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手里捏着一册书的奶团子还是没能理解,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孙悟空,“哥哥,小宝笨,不懂。”
孙悟空摸摸他的小脑袋,“小宝不笨,那是二师兄乱说的,他在逗你,小宝明明是整座五指山上最聪明的小宝宝。方丈的意思是说油嘴油舌就是满嘴谎话,欺骗别人。”
奶团子点点头,钦佩的看向孙悟空,满脸郑重地说:“哥哥,窝一定,好好学,以后,和哥哥一样,腻害。”
孙悟空目光温柔地看着怀里的一小只,心里盘算着晚间再去和猪八戒切磋切磋,免得两个人生疏了武技。
先前唐玄奘在一户人家过夜后不知怎的突然想起来小孩儿到年岁了,于是给小宝买了几本书,说是要教授小孩儿学习,小孩儿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听说是师傅亲自教自己学习,每天都乖乖坐在唐玄奘身边,一开始跟着唐玄奘一个字一个字地学,学的眼泪汪汪,又不想辜负唐玄奘的心意,强撑笑意说自己喜欢读书。
唐玄奘没有带过小宝这么小的小孩儿,只是按着从前在金山寺教导六七岁师弟的方式来教小孩儿,每天抱着小人儿拿着书一个字一个字教他念,还要他背下来,背不下来就再学再背,背不出来的时候,猪八戒常常在一旁用玩笑的语气说小孩儿笨。
奶团子每每听了,都要哭唧唧地扑到孙悟空怀里,要孙悟空好一通夸奖安慰才能重新开始学习,事后猪八戒总要被孙悟空以切磋之名行打架之实,打了几次才长记性收敛了些。
背了几天之后,孙悟空忍不住了,背地里找到唐玄奘很是认真的问他,“师傅,长安城里的幼童启蒙都这样的吗?”
看着孙悟空严肃认真的目光,又看看坐在草席上眼泪汪汪,背影都透着倔强和萎靡的小团子,唐玄奘第一次产生了些心虚,低下头回避了孙悟空的眼神,略带犹豫地说:“应该是吧,我自小在金山寺长大,教导师弟们念经学习佛道也是这样的。”
孙悟空发现了不对劲,眯着眼睛追问道:“师傅,你的师弟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几岁了?\"
唐玄奘低着头小声地回答,“约莫六七岁吧。”
听了唐玄奘的回答,孙悟空默默的走到正在背书的奶团子身边,拿起小胖爪里捏着的《金刚经》,连着放在箱笼里的《史记》和《昭明文选》一起扔进了乾坤袋。
迎着小团子带着泪花和不理解的目光,孙悟空伸手抱起小人儿,掏出帕子替他擦擦迎风落下的泪珠,“这几本书不适合我们聪明的小宝,小宝还是个小宝宝,应该读别的书。”
说着,抱着怀里紧紧贴着自己的一小只,跳上筋斗云,驾云飞向长安城,两个人再回来时,提着几个油纸包和用麻纸包裹的书籍。
孙悟空到了长安的书肆,问清楚了两三岁的幼童启蒙应该读什么书之后,大手一挥买下了老板推荐的几本书,包括《千字文》、《三字经》、《急就篇》和《兔园册》。
那天下午,奶团子度过了自打唐玄奘要教授自己学习以来最轻松快乐的日子,孙悟空给他买了很多糕点和新玩具,唐玄奘自从看清了麻纸里面是什么书后,就自觉放弃了教授小孩儿读书识字。
整个下午,小人儿就坐在孙悟空肩上,小口小口啃糕点,时不时和孙悟空咬咬耳朵,吃到了喜欢的就递给孙悟空一起吃。
孙悟空买了书籍顺便和书肆老板打听了一番关于幼儿启蒙教育的知识,晚间打坐时,脑海里不断回忆小宝的情况和自己从前在斜月三星洞的学习,思索该怎么样教小人儿识字学习。
第二天,四本书放在呆呆的小孩儿面前,让他自己挑一本,挑中哪一本,孙悟空就给他读哪本,奶团子坐在石头上,一双水润的大眼睛看看这本,又摸摸那本,最终拿起了《兔园册》,肉乎乎的小手指捧着书,满脸期待的看着孙悟空。
“小宝,以后这本书就用来给你讲故事,好不好?”孙悟空接过书,翻开大致看了看内容。
小团子牵着孙悟空的衣角,软乎乎地撒娇,“哥哥,那抓,杨杨,故事。”
孙悟空看着又甜又软的小崽崽,仰着白白嫩嫩的小脸蛋,满脸都是期待的神色,温柔地抱起他,“哪吒和杨戬的故事晚上给你讲,白天我们学这本书。”
怀里圆滚滚的一团点点头,软软的小身子靠在孙悟空胸膛,呲着小米牙笑得见牙不见眼,乌溜溜的大眼睛里都是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