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邦使者……”李天辰重复了一遍,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能洞穿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背后所隐藏的重重迷雾。
他接过侍卫递来的湿毛巾,胡乱擦了把脸,感受着那份粗糙带来的清醒,脑海中飞速运转,盘算着应对之策。
赵灵儿则细心地为侍卫拍打着后背,助他平复呼吸,同时,她的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李天辰,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担忧与信任。
长安城,金碧辉煌的太极殿内,气氛却如凝固的冰河。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这满殿的压抑。
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火药味,只需一点火星,便能引爆这剑拔弩张的局面。
“臣以为,对待这些化外蛮夷,就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皇甫浩南的声音,如同闷雷般在殿内炸响,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他那张国字脸上,此刻布满了激愤,双眼圆睁,仿佛要喷出火来,“想当年,太宗皇帝……”
“皇甫大人,”李天辰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时代变了,如今的大唐,已不是当年的大唐。一味强硬,只会适得其反。”
皇甫浩南猛地转过头,怒视着李天辰:“王爷此言差矣!我大唐天威,岂容这些蕞尔小国挑衅?就该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的主人!” 他“砰”的一声,一拳砸在身前的紫檀木桌上,震得茶盏都跳了起来。
“皇甫大人,稍安勿躁。”李天辰不紧不慢地说道,他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抿了一口,似乎这满殿的紧张气氛与他毫无关系,“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今我们对这外邦使者的来意一无所知,岂能妄下定论?”
“哼,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皇甫浩南冷哼一声,显然对李天辰的说辞不以为然。
李天辰放下茶盏,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官员,他们的脸上,或疑惑,或担忧,或事不关己,或跃跃欲试……他心中暗叹,这大唐的朝堂,还真是“热闹”啊!
赵灵儿静静地站在李天辰身后,如同一尊优雅的雕塑。
她的目光温柔地注视着李天辰
李天辰感受到了妻子的目光,他微微侧头,回以一个安抚的微笑。
这一刻,他心中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无论面对什么挑战,他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诸位大人,”李天辰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而坚定,“本王以为,对待外邦使者,既要展现我大唐的威仪,也要体现我大唐的胸怀。因此,本王建议……”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接待方案,从礼仪规格到食宿安排,从安全保卫到情报收集,无一不考虑周全。
众官员听着李天辰的方案,渐渐地,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变成了认同,从担忧变成了钦佩。
皇甫浩南虽然心中仍有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李天辰的方案确实比他的一味强硬要高明得多。
终于,皇甫浩南不再吭声,朝堂上的气氛也渐渐缓和下来。
李天辰的威望,在这一刻,又提升了一层。
午后,阳光明媚得有些刺眼。
长安城宽阔的朱雀大街上,一支队伍缓缓而来。
为首的,是一位身着异域服饰的男子。
他面带微笑,眼神却深邃如海,让人捉摸不透。
此人,正是外邦使者——端木雨欣。
与众人预想的不同,端木雨欣并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显得谦和有礼。
他一路走,一路与两旁的百姓打招呼,甚至还停下来,饶有兴致地观看了一会儿街头艺人的表演。
“这外邦使者,倒是有些意思。”人群中,有人窃窃私语。
“是啊,看不出有什么恶意。”
“嘘,小声点,小心被锦衣卫听了去!”
李天辰站在太极殿的台阶上,远远地望着端木雨欣。
他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暗自警惕。
他知道,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危险。
端木雨欣似乎感受到了李天辰的目光,他抬头望去,两人目光在空中相遇。
端木雨欣微微一笑,拱手行礼。
李天辰也回了一礼,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王爷,久仰大名。”端木雨欣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口音,但却异常清晰。
“使者客气了。”李天辰说道,“一路辛苦,本王已备下薄酒,为使者接风洗尘。”
“哦?”端木雨欣挑了挑眉,“那就有劳王爷了。”他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不过,本使更期待的,是与王爷的深入交流……”他忽然停住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