去吉凶如何。金咤急忙走向慈航道人,问道:“弟子前去吉凶如何?”道人微笑着回答道:“你修身一性超山体,何怕无谋进五关。”
哪咤也快步走到太乙真人面前,问道:“弟子此行吉凶如何?”真人微笑着回答道:“你汜水关前重道术,定能逢凶化吉。”方显莲花是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