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胆子。”
书房内,冷冽阴鸷的声音传出。
许清荷身体一颤,并未急着进去,而是站在门口。
苏公公急出了一身冷汗,压低声音,“娘娘,陛下正在里面训斥三殿下。”
许清荷了然,点了点头。
她不着痕迹的向门口靠近,耳朵几乎贴上去了。
砰。
东西摔落在地发出声音,紧接着,一声怒吼。
“你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
“杀,有本事你现在就杀了我,在你眼中只有那个替身,根本就没有我们兄弟几人的存在,你把我娘忘了,你就是个见异思迁的负心汉……”
砰。
许清荷再也听不下去,直接推门而入。
她脸上焦急的神色很快收敛,面带笑意,“夫君这是怎么了,你们在吵什么呢?”
她眼中带着几分迷茫,似乎什么也不知道,慢慢的走过去,牵住了卫慈冰凉的手。
卫慈,“……”
他情绪转变的飞快,那双森冷的眸子,瞬间带着如沐春风的笑,“你怎么来了,手凉凉的,是不是不舒服,还是吓到了?”
两个人手牵着手做到软榻上。
他宽厚的大掌裹着许清荷的小手,那双深邃的眸子宠溺温柔。
与刚刚暴怒的样子截然相反。
卫无殇,“……”
看着卫慈表演变脸,面露不屑。
他嘲讽的目光落在许清荷身上,“果然,古人诚不我欺,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闭嘴。”
没等卫慈说话,许清荷率先口冷声呵斥。
她不满的目光落在卫无殇身上,“天地君亲师,在皇家先君臣后父子,你竟然敢嘲笑君王,不想活了?而且你今日来目的为何,难道,你不怕死,也不怕连累别人?”
声音温温柔柔,语气不容智慧。
她眼中的威严,与卫慈十分相像。
苏公公站在门口看到这一幕,慌忙低头,嘴角不自觉,勾起笑意。
卫无殇胸口剧烈起伏,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
他不服想开口说些什么,可又不担心会影响他人。
许清荷见此心情好了许多,“好了,退出去,看着就碍眼,记住了,以后做事情三思而后行,天下还轮不到你做主。”
小混蛋,为了一个女子,竟然做出那些仗势欺人的事情。
不行。
以后一定要严加管教。
卫无殇瞪圆的眼睛,正要反驳,立刻有人抓着他的胳膊将人拖了出去。
苏公公极为识相,带着人退出去,并且将门关好。
书房内只剩二人。
卫慈深邃的眸子带着星星笑意,他捧起许清荷的手吻了两下,“封后大典要快捷准备,这样你才能名正言顺的收拾他们。”
声音低沉沙哑,还带着几分笑意。
看得出来,刚刚的维护取悦了他。
许清荷被抱在怀里,睫毛轻颤。
对于,是否会成为皇后并不在意更重视的是几个孩子。
更何况,现在文武百官根本就不愿意。
许清荷抬头,神情郑重,“我知道你想把全天下最好的都给我,也不想让我受一点委屈,但是……还是再等等吧。”
“不用担心,全部交给我。”
……
封后大典,势在必行。
第二日朝堂之上,卫慈声音威严,不容置疑,“朕决以立于许清荷为后,该日举办封后大典。”
是决定,是通知,不是商议。
威严的声音砸入每一个人心中,许多人想反对,可是当抬头对上卫慈压迫性的视线时,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即便是太后一党的人,也不敢胡言乱语。
毕竟,前途重要,命更重要。
卫慈看到这种人像鹌鹑一样沉默不语,十分满意。
他将目光落在了卫琛身上。
原以为儿子会反对,没想到竟然沉默不语。
他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眼中竟莫名带着几分慈祥。
卫琛下巴紧绷面色不悦,他不是不想反对,而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看到护国将军等人眼睛都快要扎抽筋了,他依然没有理会,静静低着头。
在众人看来,他这是默认这个结果,实际上,是说不出来。
喉咙仿佛被遏制,感觉糟透了。
下朝后,卫琛正要离开,迅速被众人团团围住。
护国将军声音亮如洪钟,“太子殿下,难道你想让那个替身成为皇后?”
皇后一国之母。
虽然只是一个女子,但足以撼动朝堂格局。
护国将军说话时语气带着不悦,反而像是在训孩子一样。
卫琛嘴角勾起,带着温柔的笑,只是笑不达眼底,反而深邃锐利,仿佛能看穿所有伪装。
他沉默不语,就这样静静的看着。
护国将军莫名有些心虚,尴尬的咳嗽一声,“臣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殿下好,若真立了皇后,将来……”
皇后生的孩子是嫡子。
会直接威胁到太子的位置。
卫琛依旧无语,只是锐利的眸子盯着护国将军。
霎时间,气氛变得怪异了许多。
护国将军心中怒火噌噌噌的窜了上来,他正在沙场数十年身上杀气腾腾。
即便在卫琛面前,他身上气势凛然,试图,在气势上压过卫琛。
众人察觉,连忙开口圆场。
“太子殿下,立皇后虽说是皇家私事,但也是国事,要三思而后行,太后娘娘与殿下,赢多劝慰陛下。”
“是呀,太后娘娘可知道这件事情,会同意?”
聪明的说话无需多言。
卫琛冷笑出声,“你们好大的本事,竟然把手伸进后宫,也要看看你们自己的手够不够结实。”
冷冷丢下一句话,他直接拂袖而去,留下众人一个四平八稳的背影。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心思百转千回。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是嫌我们多管闲事?”
“是呀,将军,我们这些人跟着你东征西讨,死里逃生,没想到却要被一个小辈如此教训。”
“呵,人大了,翅膀硬了,不把咱们这些老家伙放在眼里,只是可怜了咱们太子妃,每日要在东宫熬着。”
最后两个字意味深长。
东宫虽然围成铁桶一块,但太子不喜欢太子妃之事,早已传的沸沸扬扬。
不然,护国将军也不会要求生嫡子。
他不满地哼一声,“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