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是在哪?头如此的痛!”
张有福睁开眼睛,坐起身张着大嘴不停的呼吸着,眼睛环视着四周的环境。
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墙上挂着的老式翻页日历,上面的日期非常清晰,1980年6月8日。
八零年?张有福又看了看屋内的家具摆设,这不是几十年前的家嘛?还有自己怎么突然从二十一世纪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以前。
张有福只记得自己老年退休去潘家园买了几个小物件,其中有一块古玉佩自己特别喜欢,每天都要把玩一番,在医院的病床上自己临终之时还摸了几下,不知道怎么回事,
出现一道亮光,带着自己穿过一个空间睁开眼就重生了!
随着脑海里的记忆慢慢涌现,张有福想起来大概怎么回事了,可是还是有点不可思议,算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自己毕竟回到了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又十分期待重新来过。
据张有福回忆,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是带着媳妇孩子回城了,但是没有一个好的工作,自己每天酗酒赌博睡觉。
这时,屋外的院子里传来他娘的说话声:“老三就是个酒鬼赌鬼,回城这一年多,每天就是酗酒赌钱睡觉,再这样媳妇都要没了,自己也不找工作,街道办安排的工作也不去,整天跟一群街溜子混在一起,真是头疼!”
“老三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人家想要工作都没有,他还不乐意去,他要是再酗酒赌博,看我不揍死他,当初还不如一炮打在墙上,哎!”这是张有福他爹张大文的声音。
张有福下意识的摸了摸胸前的古玉佩,突然眼前一黑,意识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好像就是自己重生穿过来的空间,难道这是重生者的福利?他后世看过很多重生者和穿越者的小说,他们都有某种神奇的能力或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一般被称为“金手指”或者“系统空间”。
张有福兴奋了半天,不过好像屁用没有,他并没有得到什么签到系统或者什么超能力或者什么可以种植或者养殖的空间土地,这个古玉佩的空间好像没有明显的边界,也不知道它的大小,目光所及的地方都可以放置东西。
既不能签到也不能种植东西,里面空空如也,张有福专心研究了半天,除了一口井冒着热气,里面有少量的水外,那就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当作储物仓库用,十米范围内所有东西可以隔空收取,超过十米范围就收不进去了。
张有福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利用这个空间运送货物、成为倒腾买卖的生意人,现在正是改革开放的试点阶段,自己可以成为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
但是张有福还有点不甘心,心想难道是这口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里面的水怎么弄出来呢,可不可以喝?而且也太少了,只有一、两杯的样子。
心念一动,不远处的桌子上刻有“为人民服务”的大茶缸进入了古玉佩空间,盛满一茶缸的井水,然后出现在自己的手中。
张有福端着茶缸,咕噜咕噜几口喝完了,刚喝下去没什么感觉,等了许久,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喝醉酒的头疼也没有了,感觉身体更好了,更有力气了,感官也更加灵敏了,全身里里外外的都改造了一遍。
他深知,这个古玉佩还是无比珍贵,时时刻刻不能离开自己,也不能被人知道,这可是他的金手指,能不能潇洒的重活一世就靠它了。
张有福有点小兴奋的走出房间,走到门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小时候的空气可比后世的空气新鲜多了。
“老三,还知道起来了啊,你这个不争气的玩意!”他爹张大文说道。
“哎呀,爹,在外面给我点面子呗!”张有福厚着脸皮说道。
他爹没有接话,他娘李慧娟叉着腰,大声嚷嚷道,“怎么了?你爹说你几句怎么了,你要不是我儿子,立马让你滚蛋,不省心的玩意!
整天酗酒赌博,连个工作都没有找到,难道靠你媳妇养活你,回城这么久了,也不干人事,在这么着,你媳妇就跟人跑了!”
张有福一听媳妇跟人跑了,回想起前一世媳妇就是跟他离婚了,立马张口说道:“她敢?养家糊口还不容易,不过街道办安排的活,我可不去,不是扫街道就是工厂临时工,扫街道和大妈们一起,我可拉不下面子,工厂临时工太苦太累,干不了!”
他娘李慧娟一听着急了,说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现在回城的知青这么多,谁家不是求爹爹告奶奶的,能有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就不错了,你不能总吃我们的定量吧,不行,你就回乡下和你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让他们管你,他们从小最疼你,我们不管了,赶快滚过来吃饭!”
张有福刚重生回来,不想又因为工作的事和他爹娘吵吵,关上了屋门,套上衣服就往正屋走去。
张有福想了想,他爹能在四九城找到工作还是他爷爷张老头的功劳,张老头是抗美援朝回来的,当时没有待在城里工作,而是自己回村种地,后来农村闹饥荒,想方设法找关系,找战友才把老大张大文弄到城里当工人,还分到一进四合院里的几间房子,小叔还在农村种地,用张老头的话说人情用一次少一次,所以不能全用了,出去一个能活就行。
张有福穿好衣服,路过水池边上,看见水池边有大院邻居刘大妈在洗衣服,主动打了一个招呼,就往自家正房客厅走去。
到了正房,还在门口看了看自家的四合院,这座四合院住了六户人家,张有福家因为有张老头战友的关系,加上后来大哥的分房指标,索性正屋这一排和东厢房都是他家的,正屋隔成了两段,一段做厨房,一段做客厅,一家人吃饭都在正屋这里,爹娘住在西侧耳房,家里几个小的孩子住在东侧耳房,靠近张卫国和张有福这边,方便照顾。
东厢房隔成两段,张有福和大哥张卫国一人一间,西厢房住了两户邻居,还有前面大门口的倒座房住了三家人,大门影壁的左边住了两家人,右边住了一家人,还有一个杂物间。
院里面有枣树,石榴树,那年代的四合院都种一些花草树木,说是寓意好,张有福家四合院的院子还算宽敞的,但也不像二进、三进的四合院种的花草树木那么多。
南锣鼓巷周边都是四合院,有一进的、二进的、三进的,错落有序,南锣鼓巷原名罗锅巷,因地势中间高、两边低,就像一个驼背之人,因此得名,后来因为不雅,就改为了锣鼓巷,分为南、北两段,分别叫南锣鼓巷、北锣鼓巷,巷子全长七百多米,有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