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辉的双手扶在桌子的两边,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边,微笑着看了余北风一会儿,然后说道:“我作为东北三省总督,未来的北方经济特区总督,我在东北执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都是在执行皇帝陛下和太后的旨意,都必须与朝廷的既定政策保持一致,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们做臣子的本分。但是话说回来,东北三省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我禁卫军的管辖范围,禁卫军有责任和义务保护辖区内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谢谢,下一个。”
戈辉的回答显然并不让余北风满意,但对此余北风也没有别的办法。
在众多举手的记者中,戈辉选中了一个穿西装戴圆眼镜的记者。这名记者不忙不慌的推了一下自己的圆眼镜,然后才用蹩脚的汉语说道:“尊敬的总督,阁下,我地是,大日本帝国,那个《朝日新闻》地,记者,船木正之。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大日本,帝国的军队,正在满洲,与露西亚人(俄国人)作战。将来满洲会成为,成为我,大日本帝国的,势力范围,我想问的是,同处于满洲的禁卫军,打算怎么看待这个事实。”船木正之身材虽然矮小,但胸脯却挺的高高的。
戈辉饶有兴趣地看着船木正之,良久,不发一言。
船木正之以为这个问题难倒了戈辉,所以颇为得意,他左右看了看其它记者,又轻蔑地看了看四周的警卫,然后再把目光投向戈辉,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从戈辉的目光中读出的不是为难,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轻蔑,这让他感觉不太舒服。
戈辉想起了昨夜遇刺的事情,他本想就这样算了,但他今天听了这名《朝日新闻》的记者的提问,他改主意了,他临时决定要用这次遇刺事件做大文章,杀杀日本人的嚣张气焰,也通过这件事试探一下日本人的态度。想到此,他开口了:“首先,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贵国与俄国的战争情况,虽然贵国取得了一定的战果,最近也刚刚在辽阳一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将战线向奉天逼进。即便如此,日本离最后的胜利还是十分的遥远,也完全有可能是遥遥无期,我十分的怀疑,贵国的钱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其次,东北三个省是禁卫军的管辖范围,以前不是日本的势力范围,现在也不是,将来更不会是,我想说,你言之过早了,等打败了俄国毛熊再说吧,或许还很有可能被熊爪子一巴掌拍死。最后,我要告诉你,我的,就是我的,永远不会是你的。”
田劲看戈辉说完,刚要说“下一个”,就见戈辉又开口了:“对了,你不是日本报社的记者嘛,我请你写篇文章,警告一下在东北的日本侨民,要低调,要守法,否则别怪我不客气。另外,昨夜我遇刺了,四名刺客被当场击毙,经调查,四名刺客均是日本人,我知道一定还有其他同党,这件事我会一查到底,一旦查到幕后主使,我绝不轻饶。”
所有在场的记者,包括叶祖圭、鲁登道夫在内,都震惊了,总督在港区招待所遇难,这是多大的事件啊。一时间,所有的记者都忘记提问了,都开始记录戈辉刚才爆给他们的惊天消息。但有一名记者没这么做,这是一名外国记者,他在别人专心记录的时候,他不举手就直接开始提问了。
“尊敬的总督大人,我是香港《德臣报》记者,我叫端纳,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您。”这名外国记者首先自报家门。
戈辉笑了:“好吧,你是今天临时记者招待会提问的最后一个。”
得到戈辉的首肯,端纳很高兴,他大声说道:“我是1903年从澳大利亚来到香港的,我听到最多的谈论都是大清的东北有一个叫戈辉的人……,这样的故事我估计能写好几本书。两个月前我来到东北,我来到了朝阳,锦州港区,我看了很多的地方,采访了很多人,我被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感动着,所有人都告诉我,朝阳工业区,在您的英明领导下,越来越好,禁卫军在您的领导下,越来越强,于是,我想问的是,未来的北方经济特区,未来的禁卫军,将会是什么样的?非常感谢。”
这是戈辉在这次简短的记者招待会上听到的第一声谢谢。
戈辉的话也从谢谢开始:“我也想说谢谢,谢谢你来参加今天的仪式。我也很愿意回答你的问题,未来的北方经济特区,就像这个名字一样,将会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特区,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肯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未来的禁卫军也将是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是维护国家和地区和平的重要力量,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再次感谢。”
戈辉说完走下了讲台,沿着警卫们事先安排好的路线离开了。田劲紧随其后,戈辉一边走,一边小声对田劲说了一些话。鲁登道夫、叶祖圭、林颖启、邱宝仁等人也紧随其后,紧跟着离开了。
吕克这时对记者们说道:“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一会儿我们锦州水兵学院的叶院长有一个记者招待会,大家可以在那时提问。”
记者们听到这里,都没走,继续等候在这里。
临时记者招待会结束后,戈辉和鲁登道夫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后,便离开了,他今天要去视察锦州港务局,还要去锦州港二期的工地视察,晚上还要宴请锦州港区的工商界人士,总之,戈辉的时间排的非常的满。
鲁登道夫则留下来,带着两百名德国水兵教官和林颖启、邱宝仁、吕克等人一起商量明天开课的具体安排。叶祖圭还有个记者招待会。
记者们和朝阳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直到记者招待会结束后,才相继离开了,热闹的水兵学院再次归于平静。
两千名海军陆战队员们,则在大队长聂明宇的带领下迅速离开,目标海军陆战队基地——正在建设中的菊花岛。
戈辉知道,自己的讲话被直播后,各方的反应一定会很大,但他完全不在乎,现在他兵强马壮,巴不得有人来找茬打架呢,正好可以锻炼队伍。
朝阳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结束了,慈禧太后伸出右手,李连英赶紧上前双手托住慈禧太后的小臂,轻轻用力,掺起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慢慢地走到仪銮殿门口,抬起头看了看布满阴云的天空,又看了看外面新移栽过来的花草树木,然后头也不回的缓缓说道:“你们也都听了那个所谓的什么直播了,都说说吧,你们都听出什么了?”
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大学士张翼,还有铁良、四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虽然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因为他们每月都没少拿戈辉派人送上来的孝敬,所以无可奈何之下,只能以沉默应对。
“哼,就知道你们说不出什么来。”慈禧阴着脸转回身,接着又对小德张说:“小德子,你见过戈辉有几次了,你是怎么看戈辉今天的讲话?”
小德张就知道自己跑不了,于是简短的犹豫了一下说道:“奴才确是见了戈辉几次,对他的了解其实也并不多。今天听了他的讲话,依奴才的愚见,戈辉虽然话语中对列强十分的强硬,也有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但并没有不臣之心。”
慈禧太后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没有不臣之心,这一点就足够了,其它的都不重要。”说完向内室走去,一边走一边说:“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找你们来不是让你们杵那不说话的,老话儿怎么说来着,吃人家嘴短,说的就是你们吧。”慈禧太后说最后两句时,声音已经很小了,也完全走进了内室了。
李连英一直搀扶着慈禧太后,小德张一直伺候在旁边,所以听得真真切切,看来老佛爷对很多事情,心里明镜儿似的,想糊弄老佛爷,大家都还太幼稚了。估计老佛爷也知道自己也没少从戈辉那里领钱,只是老佛爷不点破罢了。不过话说回来,老佛爷自己也每月接受很多戈辉差人送过来的国家建设债券。吃人家嘴短,看来大家都一样,想到此,小德张内心中平静了许多。
看太后走了,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大学士张翼,还有铁良四人对视了一眼,四个人默默地离开了仪銮殿。他们都没有听到慈禧太后说的最后两句话。
袁世凯此时也站在自己的府里刚刚听完直播,他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深思之中,他的心腹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看他不说话,大家都不敢吱声。
“聘卿(王士珍字),你怎么看戈辉的讲话。”袁世凯眼也不睁,闭着眼睛仰坐在椅子上开口问道。
王士珍短暂的想了一下说道:“从戈辉的讲话中,我们听出了戈辉的自信,听出了戈辉对自己实力的自信,只是我们不知道的是戈辉的自信来源于哪里呢?是他印的钱?还是他生产的枪炮?而这两样东西,列强都不缺,都比他强,可他为什么却不怕列强呢?他有什么凭借呢?这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
“卜五(徐世昌字),你怎么看?”袁世凯继续问。
徐世昌犹豫了一下说:“据我们派去朝阳的人说,努鲁尔虎山和官营农场是禁卫军的两个禁地,那里有很多秘密,却无人知晓。或许他的自信来自那里。据我们的人打探到的情报,努鲁尔虎山是个军事训练基地,官营农场明面上是农场,其实还是一个秘密兵工厂。东德枪械兵工厂是给外人看的,官营农场才是专门给禁卫军生产武器的兵工厂。”
“芝泉(段祺瑞字),你的看法呢?”袁世凯接着又问。
段祺瑞马上答道:“我们从东德枪械兵工厂订购了毛瑟G03式步枪6万支,FA-99、FA-96、FA-11三种手枪各两千支。2.5寸口径FA-80式步兵炮和2寸口径FA-64式迫击炮各两百门,每门炮配2000发炮弹。03式马克沁重机枪1000挺,枪子弹各订了六亿发。正在分批发货,最近一批货是上个月初到货的。我们还和北京禁卫军合买了5万支崭新的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这个是现货,并向东德枪械兵工厂下了3亿发7.62毫米x54R的步枪弹。他们敢接下这么大订单,说没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依仗,打死我都不信。”
段祺瑞语声微顿,停了停又道:“东德枪械兵工厂的枪支弹药非常先进,就拿毛瑟G03式军用步枪来说吧,它的口径小,初速高,射击精度更高,装弹量多达8发,比现我们使用的汉阳兵工厂生产的委员会步枪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儿。手枪和大炮我就不说了。我想,这也是他信心的来源吧。而且,我觉得他们肯定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却不给我们看,也不会卖给我们。”
袁世凯睁开眼睛,坐正身体,然后又问道:“华甫,那你说说,和东北禁卫军相比,我们北洋军的优势在哪里?”
袁世凯的问话,让冯国璋实在没法回答。但最后冯国璋还是开口了:“大人,不客气的说,东北禁卫军,不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财力上,或是从武器上,要都强于我们北洋军,更强于北京禁卫军。其实我们……没有优势。”
其实袁世凯心里也清楚,冯国璋说的虽然不好听,但确是事实,一种无力感突然袭上袁世凯的心头。自己奋斗了这么多年,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可是人家戈辉才几年就完全超过自己了,这让袁世凯心中有十万个不甘心。
和袁世凯心情差不多的是日军最高指挥官大山岩。
日俄战场的日军最高指挥官大山岩将军,也在自己的指挥部里思考着这个问题:戈辉的自信从何处来?
关于禁卫军的情况,大山岩如数家珍。
武器:主要是露西亚国(俄国)的m1891式莫辛纳甘步枪,在大清被称作水连珠步枪,仿制德国的毛瑟1898式步枪,禁卫军叫毛瑟G03式步枪,还有少量的两寸口径和两点五寸口径火炮,以及三种口径相同的手枪,手枪非常先进。
总兵力:大约在六万人左右,算上他们新成立的武装警察,总兵力应该不超过8万。
战斗力:根据日军的情报系统做过的评估,相对八旗兵是强了很多,和新成立的北洋常备军不相上下,但和日军比,还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作战经验:基本上等于零,因为没有任何情报显示,禁卫军参加过战斗,可能打击过土匪,但是打击土匪武装的战绩,实在不值得摆在台面上。
禁卫军若凭借以上的实力,如果和身经百战的日军对碰,那和找死差不多。那么,戈辉的自信从哪里来的呢,他有什么凭借呢?
如果现在日军不是在与露西亚人打仗,那么他会立即派兵把禁卫军灭了,直接用武力消灭戈辉的狂妄,但是,现在没这个时间,也派不出兵来,这让大山岩十分的恼火。
这时,情报官羽田聪中佐,手里拿着文件夹,出现在了他的办公室门口,羽田大步走到大山岩面前,立正弯腰:“将军阁下,情报官羽田中佐前来报到。”
大山岩收回思绪,微笑着说:“哦,羽田君,每次看到你就会让我想起你的父亲。”
“报告将军,我在家的时候,父亲也经常和我提起您。”羽田聪道。
大山岩点点头:“你的父亲十分的优秀,如果不是训练中为了我受了重伤而退役,否则今天在这个位置上的一定是你的父亲。希望你像你父亲一样优秀。”
“嗨,我一定会努力的。”羽田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