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福和齐来福走了进去,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张有福拿着菜单开始点菜了。
“豆腐丝,辣子鸡丁,再来一个鸡蛋汤,两碗米饭。”
点完了,齐来福不干了,“再来几个吧,不够吃啊!”
“再加一个八珍豆腐,这样够了,赶紧吃完回去休息,明天我们还要早点出去!”张有福说道。
“那大哥,咱们喝点?”
齐来福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个军用水壶放到桌子上说道。
张有福拿起军用水壶闻了闻,说道:“一整壶酒啊?”
齐来福笑着点头道:“嗯呢,特地从家里偷了我爹的茅台,灌的满满一壶。”
军用水壶大概一升的容量,也就是说齐来福偷了他爹两瓶茅台,张有福倒了一杯,打趣道:“现在痛快了,小心回家后你爹扒了你的皮呀!”
齐来福耸了耸鼻子道:“我爹怕我娘,我娘会护着我的。”
张有福给他竖起了大拇指,没多大一会,菜就来了,满满一大盘的辣子鸡丁,葱丝拌的豆腐丝,飘着香油的香味,加上八珍豆腐,看着就很有食欲。
两人小酌了几杯,然后就开始吃饭了,吃饱喝足就回了铁路宿舍休息,两人明天还要去海边的村庄。
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张有福和齐来福去了津门海边的村庄北塘渔村。
张有福和齐来福沿着小路到达了北塘渔村,齐来福是第一次来海边,十分好奇,一股脑的跑到了海滩附近,张有福拦都拦不住,本来打算去村里以物换物,换点海鲜的,比如:牡蛎、海蛎子、螃蟹、皮皮虾、海螺什么的。
海边的太阳已经升起,张有福看了一眼梅花牌手表,现在已经是七点多钟了,晨曦已经洒满了海滩,给海滩染上了一层金黄。
还好他们来的早,不然也看不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了,但海边已经有不少妇女和孩子在挖海蛎子,螃蟹什么的,神堂村家家户户都会早起挖海鲜的,这就是所谓的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吧。
张有福还在远处发呆,齐来福已经和海滩上的妇女孩子搭上话了,意思就是他们挖的螃蟹,海蛎什么的海鲜,他都要了,不仅如此齐来福还拿着小铁铲帮他们一起挖,真是个傻憨憨。
张有福也迅速过去,走在海滩上,还看见了几个沙蟹,还有跳跳鱼,到了齐来福身边,“来福,你在干嘛呢?”
齐来福一边挖一边说道:“大哥,你快过来帮忙啊,我在挖海鲜呢,我和他们说好了,他们挖的海鲜,我都要了!”
张有福也是服了,看着齐来福在忙碌着,不远处还有妇女在石滩上面用专门的海钩子挖着附着在石头上面的小海蛎,动作麻利,手中的铁钩轻轻的落下,几秒钟便能把海蛎壳给撬开,张有福还挺好奇的,站着看了一会,然后就帮齐来福一起挖起沙蟹来。
张有福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一边挖一边意念收取海滩附近十米范围内的所有海鲜:沙蟹、海蛎、海虾、贝壳、海螺、蛤蜊什么的,嘴里还轻快的哼着:“我在大大的海滩挖呀挖呀挖,挣小小的钱儿,怎么也不够花。
在小小的工作岗位挖呀挖呀挖,挣少少的工资,花都不敢花。
……”
齐来福停下了动作,好奇的问道:“大哥,你唱的什么歌?感觉挺好的的!”
“是吧,这叫挣钱歌,哈哈,有时间大哥教你!”张有福说道。
之后好久,大家再也没有挖到什么了,张有福给了十块钱就把妇女和孩子挖的所有海产品给包圆了。
张有福顺便问了一个妇女几句,“大婶,这边还有没有可以买海货的地方?”
“有啊,你们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今天刚好是大潮,各个海滩上都有不少东西可以捡,我们是遇到你们了,不然都要去东边码头集市去卖的,你们可以过去看看!”一个妇女说道。
大婶说的没有错,在海边每天都会有潮汐,涨潮和退潮相隔十二个小时左右,要么是一大早,要么是傍晚。
一个月有两次大潮与两次小潮,大潮来的快,退的也深,每当大退潮时,海滩总是露出一大片,而小潮潮水涨的慢,退的也不远,海滩只露出一小片。
张有福感谢了一下大婶,带着齐来福去了东边的码头,津门这边经济市场已经开放了,海边胆大的渔民都出海捕鱼赚钱去了,胆小点的渔民就去海滩上捡点海货去码头集市卖,大家都试探的摆上了摊,所以大婶还真没说错,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前几个月还没有码头集市摆摊卖货的,都是拿回家自己吃。
八九点了,夏日的太阳高悬于天空上面,顶着这么大的太阳,齐来福背着几十斤的海鲜,脸上满是汗水,身上的衣服也湿漉漉的,紧紧地贴在前胸后背。
张有福见状,说道:“来福,天气这么热,要不你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下,背着几十斤的东西到处跑不方便,我过去码头看看,你在这等我!”
“好啊,大哥,我早就不想走了,早知道不买这些东西了!”齐来福停下来说道。
没有齐来福这个拖油瓶跟着,张有福单独行动快了许多,很快就到了码头,看到很多卖海鲜的小摊小贩的,也就是拎着一个桶,里面都是捡的海产品,站在一旁等着卖。
张有福过去问了问,这年代海产品在海边的村庄很是便宜,而且每到涨潮落潮的时候,附近的村民都过去挖,物以稀为贵,比较常见的海产品肯定不值钱,只有出船打捞的海鱼什么的,这些是稀罕物。
张有福一次性将码头所有的海产品收购了,也不贵,花了一百块左右,足足有一千多斤,装了有十麻袋,各种海产品应有尽有,就是没有买到海鱼什么的,因为出船的人还没有回来。
这么多麻袋怎么弄走呢,张有福看着周围,他发现码头上,有不少扛包、帮人装车、码垛的人,也有帮人整理渔网、分拣货之类的妇女孩子。
张有福花了几毛钱让几个扛包的汉子,帮他把十个麻袋扛到码头没人的角落里,然后就把海货收进了玉佩空间里,还好玉佩空间是静止的,不然他都担心这些海货时间长了都臭了!
一回生二回熟,张有福也知道了情况,路线也熟悉了,这次时间来不及了,下次再来北塘渔村,一定要倒腾些海鱼什么的。
张有福回去在北塘渔村村口看见了齐来福,两人抬着几十斤的海货一起去了津门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