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了宋氏祠堂,又去了城郊寺庙,直至宫门下钥,东宫的马车才迟迟归来。
若是往常,萧琰会带宋稚绾在寺庙里住上一晚。但今日清明祭祀大典,萧漠承特地派人传话,今夜家宴不可再缺席,萧琰也只好带着人赶了回来。
宋稚绾倒是不觉得累。
马车里软垫棉枕,到寺庙上山时萧琰也背了她一路,她倒是没累着自个儿,回来时还在马车里睡了一觉。
此时正眼神清亮,面色红润,等着侍女替她更衣梳妆。
宫宴不宜再穿素白的衣裳,但今日清明,也不好太过张扬。
宋稚绾换了一袭湖水蓝的衣裙,发髻上的簪钗没换,戴的还是那套银玉头面。她近日穿的衣裳都是春日里新做的,一天一套都还未能穿遍。
萧琰倚在她身后抱着臂,沉着眸色欣赏了好一会儿。
心里只琢磨着,这各色的衣裳布料,都想她做上一套。
直到萧漠承又派了人来催,他这才不紧不慢地带着人去崇华殿。
宫宴上。
萧右青这回一改常态,早早便跟着肃王妃来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见一见那个让他日思夜想的县主妹妹。
齐婉凝也从不缺席宫宴,这都是她崭露头角的好机会,她怎会放过。
刚入了座不久,长公主便自荐,让齐婉凝上去弹奏一曲,为大家助兴。
齐婉凝的琴艺自小练习,在京城里也大有名气。萧漠承自然不会拂了小辈的面子,便点头应允了。
琴声悠扬,婉转动听,美人如画,一曲动心。
曲毕,萧漠承也不禁赞道:“不错不错!婉凝的琴艺也是愈发精进了。”
齐婉凝含羞笑道:“谢皇上夸奖。”
看着别人家的女儿如此长脸,萧漠承也默默地斜了眼自家的。
啧!
毫不留情道:“淑华,你合该向婉凝学学。”
萧淑华嚼着香酥鸭顿了顿,见四周的视线投来,还有齐婉凝脸上好似骄傲嘲弄的目光,她没好气地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但她却不敢像萧琰那般对萧漠承放肆。
只好放下筷子,规规矩矩应道:“儿臣知晓了。”
长公主见状,像是特地为萧淑华开解道:“公主年纪还小,爱玩乐也是孩子心性,皇上何必拘着她。不像婉凝,婉凝比公主大了三岁,是该稳重些。”
长公主的话好似不经意间提到齐婉凝的年岁不小。
惠贵妃抬头看了一眼,眸中一闪,低头牵着嘴角笑了一声。
这个长公主,跟她奔一块儿去了。
只是依她看来,她手中的棋子好似更胜一筹。
说到年岁不小,萧漠承身为人父,也正为此事操心不少。
二皇子三皇子皆已成家,淑华同宋稚绾年纪差不多,唯一操心的,眼下只有自己那个争气儿子了。
萧漠承接上长公主的话,语重心长:“婉凝这个年纪,也该寻个可靠的夫家了,可别像琰儿那般,一年年地拖下去,皇姐也该多上上心。”
闻言,长公主脸上也流露了些许愁容:“本宫只有婉凝一个女儿,不是不上心,是只盼着嫁人后也能时常相见,如此才能安心。”
说完,她瞥了一眼座上的人,只见萧漠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迎着长公主希冀的目光,他热心道:“不如,朕从臣子里挑些合适的,送去你府上让婉凝挑挑,正好,去年殿试中,也有几个容貌佳、才学好的,一并送了去!”
萧漠承大手一挥,像个乱点鸳鸯谱的糊涂媒人。
只是他这一句似乎并没有让长公主听到她想听的。
倒是让迟来的宋稚绾听到了些东西。去年殿试?那表哥也在其中咯?
“太子殿下,宁安县主到!”
小太监扯着嗓子喊了一声,打断了宴中交谈的话音。众人的目光齐齐往殿门看去。
稍往前一步的是太子,一袭镶金紫袍,仪态清贵,神色淡漠,与生俱来的威慑与尊贵。
而跟在身后的,便是那宁安县主。
虽打扮得清丽雅致,但站在太子殿下身旁,通身的气派竟也毫不逊色,眉眼一抬一颦间,那股漠然之意竟和太子殿下如出一辙。
两人站在一块,可谓是天作之合。
惠贵妃斜了眼面色晦暗的长公主母女俩,扬起的笑意大方又敞亮。
齐婉凝虽好,可在太子心里,拿什么同这位县主比?
宋稚绾随着萧琰落了座,她从城郊回来,还未用晚膳,现下的确是饿了。
席间歌舞升平,她埋头苦吃。
萧漠承看了几眼,忽然被她头上那套素银簪子吸引了目光。
琰儿莫不是手头紧了?他前些日子赏下去的金银都花完了吗?
齐婉凝见皇上的目光投向了宋稚绾,默默咬着牙扯了扯母亲的衣衫。
虽不知皇上在瞧什么,可上回在围场时,她也看得出,皇上对宋稚绾的态度颇为亲近,更别提宋稚绾还即将晋封郡主。
一个没有皇家血脉的女子,竟也跟她平起平坐!
若不是得知宋稚绾即将晋封郡主一事,她和母亲也不会心急至此。
长公主日思夜想,生怕皇上抬了宋稚绾的身份,便会让这孤女更加肖想太子妃的位置。
原本她是想让自己女儿堂堂正正当上太子妃的。
但太子日日见首不见尾,她女儿即便是美若天仙,可见不到人,那也无用。
且正如萧漠承所言,齐婉凝如今年岁不小,若是再拖下去,拖到两人互生情愫,水到渠成,只怕是夜长梦多。
思来想去,长公主只好先委屈自己的女儿。
她若在宫宴上主动提出,身为长姐,皇上也是敬重她三分的。长公主独女甘愿入东宫做侧妃,想来她这皇弟无论如何也不好拒绝她。
更何况,皇上也是很看重婉凝的,平日里都对婉凝称赞有加。
长公主下定了决心,正欲端着酒杯起身,却又被齐婉凝抓住了手臂。
她眼中不安,指尖也发冷:“母亲!若是不成,女儿今后的脸面可就没有了。”
“婉凝,放心吧,母亲都细细打算过了的。”
长公主没有实权,齐家也不争气,如今的繁荣不过是靠着她的脸面来撑。
若成了,太子来日继位,她女儿便能坐上中宫之位。
东宫里那么多位置,正妃、侧妃、侍妾……即便是宋稚绾要与她女儿争,难道东宫还能没有她女儿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