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俊轻咳一声,理清下思路,缓缓说来。
“华朝的经济来源无非就是赋税,农业上的赋税万不可加,否则会出乱子,至于商业上的赋税,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想要多收赋税来改善华朝经济,需要农商并进,农业这方面无非就是如何提高田地产量,丰富农产品品种,提高耕种效率,这些目前只能鼓励农民,对于改革农业方面的发明创造予以重赏。”
“商业上的改革现在是重中之重,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便是如今朝廷轻商业,历朝历代都只注重农业赋税,对于商业赋税不屑一顾,当然,也是因为商业赋税实在太少,不放在眼里。”
“华朝亦是如此,按如今华朝的商业规模,也确实是收不到多少赋税,想要靠现在这般规模来改善华朝经济,恐怕是天方夜谭。”
萧弘忍耐不住,说道。
“你这说的都是空话,如今商人就这么多,即使加税不过只是杯水车薪,于大局没丝毫影响。”
徐文俊越说越进入状态,神采奕奕。
“正是如此,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让商人变的多起来,让百姓心甘情愿的去当商人。”
“而商人越来越多,赋税能得到解决不说,对于华朝目前土地上的困境自然也能得到缓和,所以要解决问题的根本就在此。”
“至于如何让百姓心甘情愿的成为商人,真的不难,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了,毕竟对于土里刨食来说,从商还是轻松很多。”
萧弘很感兴趣,虽然他大概知道徐文俊的想法,还是催促道。
“那你具体说说该如何行事?”
徐文俊抿了抿嘴唇,心里嘀咕道也不给上杯茶水,接着说道。
“首先最主要解决的就是身份问题,“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位,商人子女甚至想科举都受到限制。”
确实如此,华朝规定商人子女不可科举,只是大家都想办法规避,也能花钱解决,虽然这条限制在如今等同虚设,但毕竟不敢明目张胆。
当初徐文俊需要科举,开不归楼都是买下酒楼的时候挂在徐云虎身上,然后再写好酒楼租赁给猴子经营,猴子才是不归楼真正的东家,如此来规避风险。
“身份问题是比较好解决的,朝廷抬高商人地位即可,以后商人的子女可以参加科举,同“农”的地位一般,当然,同时也一起抬高“工”的地位最好,毕竟商业的基础是工业。”
徐文俊可不敢说“士农工商”的地位一样,在这样的社会,说这样的话就是找死了,你将当官的和泥腿子摆在一个地位,不是嫌命长吗?
他接着说道。
“身份的问题解决了之后,百姓没有后顾之忧,对于去当商人自然也就不会抵触了,而如何让百姓自动去经商呢?这个也不难。”
“甚至现在已经有不少百姓知晓经商的好处,只是身份问题,让他们不敢跨出这一步,现在只需要稍稍引导,必然水到渠成。”
“具体的措施可以让衙门去宣传鼓励,同时推动手工业,这个就需要因地制宜,每个府风土人情不同。”
“到时候可以每个府制定出一套鼓励百姓从商的政策,给予一些从商的优惠,比如减免赋税,扶持商人扩大经营等。”
萧弘听的连连点头。
“只是需要给商人身份,这个倒是可行性挺高的,朝廷里必然会有反对的声音,但做到是没问题的。”
“而且你说的让商人增多的办法也确实是可行,只是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具体需要多久还不好说啊!”
徐文俊并不认同,连忙说道。
“圣上,一旦百姓能接受商人的身份,增加的速度必然会比想象的要快,只要有商人迈出第一步,过上了好日子,剩下的人必然趋之若鹜。”
“所以微臣非常有信心,只要每个府能够踏踏实实把政策落实,商人增加的速度必然不会慢。”
萧弘不置可否,把这问题抛到一边。
“你继续说。”
徐文俊接着说道。
“商人数量起来了,自然就要在赋税上下功夫了,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如何制定商人的赋税政策尤为关键,在鼓励大家从商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减免商税,等商业环境稳定,正常收税的时候就要细化税类。”
“可以详细到商业里面的各行各业该如何收税,这才是最合适的。”
“比如我已经提过的,对于奢侈品就应当重税,我们本质上就是为了将钱财从富人手中挖出来,这些针对富人的商业税自然要重中之重。”
萧弘眼中神采奕奕,沈明远又担心起来,眼神到处瞟。
徐文俊继续说道。
“制定税收政策是很繁琐复杂的工作,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善,不可操之过急,多结合实际情况。”
“一切按照所想的发展,想必华朝的财政会得到改善,甚至到后来可以降低农税,这样华朝便坚不可摧!”
萧弘听的心情激动,这些确实都是可以实行的,并不太难,眼中闪着光芒,仿佛看到了华朝辉煌的未来。
安静了一会,萧弘想到了今天的目的。
“既然你如此有信心,为何你说不愿意去户部?”
徐文俊前面说了这么多,也就是为了铺垫好,来解释他想去山南府当县令的原因。
“前面所说的可以操作的这些政策,肯定都会遇到阻力,毕竟影响了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可聪明的紧,对于经济方面,不乏人才啊!”
“第一步给商人身份还好,权贵们但不是太过在乎,在乎反而是清高的文人,他们倒不是问题,想必圣上能做到。”
“最关键是第二步,如今华朝的商业命脉,可以说完全把握在权贵手中,对外,前朝的对外经济很是兴旺,我朝反而不是很重视,如今被权贵把控,必然是要加重关税的,他们能轻易答应?”
“这可是一大笔赋税啊,没人愿意放弃,我的意见是即使见些血也必须要牢牢抓在手中!”
“而对内,制定商业赋税之时,根本的方针就是针对权贵们的垄断行业收取重税,这事情要办好恐怕不那么简单,只要提出来满朝文武有几人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