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在前面带路,脚步匆匆,李天辰和赵灵儿紧随其后,脸色阴沉。
风吹过,带来一丝初冬的寒意,也卷起地上零落的枯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更增添了几分萧瑟。
贫民区房屋低矮,街道狭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
远远的,李天辰就看到几栋新修的房屋,在风中微微摇晃,仿佛随时都会倒塌。
走近一看,情况比想象中更糟。
墙体上纵横交错的裂缝触目惊心,有些地方甚至露出了里面的稻草。
地基松软,用手轻轻一按,便能留下一个清晰的指印。
李天辰伸手摸了摸墙体,粗糙的触感中夹杂着细碎的沙砾,仿佛一碰就会碎裂。
他心中一沉,一股寒意从指尖直窜心底。
赵灵儿也检查了一番,秀眉紧蹙,脸色凝重。
“王爷,这些房屋的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尽快处理。”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一丝担忧。
周围的百姓们也围了过来,他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他们指着摇摇欲坠的房屋,低声议论着,言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
李天辰环顾四周,看到一张张焦虑的面孔,心中如同压上了一块巨石。
如果重新建造,国库空虚,资金和材料都不够;如果不解决,百姓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威胁。
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种强烈的压抑感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紧张的氛围弥漫开来,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李天辰的决断。
许久,李天辰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传令下去,召集所有工匠,立刻商议对策!”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却掩盖不住内心的焦虑。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王爷,这些房子怕是只能拆了重建了……”
李天辰一声令下,工匠们很快聚集过来,一个个面色凝重,低声议论着。
一位年长的工匠站了出来,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沉声道:“王爷,这些房屋地基松软,墙体开裂,已经无法修补,只能拆了重建。”
“拆了重建?”李天辰眉头紧锁,“国库空虚,哪有那么多银两和材料?”
“可是王爷,如果不拆,这些房子随时可能倒塌,百姓的安全……”老工匠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另一个工匠打断。
“是啊,王爷,人命关天啊!”
“拆了重建才是万全之策!”
工匠们七嘴八舌,纷纷表示只能拆除重建,言语间充满了焦虑和担忧。
李天辰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紧握双拳,骨节咔咔作响。
他知道工匠们说的没错,但让他眼睁睁看着百姓流离失所,他又于心不忍。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李天辰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压抑的怒气。
工匠们面面相觑,都沉默不语。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紧张的气氛弥漫开来。
就在这时,赵灵儿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王爷,或许……还有其他办法。”赵灵儿上前一步,目光坚定,“我曾经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一种加固房屋的方法,或许可以一试。”
众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赵灵儿,有人低声议论道:“一个女子懂什么建筑?”“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岂能儿戏?”
李天辰也有些迟疑,但看着赵灵儿坚定的眼神,他心中一动。
他知道赵灵儿博览群书,见识广博,或许真的有什么办法。
“灵儿,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李天辰语气缓和了一些。
赵灵儿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这种方法叫做‘木骨泥墙’,利用木梁加固墙体,再用特制的泥浆填充缝隙,可以有效增强房屋的稳定性……”她详细地讲解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语气平静而自信。
工匠们听得半信半疑,有人质疑道:“这法子闻所未闻,真的可行吗?”
李天辰沉吟片刻,“死马当活马医,总比坐以待毙强!灵儿,就按你的方法去做!”
赵灵儿点点头,转身吩咐侍卫去准备所需的材料。
工匠们虽然心中仍然忐忑不安,但看到李天辰如此坚决,也只好照做。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燃烧着一片火红的晚霞。
贫民区的上空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所有人都在忙碌着,搬运木料,调制泥浆……
李天辰站在一旁,看着忙碌的人群,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灵儿的方法真的有效……
夜幕降临,寒风呼啸,吹得树枝沙沙作响。
一盏昏黄的油灯下,赵灵儿正仔细地检查着加固后的墙体,指尖轻轻划过粗糙的泥土,眉头微微蹙起……
“王爷,你看……”李天辰顺着赵灵儿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原本摇摇欲坠的墙体,如今稳稳当当,裂缝被泥浆填得严严实实,木梁像是坚强的骨架,支撑着整个墙面。
他伸手摸上去,只觉墙体坚实,不再是之前一碰就可能碎掉的脆弱模样。
周围的工匠们也围了过来,眼睛里满是惊奇。
一位工匠用力推了推墙体,纹丝不动,他不禁赞叹道:“姑娘这法子真是神了,不仅能加固墙体,还节省了拆房重建的大把银子和材料啊。”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贫民区传开。
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看着稳固的房屋,脸上的惶恐不安被惊喜和崇敬所取代。
一时间,欢呼声、赞扬声此起彼伏。
“王爷和姑娘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多亏了他们,我们不用流离失所了。”
李天辰听着这些赞扬,心中满是成就感。
他转头看向赵灵儿,眼中满是爱意与自豪。
突然,他大步向前,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紧紧拥抱住了赵灵儿。
赵灵儿先是一愣,随后幸福地笑了起来,她能感受到李天辰有力的心跳,那声音如同最美妙的乐章。
周围的人们看到这一幕,欢呼声更加热烈了,整个贫民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李天辰在赵灵儿耳边轻声说道:“灵儿,有你在,真好。”赵灵儿抬头看着他,正欲说话,却见李天辰突然放开她,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他望向远处繁华的长安城,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仿佛看到了大唐更加辉煌的未来。
夕阳的余晖洒在长安的街道上,将石板路染成一片金红色。
新修缮的房屋鳞次栉比,屋檐上悬挂的灯笼散发出柔和的光芒,驱散了初冬的寒意。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孩童的嬉闹声清脆悦耳,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李天辰和赵灵儿并肩而立,站在朱雀大街的中央,看着眼前这繁华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
曾经破败不堪的贫民区,如今焕然一新,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便是他们努力的最好证明。
“灵儿,你看,大唐真的复兴了。”李天辰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伸出手,紧紧握住赵灵儿的手,感受着她手心的温暖。
赵灵儿微微一笑,她的目光温柔如水,映衬着长安城的繁华景象。
“是啊,天辰,我们做到了。”她的声音清脆动听,如同春风拂柳,带着令人心安的力量。
远处,传来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一队舞狮队伍穿梭在人群中,灵活地跳跃着,引得百姓们阵阵喝彩。
李天辰和赵灵儿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庆祝,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李天辰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胸腔中涌动的热血大唐的复兴,不仅仅在于房屋的修缮,更在于人心的凝聚,在于文化的传承。
他转头看向赵灵儿,
“灵儿,接下来,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李天辰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灵儿好奇地眨了眨眼睛,她知道李天辰心中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往往能够改变整个大唐的命运。
“什么事情?”
李天辰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手指着远处的太学方向。
“传承,才是大唐复兴的真正基石。走吧,灵儿,去看看大唐的未来。”
说完,李天辰便迈开脚步,朝着太学的方向走去。
赵灵儿紧随其后,她的眼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李天辰一定又有了新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必将给大唐带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