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江南府每个县我们的货物都已经销售进去,利润大头分给了每个县的商人,赵自安上次提过想把利润提高就只能自己零售,文俊,你怎么看?”
两年时间,确实来到了瓶颈,族长向徐文俊请教商行的发展。
“不要与他们争利,得不偿失,我们只做批发商。”
“现在酱油已经被大家认可,价格不贵,百姓用的起,销量只会越来越大,我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研究出来。”
“我们马上要面临竞争,明年先要做好一件事情,树立品牌,以后在酱油罐上要打上「徐氏」。”
说到这里族长拍手叫道。
“早该这样了!”
他可是对于把徐氏招牌打响有着一股执念。
马上又示意徐文俊接着说。
“再就是精品化,我们现在销售的都是散装酱油,接下来推出小瓶酱油,用成色好点的酱油,订制精美的小陶瓶,价格卖高点。”
“这就是针对有钱人推出的,我们称之为精酿酱油,让他们觉得有差异就行,不求赚多少钱,只求让人知道「徐氏」酱油的名字,如果别人同样研究出了酱油,先入为主,一般人也会优先考虑「徐氏」。”
徐文俊说完停了一下,想看族长有什么意见。
族长对他的主意是无脑支持,又怎么会有意见,让他继续说。
徐文俊润了下嗓子继续说道。
“再就是研发新货物,目前只有不归酒和酱油在卖,还不够,既然现在有销售渠道就要充分利用,族里谁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支持,争取多卖几种「徐氏」货物。”
“我这里有了一些货物的想法,时机成熟我再说。”
族长见徐文俊停了下来,于是问道。
“养猪场这边怎么安排呢?”
“这个不用操心,现在府衙在尽力推广,而且已经上报了朝廷,如今只是还不够普及,只要普及了,百姓食用猪肉养成习惯,就会有人来主动找我们。”
“而且现在喂出来的猪本来就不够卖,养猪场还要继续加大规模,以后光卖仔猪都有赚不完的银子。”
族长“呵呵”一笑,对徐文俊描绘的前景很满意。
徐文俊继续说道。
“还有一点我提前说下,江南府现在这样稳定下去就可以了,下一个发展哪个府我心里也有了想法。”
“还需要再等等确定消息,但也要做好准备,特别是人员方面的,需要到其他府的时候要随时有人过去。”
听到这里族长蹙了蹙眉,他主要待在容县,一年也去不了两次庭州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可以提拔的人才还真不太清楚,这事情要和赵自安合计合计。
“我开年就和你大舅商量下,有合适的人要及时的培养出来。”
“好,商行的计划就说到这里,我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要族里帮忙。”
说着徐文俊走进房间拿出了一张图纸。
“族长阿伯,我们去水生伯家,有件东西要他帮忙做。”
族长一听心里充满期待,徐文俊要做的东西就没让人失望过。
来到水生家,徐文俊递过图纸,向水生介绍。
“这是一台脚踏三锭纺车,主要由纺轮、锭子、绳轮和手柄等部分组成。其原理是通过脚踏带动纺轮旋转,从而带动锭子转动,将麻、丝纺成纱线。”
水生一听就来了兴趣,盯着图纸仔细听徐文俊解释。
这个时候的纺车都是单锭的,有手摇和脚踏的,效率极低,而且一手摇柄,一手捻纱,很容易崩断。
如果一台织布机工作,差不多要四个人纺纱才能跟的上需要,效率实在太低。
如果能换成三锭纺车,效率大大的提高,人力也大大的节约。
古代的纺织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男耕女织”说的就是男人耕地,女人纺纱。
麻布、丝绸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了极大的比重,很多家庭的收入除了农作物就是纺织,朝廷的赋税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纺织业。
江南府是纺织大府,更加依赖纺织业,纺织业相匹配的种桑、养蚕很多,形成了产业链,很多劳动力也依附于纺织业,有专业的工匠和“织女”。
于是,每个地方最大的商人除了粮商,一般就是布商。
水生研究完图纸抬起头来,兴奋的大声说道。
“这要是做出来了,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曲辕犁啊!”
徐文俊问道。
“这三锭纺车其实不复杂,能不能做出来?”
水生高兴的说道。
“不难,关键之处就是几个地方的平衡,多调试几次就可以了。”
徐文俊轻轻一笑。
“那就好,交给你了。”
族长等人还不清楚什么情况,只是知道徐文俊应该是做出了不同于现在在用的纺车。
水生简单的把三锭纺车和单锭纺车的区别给大家解释了一遍,大家听后都极为高兴。
别的不在意,就在意这不亚于曲辕犁,当初曲辕犁可是得到了圣上的嘉奖,圣旨还在祠堂里供着呢!
“先做出一批给族里用,这个还需要稍稍熟练才能上手。”
“这纺车就不要传出去了,对于家庭来说三锭纺车改变不大,可是对于有自己纺织厂的大布商,这用处就大了,足以改变现在的纺织行业。”
“等我到了府城,看能不能找个合适的大布商合作,将利益最大化。”
徐文俊给大家交待一声。
族长听后却有着疑惑,问道。
“这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纺车,为何不自己开个纺织厂,以后也做布商就是了。”
族长这是不想放过任何赚钱的事情啊!族里人大多没有商业头脑,也是有着同样的疑惑。
徐文俊解释道。
“首先,这技术其实并不复杂,我们做出来后必定要请人,很难防住不泄露出去,泄露出去后我们对比其他布商没有任何优势。”
族长嘀咕一声我们就族内人自己纺,但也知道不可能,不是小打小闹,哪来这么多人。
“其次,府城的纺织业是饱和的状态,想挤进去分一杯羹很难,会受到排挤,这个是明面上的,你要抢别人饭碗,就算有后台都没用,哪个大商人都有自己的后台。”
“自己开纺织厂,别说你能不能买到麻、丝这些原材料,恐怕请到“织女”都有难度。”
“所以最合适的方式是找到一家合适的布商,以三锭纺车为条件,帮助他降低成本,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最大的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