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眼前三个选项,寇封未加犹豫,果断选了第三个方案——何需考虑其他?
现在寇封的阵营内缺少具备卓越军事指挥能力的人才,目前仅有甘宁、黄忠具有这种特质。
但由于黄忠出生于荆州南部,因此更适于统率地面部队;而甘宁身为海军总管,同样不合适。
尽管陈到擅长操练军队,但在统领大部队作战方面有所不足;至于杨再兴和罗成虽勇,却适合充当前锋角色而非整军将领。
赵云虽不足以成为旷世无双的大统帅,却完全有能力担任一位将领,这正是寇封急需的人物!与他相配的白马义从本就是适合赵云领导的队伍,因此,这又将铸就出一股新的精锐力量!毕竟,如果每次都由寇封亲自领军出战,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想到此处,寇封不由暗自期盼能遇到一个出类拔萃的统帅。
不过,既然已经确保赵云无恙,他打算在此次战役结束后发布消息,力邀赵云指挥白马义从。
说到这一点,尽管荆州缺乏良驹,但在寇封麾下的骑兵人数着实不少。
除了两千名普通的重装骑兵,还包括五百人的背嵬军、三千名玄甲军,再加上即将到来的三千白马义从。
如此一来,即便每个骑兵配备两匹战马,总数也将接近一万匹。
这样的军事实力,不论是面对东吴、益州或是北伐,都不容小觑!尤其是这些骑兵中多是顶尖部队,恐怕除了曹操的虎豹骑外,几乎无人能敌。
而三千玄甲军及五百背嵬军各自具备抗衡十万大军的能力,这正是寇封敢于争霸四方的根本所在。
随着战事告一段落,各个将领们开始整理战斗数据。
这次交锋,蔡瑁的十万大军前来攻击,而寇封率领的八万人水陆并进予以应对,并成功伏击敌人,造成约三万五千敌军死亡!
荆州水军共有六万余人成为了俘虏,其余者或逃离战场,或是不知所踪。
除了这些被俘虏的士兵外,还有将近五百艘战舰,这些大型船只即便是整个荆南地区全力以赴也得花费一年多时间才能建造完成。
这数百艘船舶足以承载十多万人,自然而然全部划归给了水军使用。
即使有少数船只受损无法立即投入军事行动,但至少仍有三百余艘保持完整,经过适当修复后也可用作商贸运输。
将来,寇封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商团来售卖食盐——毕竟这些都是这个时代人们所不了解的技术。
然而这一切计划,需等待曹操被击败后方能实施。
除此之外,从战场上获得了大约十万余件盔甲武器、数十万个 ** 筒及成千上万的箭矢!这类物资对寇封而言至关重要。
水上战争中,除了近身肉搏,大多数时候靠的就是远程投射兵器的对轰;因此 ** 筒与箭矢无疑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对于我方的损失情况,参与作战的八万大军中有三千人或牺牲或重伤难治,另有过万士兵受到轻伤。
在水上作战方面,总计有两千人失去生命或遭受重伤无法救治,约有三千多人仅受到轻微伤害,恢复快则十余日即可再次投入战斗。
经过战场的洗礼,这些轻伤者在未来战斗中将会更加勇猛和有经验。
另外,在众多战舰中发现了大量的粮食储备,这些存粮足够供养十万大军长达三个月!对于寇封而言,这也相当于是一份巨额财富。
现在的荆南,敢宣称什么都有余,至少在接下来的一年半内,各种物资都很充足!正是因此,寇封才有胆量面对即将南下的曹军百万雄师!
不过,说起现在的蔡瑁已被生擒,十万荆州水师遭受重创,除了战死者之外尽数成了俘虏;加上张允也被甘宁所斩,这意味着,即便曹操南下,他也失去了水上作战的军队和统帅。
这对寇封来说,无疑是大好的消息!
要知道历史上,为了剥夺曹操的水上优势,周瑜曾巧妙设计,利用反间计除掉了蔡瑁与张允。
这一招迫使得曹操不得不采取连锁锁船之策,试图在平地般操纵战舰。
如果蔡、张未死,恐怕曹操也不会如此决断。
至于东风、黄盖假降等行动,只能说当时的条件皆对江东极为有利。
因而,百万大军在周瑜一手策动的火烧联营之下几乎全军覆没。
寇封虽有模仿此战术之意,但因实际情况差异巨大,难以付诸实现。
赤壁之战面对的主要是孙权领导的东吴军队,与今日的荆南无关。
所以,蔡瑁、张允及其十万荆州水师的消失,等同于削断了曹操一条有力的手臂!
蔡瑁原本的打算可能是向曹操归降,并成为他的部下助力统一全国。
随着荆襄之地水师力量的消散,曹操想要在长江上自由航行的愿望,彻底落空了。
想到此,寇封心中的压力稍稍减轻。
毕竟面对着那支庞大军队,每一步都需要谨慎从事,深恐稍有闪失便会前功尽弃。
然而,曹 ** 近的同时,如何安置这六万投降者又成了新的难题。
如果贸然将其编入军中,则有可能会在对阵曹军时内部瓦解;若放任不管又会后院起火。
难道真的像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那样屠尽降兵吗?这样的决定无疑会让他今后难以取得别人的信任,因为谁还愿意投降一个会杀降的将领?
权衡再三,寇封只能暂时收缴六万俘虏的装备,并派军严格监控。
但这也非长久之策,需要刘伯温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假如能保证文聘的忠诚无虞,或许这六万人还能加以利用。
整理好战场之后,寇封率领庞大的俘虏队伍前往江夏。
当他带着大军凯旋而归,城中的民众见主公再次立下赫赫战功,并带回了大量的战俘,心中大慰,倍感安心。
有了这样的强者作为领袖,荆南的安全就得到了有效保障!
不过令人伤感的是,阵亡将士家属的悲痛。
然而大家也都知道,战争总有牺牲,荆南儿郎们挺身而出保护家园与亲人是必要的选择。
一旦江夏陷落,整座城邑乃至其周边都将遭受无尽劫难,生灵涂炭。
如此一来,就不仅仅是几千人的牺牲了,而是整座城市上百万的居民将全部受害。
好在寇封对待战亡士兵的家属非常慷慨,提供了足够的补偿,以确保他们的生活能够有所保障,也让那些亡魂得以安息。
同时,蔡瑁出动十万人攻荆南的消息传开,不论是江东的孙权还是中原的曹操,都把视线集中在了长江这一带。
若蔡瑁胜利,则曹操统一全国的愿望几乎唾手可得。
反过来说,若寇封失利,蔡瑁占领荆南地区,那么当曹操向南进军之时,江东也难逃被 ** 的命运。
不过若蔡瑁失利,反而能使江东得以幸存。
对此,身为江东六郡主人的孙权内心十分矛盾,既怕寇封落败拖累江东,又对他的仇恨无法平息。
而周瑜奉命返回柴桑操练部队,对孙权则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
“主公,现今曹操北境图谋渐显,不久后必定挥师南下,如今万不可让寇封有所不测。”
“不论我们江东过去与寇封有过多少宿怨,然而在曹操这个大患之前,我们与寇封的处境可谓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若寇封 ** ,那我们的下场也不过是迟早之事。”
听了周瑜的言论后,孙权的心更加焦急,无奈地回应:
“公瑾,本以为我对局势了如指掌,岂不知江东与荆南休戚相关?那寇封小儿杀了我数员大将,灭了我两万大军,我怎会不愤怒!”
“更何况,若寇封覆灭,我江东又该如何自处?”
见孙权如是言辞,周瑜的心中同样泛起苦涩,
那次江东军队的大败,如果由他 ** ,局面绝不会如此糟糕。
难道不是因孙权未曾重用周瑜导致的吗?
但这场失败也有其好处,使孙权明白,若江东想扩大疆土,周瑜是不可或缺的。
想到这里,周瑜严肃地说:
“然而,主公毋须过于忧虑。
既然寇封能与我江东抗衡,便断然不会有轻易 ** 的理由。”
“不出数日,必会有寇封凯旋的消息传来!”
周瑜的语气中含有对寇封的认可,这让孙权略感不满,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如果连寇封都能轻易战胜蔡瑁的话,那么他又能如何轻而易举地击败江东那强大的两万大军呢?
恰在此时,军士禀报,称寇封令甘宁率领二万兵马布下伏击,一举击破蔡瑁的十万雄师,活捉蔡瑁并斩首了张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听到这些,孙权和周瑜二人面露惊容。
半晌之后,周瑜缓缓说道:
“主公,诚然曹操是我们目前的最大敌人,但如果我们可以击退曹操,巩固江东地位的话,那真正的威胁——寇封,将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大敌!”
此言一出,孙权点了点头,面色凝重之余亦带有几许悔意,似乎觉得某些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