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考验技术的时候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二次创伤。
这也是为什么军医不敢直接处理伤口,非要等到方岐到来的原因。
军队里的军医,完全就是赤脚郎中那一档,反正军士粗野,死亡率高,就想当然地去做。
如此一来,一些本不用死的伤兵,因为救治不及时,不正确,病情加重或伤口感染而亡。
倒不是方岐对军医有什么看法,只是单纯因为病人可以得到救治却最终死亡,感到悲哀罢了。
军医能力不足,是军医自己的问题,更大一部分,是医道在军伍没有得到发展和重视。
清除掉二狗伤患处残存的碎竹片,细小竹子纤维后,方岐开始动手缝合伤患处。
在此之前,要先给二狗喂下麻醉药物。
这一次没用曼陀罗丹,方岐随身携带的药物里,是麻醉效果更好的麻沸散。
此药乃是方岐原本世界的古代,东汉末年着名医家华佗所创。
其中配方包含曼陀罗花,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穹等。
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
意思就是疾病在身体内部形成,寻常针药已经无法治疗,就用酒水送服麻沸散,病人麻醉没有知觉。
再剖开患者腹部或者背部,切除积聚的肿块。
因为方岐手法精妙的缘故,二狗腹部伤患处没有遭受二次伤害。
有一定的出血也被及时控制了下来,再抹上止血药粉,剩下的就是缝合了。
虽说缝合之术方岐在百草堂里用过不少,但这军医可是第一次见。
别说他了,凤霞郡其他医者,对方岐佩服的其中一点,就是他敢把病人当成布娃娃一样缝缝补补。
虽说有人也开始学习这些手段,心中还是有些发憷。
“这是做什么?”
军医一脸疑惑。
只见方岐手持羊肠线,穿过特制的缝合银针,先缝合二狗受伤的肠道,再是腹部肌肉皮肤。
这一手不仅军医瞪大了双眼,就连旁观众人都难以相信。
人受伤了,把人给缝起来?
这样能有用吗?
缝合过后就是上药了,军医自告奋勇,对方岐道。
“我这里有外用成药,士兵受伤都是敷这个的。”
说着,军医从周围一堆杂物里翻检一阵,拿出来一包东西。
方岐一看,心都凉了半截。
这就是草木灰混合生石灰,外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伤患处抹上这东西,确实有一定止血的效果,可要说对伤患处有什么其他作用,只能说弊大于利!
方岐不由得说:“倘若事发危急,没有别的药物可用,用这东西无可厚非,其他时候还是用别的药物。”
说完,他拿出自己调配的药膏,给二狗腹部伤处,以及周身其他大大小小的伤口抹上。
这种药膏具有生肌,止血,抗感染的效果。
其前身是金疮药,经过了一定分量,药材配伍的改良。
其中含有乳香,没药能活血止痛,血竭可化瘀止血,生肌敛疮,儿茶能收湿止血。
方岐还加入了少许麝香,增强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效果。
处理好二狗身上的伤患,方岐去净手消毒后来后,不由得看向了一旁军医。
“你可曾跟师学习?”
军医讪讪一笑:“没有,我这点本事都是跟着以前村里赤脚郎中学的。”
跟着赤脚郎中学,估计还赶不上赤脚郎中。
方岐又问:“伤兵营里死亡率大概多少?就是能活下来几成?”
“这......”
军医回答不上来,求助般地看向了柳云。
柳云被方岐这一手缝合之术折服,还没回过神来。
以前碰上这种程度的伤患,上过药之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侥幸活下来,估计也会留下后遗症,比如肠道上的毛病。
见方岐也看向自己,柳云思索了一下后,开口道。
“不足三成,甚至可能更少。”
三成都不到么?
方岐还是高看了这年头军队里的医疗条件和水准。
深吸一口气后,方岐对军医道:“你可愿意空闲之余,到百草堂跟我学习医术?”
一些基础的救治手段传授给军医,想来可以提高军队伤兵的存活几率。
军医还一脸惊愕之时,柳云就一脚点在了他的膝盖窝。
“愿意!方神医!不!师傅!”
军医一个四十来岁的人了,跪下磕头喊师傅丝毫不磕绊,那叫一个滑溜。
方岐都楞了一瞬,自己的医术可谓是毫无保留,只要愿意学,他就愿意教。
从没说什么传男不传女,或者留一手之类的东西。
不过,向军医这样直接就叫师傅的,还是没有。
柳云感慨道:“军队里的大夫,连畜医都不如,能拜在你的门下,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这可不是柳云在开玩笑,而是真如此想。
军队是个什么地方,只要赤脚郎中还能在乡村里讨一口饭吃,就不会想着来混军伍。
大靖军功授爵,而军功的计算一般以敌人首级为准。
火头军,辅兵,辎重营这一类不说完全没有军功,有的可能性极低。
至于军医,那就更不用说了。
方岐忍不住叹了口气,搀扶起军医对他说:“无需如此,我的医术不用收徒也可传授,只希望能造福病患。”
正所谓法不轻授,道不轻传。
能当得起神医之名的医术,竟然不需要拜师就可学习,而且也没说不能对外传授。
能做到这种地步的人,只有两个极端。
要么虚伪至极,要么至诚至善。
至于方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全看别人怎么想。
别人的想法,却又无法动摇方岐自己要做的事情。
倘若不把神医传承推广出去,就凭他一个人,如何让天下医者重视消毒之类的程序?
又如何让天下百姓养成讲卫生,不喝生水一类的习惯?
“大哥,这些时日我空了也思索一番,写个有关战场上急救,伤兵照护方面的折子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柳云闻言大喜,本以为蒲庸医是今天收获最大的人,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份。
他可是知道的,凤霞郡面貌比起他离家之时焕然一新,就是因为方岐上了几个折子。
自己老爹又是一个听得进去话的人,自然加以运用,这才有了现在凤霞郡的崭新气象。
从方岐那里得到了不少练兵之法,现在还有伤兵辅兵的份,真是太妙了!
柳云都高兴地想要挥舞马槊冲杀几个来回,以此才能宣泄内心的喜悦。
虽说方岐和小妹订婚了,算是一家人。
可到底是受他恩惠极多,柳云眼珠子一转,对方岐道。
“妹夫,你的本事没话说,大哥我是服了,等你接亲之日,我绝不为难你!”
要不了几天,就是方岐成亲的日子,到时候要去柳府接亲。
女方兄弟拦路讨喜是流程中的一环,他现在说不为难方岐,反倒是让方岐笑着反问一句。
“大哥,若是我写不出折子,你岂不是想要为难我?”
柳云一怔,旋即哈哈大笑。
“你一定写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