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开口提醒:“主子,我们暂时还动不了太后”。
“要是您能娶到和亲公主的话,那么您的胜算就又大了很多”。
闻言,楚允康的眉头挑了挑,仅仅一瞬间,他摇了摇头。
转过头看了眼风影,“你忘了吗?天启国送来的和亲公主,是要成为我们大启国的皇后娘娘的”。
风影的唇角微勾,拱手一礼:“主子,这女人呐!都是一样的”。
“等她成为您的女人以后,还不是得听您的吗?到时候别说报仇了”。
“您就是想要那个位置,也不是不可以啊!主子,如果不是您隐藏锋芒这么多年”。
“贤名可就不是当今皇上的了,主子,错过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楚允康摆了摆手,“风影,你先退下吧!此事事关重大,本王需要再想想”。
风影拱手一礼:“是,属下告退!!”
随后,风影转身离开长廊。
看着前方花园里的蒋妙妙,楚允康的心里犯难了。
自己是真的喜欢妙妙,可一想到母妃死的那般凄惨。
他闭了闭眼,「妙妙……对不起了,本来是想让你成为王妃的。」
「可母妃的仇,还有本王这些年受的苦不能算了。」
「以后,本王会补偿你的。」
想到这里,楚允康转身离开长廊,走向书房的方向。
此时,蒋妙妙转身看了眼楚允康离开的背影。
“呵……男人……”
与此同时,慈宁宫内,轻纱曼舞,香气缭绕。
太后杨飘絮端坐在凤椅上,身着华丽的织金绣凤袍,头戴九凤珠冠。
就在这时,年仅十八岁的皇帝楚允寿,脚步沉稳的走进慈宁宫。
他身着龙袍,腰间束以玉带,的面容俊朗,眉宇间透露出少年天子的英气。
下跪磕头行礼:“儿臣参见母后,母后万福金安”。
看着站在下首的皇帝,太后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
“免礼,平身吧!”
闻言,皇帝缓缓起身,看着母后,淡淡的开口询问:“不知母后找儿臣有什么事?”
“还请母后明言”。
太后知道皇帝跟自己不亲,可……秦王已经没了。
她叹了一口气:“哎……”
“皇帝……”
“十天之后,天启国的和亲公主,即将抵达我们大启国的皇城”。
“你得让大臣们提前做好迎接的准备,不可有失国体”。
听到太后的话,他微微点了点头,双眼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母后,儿臣知晓,已命礼部着手筹备。您还有什么事吗?”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皇帝,天启国的国书上明确写着,他们希望让和硕公主梁玉云成为我们大启国的皇后。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
轻抿了一口手中的碧螺春,对皇帝的态度有些不满。
但她还是继续说着,“天启国的国书上明确提出”。
“希望他们的和硕公主梁玉云,能成为我们大启国的皇后”。
“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
说起这个事情,皇帝的眉头紧锁,他的心里都是强烈的反感。
“儿臣不允……”
“儿臣心中已有所属,母后您是知晓的,又何苦为难儿臣?”
看皇帝油盐不进,太后的脸色微沉,把茶杯重重放下。
“皇帝,哀家知道,你喜欢太傅家的嫡长女薛景研,她的才情与品貌确实出众”。
“可是,天启国的国力,并不比我们大启国弱,两国之间的邦交至关重要”。
“为了大局,你不能太过儿女情长”。
听到母后说的话,皇帝的情绪颇为激动,声音颤抖:“母后,您真的是我的亲生母亲吗?”
“为何您总是这般强求于我?相比之下,儿臣倒觉得已故的皇额娘,对儿臣更为体贴与慈爱”。
一听到这话,太后的脸色骤变,怒目而视,用力一拍桌子。
“皇帝,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她不过是一个罪人,有何资格让你如此怀念?更不配让你称呼她为皇额娘!”
看到这样的母后,皇帝的情绪愈发激动,声音哽咽:“母后……”
“难道您还在忌讳当初皇额娘身为皇后,而您只是皇贵妃的事情吗?”
“可皇额娘养大了儿臣,她对儿臣视如己出,关爱有加”。
“在儿臣心中,她永远是我的皇额娘,任何人也替代不了”。
“嗡……”
太后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响,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她赶紧转移话题:“行了,不说这些了”。
“你喜欢薛景研,哀家也不拦着你,就让她做你的皇贵妃吧!”
“但皇后之位,必须是和硕公主的,这是为了大局着想”。
皇帝眯了眯眼,双眼里满满都是决绝,“母后,您越矩了”。
“后宫不得干政,更何况,事关两国邦交,更需谨慎处理”。
“儿臣作为天子,自有分寸。还望母后能够理解儿臣的苦心,不要过多干涉朝政”。
看了眼皇帝,太后的神色稍缓,闭了闭眼,“哀家知道你的心意,但此事关乎国体,不容有失”。
闻言,皇帝的心中一凛,明白太后的决心与手段。
“母后,儿臣明白您的担忧与苦心。但儿臣作为一国之君,必须权衡利弊,以大局为重”。
“和硕公主成为皇后之事,儿臣还需与朝臣商议,再做定夺”。
太后:“皇帝,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与担当”。
“哀家欣慰之余,也不免有些担忧。但既然你心意已决,哀家也不再强求”。
“只是,你要记住,身为天子,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国家的命运与百姓的福祉”。
皇帝微微点头,“儿臣明白。儿臣定当谨言慎行”。
“也希望母后知晓分寸,儿臣还有许多奏折需要批阅,先行告退”。
说完,皇帝转身欲走,却被母后叫住,“站住!哀家话还未说完”。
皇帝停下脚步,转身,双眼里都是不耐烦与无奈。
“母后,您还有何事?”
太后站起身,缓缓走到皇帝面前,“皇帝,哀家知道你对薛景研的感情深厚”。
“可你身为帝王,肩上的责任重大,不能为了一己私情,而置国家大局于不顾”。
“哀家这样做,也是为了大启国的未来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