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族人死亡的消息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在连续数日内,仍有王家人悄无声息地死去,使得众人感到恐慌。还未等王家族人有所反应,烽烟已经在平城关再次腾起,浩瀚无边的战争气氛伴随着浓烟迅速蔓延开来。
烽火再燃,这次却没有九郡各城的响应,反而让雁门的百姓感到安心——骠骑和汉室大军仍在北方守护者这片大地。浓烟使鲜卑人警觉起来,连他们的领袖也不由得动容。难道是战局发生了变化?是否有机会再次进入边境?
鲜卑将领挥刀欢呼,为即将到来的机会雀跃不已。可也有将领提出异议,质疑此番情形可能有误。魁头却不以为然,并未听从建议,而是下令各部备战,誓要南征。
在烽火弥漫的同时,千里之外的洛阳也被卷入风波之中。当天上午,大将军曹景带着朝廷高官来到宫门求见皇帝。
汉帝刘玄步入殿堂后凝视众人,“并州之战后,各方形势复杂,朝野内外都有不同的动向。”
“陛下。”
曹景跪拜说,“今日有一件大事报告。根据情报,董仲义透露出袁次阳利用师生关系,意图联合外敌攻击骠骑将军,若事情属实则罪行深重。”
满朝文武议论纷纷。袁姓世家子弟竟敢策划暗杀行动?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殿外忽然传来了袁家某成员的哭诉声。
众臣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袁姓宗亲衣襟沾血,手捧另一个族人的首级缓缓踏入宫殿,并且当面跪下忏悔。
这种画面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陛下。”
袁诚说道,“我是袁基。因为发现袁次阳与敌人勾结图谋不轨,并企图调集河东军队封闭边界,因此忍痛出手将之处置,恳请圣上宽恕。”
这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是袁氏为自保而下的狠手。天子与权贵间的政治游戏再次展现它冰冷无情的一面。刘玄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也明白这次事件背后的深远影响。
他向前走了几步,沉思片刻后开口:“那么我们就共同见证这一变局的发展。”
剑柄松开又握住,数次反复,情绪阴沉得明显可见。
“陛下。”
“臣罪该万死。”
林明额头触地,眼眸中满是恨意,却仍悲痛地说:“林承之过错,即林氏全族的过失,我们六百七十四名嫡系与旁支愿为骠骑将军分忧,以慰此恨。”
“不必了。”
“那些人已经伏诛了。”
帝君刘宏从殿阶缓缓走下,脸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俯身问道:“朕不明白的是,林承为何要对骠骑不利?能给朕一个解释吗?”
“关于封疆十二座城池。”
林明心中早有对策,假装痛恨地回答:“此贼人在汝南拥有多处私产。骠骑在萧关打了大胜仗后,他的财产受到了不少损失。因此,他害怕骠骑继续扩大战果和巩固国土,便心怀不轨。”
“原来是这样。”
刘宏转身说:“武卫中郎办得不错,尽职尽责。为了汉朝,不惜抛弃师生情谊。大将军,你可给他送上几匹良马作为奖励!”
“遵旨。”
曹洪深深一拜。
第118章 林绍:弟弟,敬送林明兄
几匹好马?
这个赏赐让在场的众大臣心情复杂不定。这是恩宠、讽刺还是对权贵的轻视?
“各位臣子。”
“如果没有事情,散朝吧。”
刘宏重登帝位,平静无波地说:“林承虽已逝去,但骠骑仍在并州征战。洛阳切莫搅扰军务。”
“是。”
众臣带着震撼离开皇宫,既觉得林家太过绝情,又对天子突如其来的镇静感到异常。一股足以撼动汉王朝社稷的大变故正在悄悄酝酿着。
“咳咳。”
直到群臣全部退场,刘宏忽然咳嗽几声鲜血,并扶着桌案勉强坐下来。
“陛下!”
“需否叫太医令前来?”
蹇硕见状大惊,迅速跑到陛下身边。
“不需。”
“不要把此事泄露出去。”
刘宏面色苍白,眼神凝重地看着殿中的斑驳鲜血,低声说:“朕看到了林氏一族的疯狂。”
刘宏对身边的蹇硕吩咐:“去并州告知刘牧,若大获全胜便返回陈国,绝对不要回京。洛阳的事情朕可以处理,但务必提醒刘牧,虽然可以清除士族势力却不可伤及自身。手中的利刃随时可换,自己血染就丧失为王之资格,希望他有一天也能领悟这句话的意义。”
“属下明白。”
“请陛下好好保重龙体。”
蹇硕眼里泛着红泪,内心充满悲愤。
何进竟公然投向林氏阵营,并迫使陛下称意妥协,逼得天子宫庭为之哀伤。
而仅仅通过拉拢袁门门生真的能成为天下第一士族么?
而且陛下这样说,可是区区内臣又能如何阻挠骠骑将军回朝?
地位不同看待事的观点自然不同。
蹇硕同情刘宏,憎恶何进。
然而何进并没有参与策划刺杀行动。
只是利用了大势所驱,聚集公卿召开廷议,并使守备力量转向自己,同时也接管林氏的一些资源。
一举获得利益而不受伤害。
“祝大汉万岁。”
“这一次,朕做你手中的利剑。”
面对蹇硕逐渐远离背影,刘宏眼中闪过凌厉神色。
本来以为挑选一位草根外戚就能遏制后戚之祸并抗衡世家贵族的影响,没想到何进竟能笨到如此地步。
朕的两个儿子无人可撑起这江山。那我便亲自充当刘牧手中的武器,干净彻底的清算。毕竟我已经昏庸了这么多年也不怕背上恶名。
林氏家族掌门人林颖去世的消息,在洛邑如同惊雷一样炸开。民间流言纷纷使得整个袁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当得知消息后袁氏兄弟急忙赶到太仆官署,看到的情形却并非一片哀恸。
没有遍府悬挂白绫或穿孝服的侍者,
只有袁绍跪在府厅上,满脸憔悴。
对林家族所有的安排和对刘牧的埋伏都是林颖与其所计划的阴谋。未将牵连到他人身上,可预料中的暴风骤雨终究来临!
“哥哥!” 袁术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抓住兄长大叫,“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我只知道大将军派人来说你父亲死了!”
河内大捷后,朝中权斗的局面发生了改变。表面上君主获胜,然而,董家的自裁和自行瓦解震撼了众人。许多人感叹,不愧为历经四代三公之族,竟有如此果决的决心。
礼部治下。
太史令府。
周范神色惊恐,问道:“太史令大人,董邕已经……?”
“死了就死了。”
李义煮着茶,轻嗅茶香,咂嘴道,“陈地作坊去年出了炒茶,今年又流行红茶,味道还真不错。”
“天象能预测吗?”
周范无心品茶,急不可待地问道。
“你这观测天象的技术差劲得很。”李义抿了一口茶水,淡定答道,“五星凌月,并非意味着世族动乱,而是边疆寇患使国家动荡,百姓十不存一。不过兵祸已除,不用忧心。”
“不是士族作乱,而是边疆叛寇?”
周范眼睛猛然张大,不可思议地说:“他们竟敢这么做?”
“人情复杂。”
“物极必反。”李义目光中带着笑意,深意地望向北方。
多年来边境受到的威慑在弱化时,昔日山中的强虎衰微,狼群就会蜂拥而至,人性也是如此,难以退去兽性。
### 幽州大军抵达,敌首成山,战火不停
白气升至北斗之下,泰山与北斗指引下,灾难消散,周范恍然大悟,对观测天象有了新的理解。
随着董邕的死余波未平,在雁门郡、平城关,烽火持续燃烧。次日早晨,刘将军来到营地,见到的是一片近乎绝望的人们。
“刘牧。”王允披头散发,在栅栏前怒吼:“文人可以被杀死,但不能受辱!”
“胜者称王败者贼盗”,刘牧平静地站立,冷冷说道:“我感谢你们省去了大汉王师远征的劳累,能在边陲消灭鲜卑主力!”
典韦带领士兵进入营地将所有人屠杀一空。随后,他们将尸体堆积上高处点燃。
到了傍晚时分,山脉和关隘上盖满如雪般灰烬。在远处观察到此场景,鲜卑族的扶罗韩疑惑不解地问同伴:“还未至冬,怎么会下起‘雪’来?”
魁头可汗决定再多等待三天看看情况再说。
同时,数里外,公孙将军和他率领的幽州军到达一座布满了人骨头颅的山上,令人毛骨悚然。雄鹰不断扑食这些骨头堆上的腐肉。
刘备皱眉说道,“是不是来迟了?”
胡车儿骑马疾驰而至解释说是护商军奉骠骑将军之命在此守候幽州援军。经过确认之后,双方合流,一同前往平城关。
此时平城烽烟仍未熄灭,军队继续赶路,在夜晚与驻守部队汇合。所有将士咀嚼着干粮,眼露凶光,随时准备战斗。
公孙瓒正和将领们商议行军策略,准备迎接更激烈的挑战。
(调整人名、地理、以及部分事件表达,但保留原文的核心故事线)
山谷中,夜幕低垂,火光在微风中摇曳。灯光下,几条身影围聚在一起,凝视着地图,低声商议着。
李云,赵威互相点头,报出了自己的姓名。黄勇上前介绍道:“我是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