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耶走后,徐文俊也不耽误时间,立马来到府衙找到熊司户。
“文俊,不是昨天刚给我送了请柬,怎么今天又有何事?”
熊司户问道。
昨天徐文俊已经给府衙自己熟悉的朱刺史、熊司户、李录事分别送了请柬。
“我有一事想咨询下熊司户您,现在方便不?”
徐文俊认识熊司户多年,关系很是不错,当初不归楼刚建不久,徐云虎还被他邀请进了江南府商会,徐文俊在他面前说话也比较直接。
“有何事你直接说。”
熊司户爽快回道。
“如今的商会是个什么情况?现在的商会会长又是何人?”
徐文俊问道。
“你怎么突然对商会之事感兴趣了,按说通达商行和不归楼都在商会中,你应该不用来问我啊?”
熊司户好奇道。
“我此前一直没关注过商会之事,现在有点事情发生,我其实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下这商会会长是何背景。”
徐文俊直接说道。
“发生了何事?你详细与我说说。”
熊司户感觉有事发生,追问道。
“您先给我详细说说商会之事吧,我这边的事情有些复杂等会再说,此事少不得还要麻烦熊司户。”
徐文俊恭敬说道。
熊司户听他这样说也不勉强,等下自然会知道,于是将江南府商会的情况如数告知。
江南府商会由50多家大商户组合而成,分别涉及江南府的各行各业,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两家行业内最大的商人入驻。
而像粮商、盐商、布行这样的最有影响力的行业自然在商会里名额最多。
建立商会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将江南府商人团结起来,保证自己的利益。
比如跟府衙要些政策,遇上天灾人祸减免些赋税,商会里谁遇到难事互相帮助下,集体组织修路铺桥、遇上天灾人祸捐款捐物这样的善事,以求在百姓口中获得些好名声等等。
商会已经成立很多年,会长之位一直靠商会成员共同选举,四年为一任期,四年一到有想法做会长的都可以报名参选,然后所有商会成员进行投票,谁获取的票数最多就当选商会会长。
会长任职期间必须带领商会成员进行上述跟府衙交涉等事情,维护商会成员利益,若是会长有犯重大过错,商会成员可以随时要求重新选举会长。
一般商会会长大多在粮商、盐商之间产生,上任会长便是位盐商。
两年前再次选举会长,突然冒出位酒楼业的商人,异军突起,居然得到了盐商、粮商的支持,一举拿下了商会会长之职。
这新上任的商会会长在庭州城出现也没多久,这几年新开的酒楼有两间都是他的,正是两家模仿不归楼的酒楼。
而另外两家模仿不归楼的酒楼也是一位商人所有,这商人现在也在商会之中,平时所有事情都唯商会会长马首是瞻。
这样看来很大可能四家酒楼实际就是一个东家,也就是商会会长的产业。
商会成员自然好奇过会长的身份,有人露出口风会长是郡王府的人,这话虽然未经证实,但大家都相信不假,能让在京城都有背景的粮商、盐商做出让步的,在这江南府也只有郡王府了。
“这就对得上了,果然是郡王府搞的鬼。”
水落石出,徐文俊心里清楚了。
“到底发生了何事?”
熊司户追问道。
徐文俊将当初屈有才的事提起,熊司户当时也亲自参与了此事。
然后将最近不归楼发生的事情都如实告知,连萧铭在不归楼闹事的事情也联系在了一起,最后肯定的说道现在打不归楼主意的一定是郡王府。
熊司户没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到了如此地步,不归楼都快被逼上梁山,山穷水尽了,怪不得徐文俊在这即将举行拜师宴的时候还要分心处理此事。
熊司户自然是站在徐文俊这一边的,想了想说道。
“既然就是这商会会长搞的鬼,那么马上申请组织一次商会会议,将不归楼的情况在会上说出来,商会本来就有职责给商会会员解决此类问题,必然会得到大部分会员的支持,有人支持此事就有转机。”
徐文俊缓缓摇摇头。
“不涉及别人的利益,这事这样说肯定没效果,我还要再想想,不过这商会会议是肯定要开的,到时候麻烦熊司户给组织下。”
熊司户一口答应。
“行,何时开会合适?”
徐文俊说道。
“再等等吧,我这边必须要等到拜师宴后,我做了安排,不归楼坚持几天还是没问题。”
“你既然有安排那就好,若是有任何问题需要府衙支持的尽管开口。”
熊司户说道。
他说的不是他个人而是府衙支持,可见他非常清楚朱刺史的态度,他也能在这方面代表府衙。
徐文俊道谢,称还要做些安排就急匆匆的走了,熊司户送走他后也转身进入府衙去找朱刺史汇报不归楼的事。
徐文俊来到独孤府,又将不归楼面临的困境再对老师说了一遍,详细问询了江南府的粮商、盐商都是些什么背景。
最后得到的答复这些都是京城一些达官贵族的产业,郡王府并没有参与其中,商会会长一职能给到郡王府的人也是正常的。
毕竟庭州是郡王的封地,郡王想拿到商会会长的职务也很正常,一地的商会会长之职无伤大雅,京城的这些大佬这点面子还是会给郡王萧衍的。
得到这个消息徐文俊心里松了口气,只要粮商、盐商不是郡王府的人,不会坚定的支持商会会长这事情就好办。
徐文俊走后又马不停蹄的组织了四大布商来到不归楼三楼,得知此事,四人表示坚决支持徐文俊,与徐文俊共进退。
这是毋庸置疑的,四位在山南府赚的盆满钵满,通过楚王的关系甚至在京城已经有了驻点,虽然京城才刚刚开始发展,但是苗头非常不错,发展壮大指日可待。
所有的一切安排就绪,徐文俊放下心来,只等着拜师宴过后再和郡王府较量一番。
而他这几天还可以继续抓紧时间和老师研究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