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安排都考虑好后就打算睡觉了,徐文俊总感觉忘了一件事。
想了一会终于想起来了,豆渣。
按阿娘的风格应该会掺在一起炖了,毕竟米糠都在吃,徐文俊可不想吃米糠后又吃豆渣,天天卖豆腐会有很多的豆渣。
豆渣喂猪才是最好的。
想到这里徐文俊马上问了起来:“阿耶,你知道哪里有小猪仔卖吗?”
“小猪仔?野猪?”他阿耶回道。
徐文俊有点懵:“没人养猪吗?”
“野猪猎到都杀了,养它干嘛?村里人吃野猪肉,到城里没多少人吃,官府倒是养猪,也没多少人买。”
徐文俊脑袋宕机了,自己应该没记错啊,古代老百姓也养猪啊,是哪个朝代来着?
应该是很早,唐朝就养猪,只是又没劁又关在厕所后面所以才没人吃,这个时代不吃猪肉,自己养猪应该大有搞头啊。
管你富人吃不吃,有穷人吃就行。
“阿耶,你知道哪里有活的野猪仔卖吗?”
“你要买野猪干嘛?”他阿耶完全跟不上他的思维。
“我有办法养猪赚钱啊,而且是赚大钱,肯定比卖豆腐要强多了。”徐文俊画大饼。
做出了豆腐现在一家人都比较相信徐文俊,听他说能赚钱就感兴趣了。
阿耶犹豫了一下:“行吧,我明天问问,然后放出话,叫人留意着,一般猎到野猪都是杀了。你要多小的野猪仔?”
“越小越好!”听阿耶这么一说这是要订购才有啊,希望早一点收到。
“大兄明天卖豆腐也帮你到处问问。”
“谢谢大兄!”
第二天全家人起来的比往常还早一点,做豆腐确实不难,赵氏已经动手开干了。
阿耶急急忙忙去找木头打几张放豆腐的木板,昨天终究还是有事忘了。
一切顺水顺风5斤黄豆出了12斤嫩豆腐,6斤老豆腐。
不错!比昨天第一次做又提高了产量。
今天早早就吃了饭,看着大兄挑着两筐豆腐意气风发的出发,徐文俊觉得真是不可想象。
十岁的小男孩,虽然长的高大,挑着箩筐都快拖地上了,换做后世这个年龄好多还在爸妈面前撒娇。
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村里好多小孩也是几岁看上去就非常懂事,承担了不少农活。
徐文俊能预感的到豆腐会卖的很好,物质匮乏的年代,只要不是太贵的食物,都会很抢手。
很多人一般食物吃的起,只是物质缺乏没有而已。
就像河口集卖羊肉的,经常下午去就买不到了。
就像某个需要票买东西的时期,票都能炒到高价,你有钱都买不到东西。
华朝从动乱中建立,至今60余年。
前朝暴政,各地纷纷揭竿起义。经过动乱后人口已经大幅度减少。
华朝建立,把主要政治行动放在了分配土地,耕种粮食,恢复人口,推动经济上。
朝廷以求稳为宗旨,前期只要你想种地,衙门就给你分配土地,近些年才慢慢缓下来,人口增长,土地也渐渐有限。
轻赋税,朝廷规定十税一,历代王朝中最低的一个,前所未有的低。
只是政策下来到地方,各地地方衙门增加不同税种,比如徐文俊所在的江南府实际收的就是十税二。
文俊家收了4000斤稻谷,按朝廷的政策交400斤即可,实际交的却是800斤。
即使十税二也比以前朝代十税四,最高甚至达到了十税六要强上很多。
这些十税六的农民活不下去,无奈只得把地献给世家、高官、地主,再帮他们种地以求一顿温饱。
这些世家高官可以免税,慢慢兼并土地形成恶性循环。
赋税高就是因为朝廷没钱才加税,现在土地被世家兼并更收不上税,朝廷只得想方设法欺榨农民。
世家的特权,关系捆绑使得朝廷拿他们也没办法。
只得欺榨农民,农民活不下去会揭竿起义。
想打破世家的特权拿世家开刀,世家会各种暴乱,国家四分五裂。
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朝代更替。
徐文俊现在就处在一个朝代建立没多久,土地兼并不严重的时代,周边也暂时稳定,没有战争。
大郎走后一家人走进家里,徐云虎斟酌一下问到:“二郎,这一阵子感觉你变了很多,这些本事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赵氏不由得心底一紧,她也是这样觉得,目光投向徐文俊。
徐文俊苦笑,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想必昨天在百草堂的一番表现震惊了这个便宜阿耶,回来又做豆腐更是加重疑惑。
对家里人说什么采药人肯定说不通,还好心里有准备。
“去年我去河边玩,遇到一个老道士钓鱼,我陪他钓鱼,他说他住在山里叫我去山里找他玩。”
“当时我没去,几天后我去河边玩想到了这件事就顺着他说的方向去山上找他。找了好久没找到他,结果自己迷路了哭了起来。”
“哭了有一会老道士出现了,说在山上能找到他是与他有缘,教我很多东西,每天叫我去找他一个时辰。”
“那时候老道士每天教的我都记不住,几个月后他不肯教了,说我榆木疙瘩不开窍,要离开这里不要我找他了。”
“过得久了也没在意这件事,上次落水一刺激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脑袋变清晰了。”
“醒来后我发现以前老道士教我的东西我全部能想起来,才知道当初他教我的都是很有用的知识。”
“可惜他已经走了,以后想让他再教我也找不到了。”
徐文俊装模作样的叹息。
他阿耶神情激动:“哎呀!你这是遇到仙人了啊!”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赵氏双手合十,不停念叨,神情激动,心里石头也落地了。
二郎天天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会是什么样的人没人比做娘的更清楚。
二郎还是那个二郎,突然变聪明了还能有什么解释?
封建社会的农民很容易相信有神佛,一切不理解的事物都会归结于神佛,眼界有限会自己找个精神寄托。
徐文俊这个故事没有指名道姓是仙人,他们也会自动往这里想。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别和别人说,我们自己知道就好。”徐文俊打个预防针。
“那是自然,得罪仙人可不好了。”他娘一脸虔诚。
解决了耶娘的疑虑轻松多了,以后再有什么他们不理解的举动也有理由解释,天天在一起的家人藏着掖着做事情也不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