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蔡瑁深知刘表仅是善于守护现状之人,因此他曾经思考过一旦曹操南进,则直接归顺曹操。
唯有此举才能使得蔡家更进一步,跻身于全国最高级别的世家之列,而非久滞荆州一隅!
蔡瑁不愿看到其它家族的力量增长,尽管看到黄家垮台令他暗自高兴。
然而,刘琮不仅是他的外甥,更将是未来的荆州主人。
如今,寇封占了一郡之地,蔡瑁自然觉得这本应是自家的势力范围被别人抢占。
于是,蔡??向刘表提议调动军队围攻江夏,打算夺回该地。
与此不同的是,作为谋略之人的蒯越虽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在刘表仍在的情况下,他会首要考虑刘表的意见。
“主公,我以为目前应静观其变。
寇封的胜利增强了我们荆州的声威,不如先维持现状!”
“如果贸然出击,天下人定会将您与刘备相比,功过难定,损害主公的形象。”
听了蒯越的话,刘表思索片刻后做出决定。
“蒯越之见十分中肯,按照你说的办。
即刻下令正式任命寇封为江夏太守,赐给十万余石粮食,千两黄金!”
“并吩咐他好好守卫江夏,作为荆州东边的天然屏障,以防备江东。”
刘表下了这个指令后,蔡瑁也无计可施,只是凝重地瞥了蒯越一眼。
蔡瑁心中疑惑,平素里常站在一起的蒯越,今天为何改变了主意?难道他也想与蔡家对抗了吗?
想到这里,蔡瑁心中自语道:
“若果真如此,那就不要怪我无情。
妨碍蔡家的人,都将是我的敌人!”
而蒯越看着蔡瑁生气离开的样子,轻轻叹了口气:
“你所担忧的也不无道理,但当前局势尚不明朗,荆州未来花落谁家未定,我们蒯家不能孤注一掷。”
“这次帮助寇封也算积累一份人情,万一将来有机会也未必知道呢!”
...
在北方,刚统一北方四州的曹操对南方的形势同样非常关注。
因为,一旦占领江南,长达数十年的乱世将在他的统治下结束,成就统一之勋业。
当听到寇封打败了江东大军的消息时,曹操大笑起来:
“果然,江东将士多为无能之辈,仅仅五百骑兵便击溃他们两万大军!”
“若是我手下的虎豹骑兵进攻江南,岂非一往无前?”
说至此,曹操更加轻视江东孙权,认为除了已逝的孙策,其他人皆不足为虑。
然而,寇封这个名字却深深地印入了他的脑中,计划攻打江南之前需考虑到荆州不仅有刘备这一个对手。
当然,目前曹操认为刘备的威胁有限,由于智谋之士徐庶早已被他以智谋引来北方,刘备现在依赖关羽、张飞两位将军,短期内难以兴风作浪。
不过,江夏之战中寇封展现出来的谋略,令曹操心存警惕。
如果不早早除去此人,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对手。
...
得知江南大军败退,尤其是得知出征的大军伤亡超过一半,只有万余人生还,且损失程普、蒋钦和太史慈等重要将领后,孙权几乎要一口老血吐出。
江南本土地稀缺,这次损失惨重,怎能不让他震怒无比?
扬州南部的山越族听到江东军队惨败的消息后,立即大举出动,侵扰江东各郡县!了解到这种情况的孙权,愤怒之余,当即下令处决黄盖!但此命令最终因陈武、朱治等将领的苦苦劝阻未能执行。
这场战役已经给江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果再失去一位三朝老臣黄盖,无疑将是更大的削弱!于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孙权选择了宽恕黄盖,不过仅免其死罪,仍需遭受降职惩处,从曾经东吴武将中排名前几位的老资格将领被贬为低阶 ** 。
紧接着,孙权重新起用之前被闲置的周瑜回师建业,并任命他为大都督,负责指挥全部军队对抗叛乱的山越族群。
毕竟,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祖传三代的努力很可能就此化为乌有!同样地,此时整个江东地区对造成这一切祸端的人物寇封充满怨念!“我一定要报复,只要有机会,我必亲手除去你,以雪今天之耻!”
孙权虽作为东吴家族第三代 ** ,但他能登上这一职位,完全是因为先辈们——尤其是他的哥哥孙策的奋斗结果。
如果不是侄子孙绍年纪太小,根本不会轮到他接手这一切。
而自孙权掌权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竟开始刻意抑制兄长血统下的势力发展!这自然而然引起了广泛质疑和社会舆论的关注。
孙权希望能够通过军事成就来扩大地盘,巩固权力,这才决定进军江夏!
然而,谁能料到,正当他的地位尚未真正稳定时,便遭遇了一场黄盖主导的重大失败。
那可是损失了两万大军——相当于当时江东军队总数的一个重要部分啊!每想到这些,孙权的内心就如同被刀刃切割一样痛苦,同时也加剧了对寇封的敌视情绪。
......
实际上,现在不仅孙权对此感到无比懊悔,另有一位同样心碎的人存在,此人即是过去企图杀害寇封并曾任其养父身份的刘备!目前,他已经丧失往日称霸天下的雄心和不断挑战的精神,而是整日闷坐在新野城的住所中,沉浸在深深的失落感中。
此时此刻,在新野左将军府内,麋竺手里拿着一份来自江夏地区的军事报告,脸上露出犹豫不定的表情,仿佛不太愿意向刘备透露内容!见状后,刘备虽然隐隐感到大事不妙,但他努力保持着表面平静。
“子仲,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从来都是镇定自若的样子,现在怎么会如此慌乱呢?不论是什么,请直接告诉我吧!”
麋竺听闻此话,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作为刘备的大舅子,同时也是出自商人之家的麋竺深知如何揣测人心与观察情感变化。
自从上次寇封逃离刘备控制并活捉了亲信将领陈到之后,在刘备心中,“寇封”
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块无法触及的心理创伤。
除了因寇封逃离使得刘备苦心构建的声誉大幅下滑外,他还极度自责自己当时行动过于冲动。
要是能够多忍耐一段时间,直到继承人刘禅成熟些,再找合适的时机处理寇封问题不是更好吗?现在,不仅个人声誉严重受损,军事力量也在不断削减,这样的结局让人难以接受,实在是一桩无法抹去的奇耻大辱!
此外,最近刘备声望不断下滑的现象还部分归咎于曹操背后的恶意操纵。
正因如此,他赖以依存的名声效应正逐渐减弱,不再是过去那个能左右战场格局的重要资源了!可想而知,面对这一系列变故,刘备怎能做到毫无悔意?
糜竺听了刘备的话后,不禁叹气说道:
“主公,请您先看完这封战报再说,看完后千万不要生气!”
随言至此,他递给刘备一封书信。
曾经有陈到这样的勇士陪伴刘备身边,但现在只是一个普通士兵。
想到这些,刘备不免感叹一番。
然而,当他接过信件翻开一看,平静的脸色瞬间变冷峻起来。
深藏内心的不屈随之涌现,“怎么会这样,这个忘恩负义的小辈,竟如何做到这地步,黄祖与江东军难道全都是废柴不成?”
刘备万万没想到,信中详述了寇封叛投至刘表麾下后,如何击败江东军,并成功执掌江夏之事。
说到新野,它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城。
征战多年,刘备所拥有的也不过这片小小领土。
反观寇封,这位曾被刘备遗弃,意图驱逐的义子,在半月之内便成为一郡太守,麾下拥兵数万之众,治下的百姓也近乎上百万。
此时,又怎能不让刘备感到愤懑不已呢?随之而来的是深深地悔恨和嫉妒。
悔恨,如果当初寇封留下,或许今日江夏便是刘备的了;
嫉妒,为何这少年如此好运,悄然之间集结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单是那位能够与张飞匹敌的杨再兴,就足以让刘备心生羡慕。
至于当日寇封身边的谋士,想必也不弱于徐庶之流。
刘备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轻轻摆了摆手说:
“子仲,我现在疲惫不堪,你先退下吧!”
见此情景,糜竺也满面无奈。
他曾倾尽家中财富支持刘备崛起,连亲妹妹都嫁给刘备为妻。
谁曾想,东征西讨近四十载,刘备依然一事无成。
“是。”
说完这句话后,糜竺离开了将军府。
他也明白,此时的刘备恐怕对将来充满了迷茫。
因为,好不容易得到的军师被曹操以计策夺去,曾放弃的儿子竟然比他更有建树。
纵使刘备性格坚毅,面对这一切也是内心混乱,难以平复。
与此同时,在刘备的军队里,当张飞和关羽获知情况后,两人均勃然大怒,却毫无解决之道。
新野仅有三千兵力,除了关羽、张飞和赵云,再无敌手。
勇则勇矣,但他们中却没有一位真正在谋略上出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