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射违反军纪、遭到寇封处决的消息很快在江夏城内流传开来,军民心神震动。
无人预料到寇封竟真的采取行动铲除了黄射。
此消息传来,城中不轨之人无不心生畏惧,若稍有不敬或非礼之举,岂不会引来相同的后果?
反观深受黄家父子公司逼迫之苦的民众与士兵们,则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正义充满欢庆,并开始向上苍祈福祝愿寇封旗开得胜。
只有寇封战胜东江军,才能保证他们的日子得以安度。
可见,寇封所布局的大计进展得相当顺利,目前距他实现控制江夏的最终目标只差一小步。
只要解决掉黄祖,再一举平定东江势力,寇封就能够合法地、无可置疑地接管江夏。
当整个城市的居民皆知悉黄射因军法难逃死罪的事实后,黄祖依然对此浑然不知,此时此刻的他正聚集城中各部将讨论对抗东江的方略。
这时,一位管家神色紧张,几乎小步奔跑进入厅堂,面带恐惧之色,显得异常紧张。
黄祖见状,眉头紧锁,在商谈重要事务时被人搅局是极不寻常的情况;如果不是他的私人管家,早已命令当场处决!
“老爷,少...少爷被寇封给...”
闻此言,起初黄祖不愿相信这是真实的。
他认为寇封不可能拥有这样的勇气,敢对黄氏子嗣下手!
除非他是打算逃离江夏,或是已经备好了同黄祖对决的决心!
但是随后,管家带来的进一步的消息使得黄祖面容变得更加铁青,充满了浓烈的仇恨与怒气。
“少爷说,那个寇封已经带着部队出城迎击江东军去了!”
得知实情后,黄祖面色骤变,恍然意识到对方之所以如此胆敢行动,原来是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准备离开!
思绪至此,黄祖心头如烈焰焚烧,愤恨至极!
随之,黄祖咬牙切齿,向身边几位亲信心腹吼叫下令:
“传达太守的旨令,动员江夏三万海军与两万步兵全面出发,誓要斩寇封碎尸万段,为我儿雪恨!”
听到黄祖这话,底下一位将军有些犹豫地道:
“太守,如果军队全部调走,倘若江东军乘虚而入破坏水营,那江夏可就会立即陷入敌手啊!”
黄祖闻言仅是冷冷一瞥,便抽出腰间的宝剑,片刻后那敢于谏言的将领便惨遭杀害,血染当场。
随后,黄祖面目狰狞道:
“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众人看到此景无不色变,随即遵令传达,着手准备全员出征,誓要击败寇封。
于是,黄祖举全军出动,亲率五万兵马直接奔赴长江出口。
若说江东军想要顺利占领江夏,必定会选择水路进军,因此双方的登陆地点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唯有对方直接攻打江夏的水营,但这如今已被严密防守,且三万海军倾力应对,
即便江东水师多么勇猛,也无法快速击溃江夏三万海军进而进攻西陵城。
如此一来,江东军唯一可行的登陆点只能是在距离西陵三十里的长江口。
为此,黄祖自带二万步兵取陆路急驰江边;剩下的三万海军则由其亲信吴成率领。
水陆同时开赴,直冲长江口岸。
黄祖大军声势浩大的动作很快就被江对岸的侦察兵所察觉,并迅速回报给了此次领军的程普将军。
其实每至年末,江东往往都要对江夏发起军事打击,这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惯例。
究其根源,在于东吴霸王级人物——现东吴领袖孙权之父、勇将孙坚——就是命丧于黄祖的手下!
况且,要发展壮大直至称霸,必须掌握荆州的资源。
而这第一步正是攻陷江夏。
正因为这样的宿怨已长达十多年。
不过江东军的数量有限,每一次发动战役的规模不过区区数万人而已,这对于有五万人守卫的江夏来说,实在是显得有些不够看。
再者说来,黄祖向来坚持固守于西陵,这也是使得江东长期未能攻克江夏的关键所在。
这次,江东派遣了三万水军沿江而上,企图通过江面直达陆地进而攻取江夏。
程普指挥下的这支庞大的队伍在即将临近江夏水域时,不幸地被江夏水师发现了动向,黄祖随即得知了这个情报。
在今日的世界中,也只有荆襄和江淮两地的舰队实力足以傲视整个长江。
虽讲到江东的水师勇不可挡,但在规模上确实无法和荆湘相比拟。
结果,双方在这场较量中谁也不能压倒对方。
同样的,作为对手,寇封同样获悉了江东军队侵犯江面的情报。
不过即使已经被江夏发现,程普也没有选择撤退的想法。
因为他心中的那位曾经同甘共苦如生俱来的战友,其父亲孙坚便是丧生于黄祖的利剑之下。
如果有机会能够用自己的生命交换黄祖的一死,程普也愿意去做,以此来祭祀孙坚在天之灵。
可以这样说,江夏就如同一根尖锐无比的钉子,扎在江东众人的心里。
只要没有被完全拔除,这种痛楚就不会消失。
除了孙坚这位英勇无畏的武将在对抗中失去生命,更有东吴名将凌操及其大量士兵丧生在这一战场。
当黄祖带领着他率领的二万人率先到达长江岸边后,却未曾见到任何与之对峙的身影。
没想到的是,他麾下的这些军队竟然直面迎上了同样人数为三万的江东军士兵。
……
报告:程普将军,黄祖带了两万兵直奔我们过来!
这时,刚带领三万兵从战船上下来的程普,听闻消息,脸上显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盯着面前报告的士兵,程普疑惑地问到:
“你的意思是,这次黄祖没有坚守城池,而是亲自带了两万名步兵直面我们?”
听了程普的话,那位传令的士兵点了点头,确认道:
“对的,将军,这次无论是水军还是 ** ,黄祖都派出来了,直取我军方向!”
确认之后,在军营内的另一位英勇将领立刻站了出来,向程普抱拳说道:
“程普将军,此等时机,实在是天赐的良缘。
过去我等兵临城下时,黄祖每次都龟缩不出,这次不知怎地全军出动,简直是拿下江夏的最佳时机!”
听着对方的话,程普凝视着这位武勇的将领,满心不解:
“我心里总是感到奇怪,黄祖这回是不是换了性格,或是自信到了极点,觉得自己能与江东抗衡?”
“无论如何,既然这是一个机遇,子义(太史慈)将军,你现在率领一万精兵前行,若有可能直接围剿黄祖,我会率领剩余部队后续支持!”
“这样的话,即便黄祖布有圈套,我们也能相互照应,避免主力遭受不测。”
下达命令后,太史慈迅速离开营地,随后率领着万余江东精选战士,径直向黄祖的兵力挺进。
程普在帐篷中来回走动,继续布置任务:
“朱治、陈武两位将军,命令你们各自带领一万兵,乘坐战斗船应对江夏的水上军队,必须切断江夏水、陆两军的联动!”
“同时,派遣轻快战舰向后通知韩当将军,你们前后夹击,保证我们的退路安全!”
接到命令的陈武与朱治,迅速出营准备。
看到这样的布局,随行而来的黄盖感到十分不解:
“德谋(程普),此等好机会摆在眼前,你为何表现得如此迟疑? ** 黄祖就能占据江夏了。”
“一来可以巩固我扬州的霸业,并向荆州扩展影响力,二来也能为先主公 ** ,你为何要将这万人的军队驻留在长江上?”
闻言,程普无可奈何地看着老朋友,轻声叹息道:
“我又怎会不认识这是个好机会,可这件事实在太过离奇,仿佛背后有人故意引导一样。”
“你说说看,黄祖什么时候敢跟我们这样交锋过,他不会不清楚江东的战斗力远超江夏守卫。”
“以前每次作战,他都紧闭城门,让我们的攻势难以展开,现在突然全面出动,我不由得心里打鼓。”
黄盖沉默了一会儿,回复道:
“那你为何允许子义(太史慈)带兵前行?如果有意外发生,我们怎么向主公交代?”
太史慈是江东的第一勇士,如果有什么闪失,将来想要重夺江夏就会变得极为困难。
程普听后,低声回应:
“可是,现在黄祖就在我面前,若不杀了他难以释怀。
这样,让我们立即准备起兵。”
“如果子义遇到不测,我们将能够迅速提供支援。”
与此同时,在附近的山顶上观看的寇封,见江东军和黄祖的力量正准备迎战,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
说起为何黄祖出离西陵,动用了整个江夏的兵力,却未能被寇封发现其行踪?答案相当明了。
此时的黄祖,因深陷丧子之痛,几乎丧失理智。
黄祖得悉寇封率众先行赶往长江口之后,立即领军紧随不舍。
他原本以为,自己大军抵达时,将会看到江东军与寇封部队激战的情景,以此决定命运的一战就此展开。
然而,现实却让他直面到了江东军的迎头痛击,太史慈已率部杀向前来,令冲突不可避免。
至于原本应早于到达的寇封,则是半路受刘伯温建议影响,进行了兵力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