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分辨不出哪首好,也一时间想不出来该如何替换。”
李毅然跟着发表他的意见。
“短时间分不出也不用强求,两个版本都可以。”
“想不到啊!居然能将春愁写的如此生动。前两句把春景写活了,后两句埋怨东风,思柔语脆。”
还是李毅然率先开口夸了起来。
其他评审也清醒过来,面子还要留着啊,一起跟在后面夸了起来。
“春风不解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以乐景衬哀情,责怪东风春日,构思新奇,诗意有深度。”
朱若虚背手而立,一番夸赞引的大家共鸣。
游子明也想夸两句,但实在夸不出口,打徐文俊脸的腹稿自己倒是想好了,夸赞的话可没有想。
明眼人一看徐文俊的诗确实比他们写的都要强,不得不认输。
但你说胜多少呢,这诗也不算特别厉害,能让人一眼就沉醉进去,似乎自己努努力,踮踮脚也能够得着。
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这个心态,又不得不跟在后面附和,心里堵得慌。
倒是来自墨香书馆的计敏思夸的言之有物。
“「惹」字用的太绝妙了,春风不吹愁,反而「惹」恨,这是有情之「惹」啊!”
“我们五个评审把所有的诗过一遍,再确定下谁能拿彩头吧。”
李毅然做起了总结。
其实陆陆续续收到诗,边收边看,早就看完了,谁赢谁输一目了然,走个过场而已。
“诸位觉得谁是头名?”
等走完过场李毅然问道。
虽然问的是诸位,眼神却直勾勾的盯着游子明。
游子明似要张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他揶揄了徐文俊几次,现在要从他口中说出徐文俊赢了也太难为他了。
还好朱若虚马上开口打了圆场。
“自然是徐文俊,诸位谁有异议吗?”
“当然是徐文俊,非他莫属!”
计敏思声音很大,真心觉得徐文俊这首诗很喜欢。
学子们也高呼赞成。
“我们三人都选徐文俊,你们两位评审还有其他人选吗?”
李毅然却不放过这两人,非要听到他们承认。
游子明见躲不过去了,说道:“徐文俊就是头名。”
文重夜急忙跟着说道:“是的,是的。”
“那好,恭喜徐文俊获得彩头!”
“在场诸位很多都是第一次见到徐文俊,之前只听说过他神童的名声,今日他八岁成诗,诗作夺冠,诸位觉得他这「神童」之名是否名副其实?”
李毅然说的荡气回肠,定要为徐文俊正名。
很多学子原本觉得徐文俊神童之名有水分的,此刻也醒悟过来。
八岁成诗啊!这不是神童是什么?
“当之无愧的神童!”
“我们容县的小神童!”
“八步成诗,我现场见证的,哈哈!”
“是啊,够我吹的了!”
就连李婉芷都挤了过来,她身形比徐文俊要高不少,摸摸徐文俊的头顶说道。
“哈哈,小小神童!”
徐文俊立马躲开并回了她一个白眼。
人群后面的赵其方心里落下了块大石,转念一想又愁眉苦脸起来,跟表弟正式见面的时候自己这脸往哪搁啊!
“我与诸位有幸一起见证了八岁成诗的神童!今日源江之畔探春之行必将留下一段佳话!”
李毅然声情并茂,学子们也像打了鸡血样。
......
距离探春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薛博士这几天很高兴。
当知道徐文俊已经能够作诗后,对他的学业看的更紧了,三天一查,五天一考。
以前不管徐文俊四书的学习进度,现在也教了起来,薛博士能够亲自教四书的释义,让徐文俊这几天受益匪浅。
即使最近学习累的不行,但知识积累迅速,徐文俊也乐在其中。
探春后神童之名彻底在容县火了起来,容县从没出过神童,而且此神童还是经过众多学子考验,官方证实的。
茶肆里聊的都是神童八岁成诗,说的活灵活现,仿佛自己就在现场。
以前不知道徐文俊的人现在通过八岁成诗知道他还制作出了曲辕犁,更是信了这神童是货真价实的。
可还有一部分人现在恨透了徐文俊,恨的牙痒痒,就是那些刚蒙学不久七八岁的孩童,这几天屁股上挨揍的几率太大了。
......
京城。
御书房。
“周爱卿,所为何事?”
当朝天子萧弘即位到今年是第六年,即位时年龄就较大,虽现在五十多岁年纪,头发有些地方已经花白,但声音依旧洪亮。
“启奏陛下,今日尚书省送来一封奏抄到工部,此事应尽早推广,臣便直接过来递交。”
工部尚书周义航递上奏抄,按正常程序奏抄需要经过中书省、门下省才会递到天子的龙案之上。
内侍将奏抄递给天子,萧弘翻开仔细查看起来。
少顷。
“哈哈,不错,确实应该及时推广,你做的不错。”
萧弘龙颜大悦。
“农业,一国之本,曲辕犁速于耕垦,事半功倍,减轻了劳作负担,此乃利国利民之器也。”
“恭喜陛下,因陛下使天下太平,才有此器出现。”
萧弘对这一记龙屁置若罔闻,拿着奏抄说道。
“国库里没多少银子,用钱的地方太多,这样的农具多来几件,赋税必定会有增长。”
“周爱卿,你说进献曲辕犁该如何奖赏?”
“臣认为应该重赏,以促使各地方,鼓励改革农具及利农事宜。”周尚书说道。
“各级官员按例重赏,但这李佰阳居然说八岁「神童」徐文俊?”
萧弘有些不悦,如今朝廷早已停了神童试,李佰阳奏抄虽没有明说,但来讨神童之名的意思昭然若揭。
周尚书马上接过话。
“神童之事还是观后效吧,真是神童也必会有出头之时。”
“况且这徐文俊也是学子,定会科举,既是神童,那科举自然不在话下,说不定陛下您以后能在太极殿见到此神童。”
萧弘神情威严。
“他能凭自身本事走到太极殿,朕必然重用他,既是农家子又有本事,朕也是求贤若渴,但朕这些年可见过太多所谓的「神童」了!”
“李佰阳此人臣没接触过,不清楚,但江南刺史朱照月,臣倒是熟悉,不是弄虚作假之辈,他既然直接将李佰阳的奏抄递上来,想是也经过了考量。”
周尚书同江南朱刺史有几分交情,也帮着说几句话。
“徐文俊,朕就等着看看你到底是不是神童吧,希望你能走到朕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