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元年五月
自从王选接受李冰的援助之后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两个城市的道路也终于联通了。
平坦的水泥路,绵延四五十里。
王选看着在烈日下训练的五百民团,心头泛起阵阵寒意。
李冰来的时候,这些人只是普通的百姓,身世干净,畏畏缩缩的。
甚至有些人从出生到上个月为止,连肉都没吃过。
如今这些大官眼中的贱民们眼中有光,走路格外的卖力,比巡检带的兵更有威慑力。
“真不知道李知县有什么魔力?”王选嘟囔道。
师爷:“他有粮食!”
王选:“……,好了不要再说了!”
但是王选内心不认为是这样的,仅仅有粮食可不能让民兵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使得百姓们更有活力。
其中最核心的怕是李冰的理念了。
“以人为本,法律至上!”
一天前
澄城县县衙里。
李冰带着白水县的智囊团们与澄城县的知县、师爷、县丞……等人一起商议如何治理城市。
当澄城县的众人认为百姓只是愚民的时候,李冰沉默了。
然后将一沓子手稿交给了众人。
上面写着制度二字。
打开第一页,上面写着:“议会制,资本主义的根基。”
……
结束会议之后,李冰带众人回到了白水县。
县衙里,苏诗雨等人像是第一次认识李冰一样。
李冰摸了摸鼻子:“你们看我干什么?”
苏诗雨:“我真想把你的脑袋掰开看看,里面怎么长的。”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透露出和苏诗雨一样的想法。
苏泰开口道:“李知县,你再给我们讲讲吧,我还是有些不理解。”
李冰点了点头,蒙古的游牧文化和近乎奴隶制的制度,是很难理解君主立宪制的。
“首先,我们的大明律并不完美,朝廷的权力太大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比如对王六来说,当时朝廷让你们来服徭役,你们就必须来,不然只能逃跑当流民。”
“而我的想法是,这些法令是不是由大家来制定更好一些?”
众人不语,自古以来的枷锁让他们有些迷茫。
李冰接着说道:“这个制度就叫议会制。”
“第一,由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当老大(总统),但是他的权力仅仅行礼仪之权。”
“这样就避免了他独断专行。”
“然后将权力交给平民和乡绅,分为上议院(乡绅和官员组成)和下议院(百姓们组成)。”
“上议院承担立法审议的作用,通俗的来讲就是对法案的修订和建议,但是不能否定下议院通过的法案。”
“当然上议院可以搁置法案一年时间,让下议院修改。”
“下议院则是由每个乡村选择人员组成,可以立法,监督,和管理监督财政。”
“这样一来,下议院的多数人推举一些有威望的人组成新的组织内阁,从内阁选出一人作为真正的老大(首相),他可以对议会的立法负责,同时议会可以对内阁提出质疑,如果议会的人同意,那么会让那个德高望众的人将内阁解散。”
“当然内阁如果有理由的话也可以让德高望重的人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议会人员和组成内阁。”
苏诗雨等白水智囊团如闻天书,却隐隐觉得就该如此。
看着众人依旧迷茫的眼神,李冰觉得心累。
算了,只能让他们慢慢思考了。
李冰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中来。
找到更适合这个时代的道路。
白水县的民团经过一个月前的招募,已经将近三千,马上就够一个卫所(5000人)的兵力了。
下面就该分出一部分老兵和一部分新兵帮助蒙古右翼来抵抗林丹汗的攻击了。
白水县兵工厂全力运转,生产黑火药和弹丸,已经囤积了数万子弹了。
李冰还让铁匠们打造了可以紧箍在枪管上的刺刀,防止子弹打完后变成烧火棍。
王六摸到刺刀后,很快制定了训练计划,无非就是刺,挑这些动作。
于是每天就能听到民团嘿哈的训练声。
与此同时,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满脸怒意,什么,明国居然不给我们岁赏了?
“意思是我们打下蒙古右翼,朱由检这个皇帝也不给我们钱了,是吗?”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这个意思,大汗!”
林丹汗面色阴沉:“他是不是看不起我这个四十万蒙古主?不行,我得派人去要钱!”
林丹汗看了一圈:“好女婿,你带兵马去明国要钱去吧!”
林丹汗的女婿贵英恰:“好,这没问题!”
众所周知,要钱的活都有很大的油水,可是别忘了,同样有很大的风险。
贵英恰嘻嘻哈哈的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几百骑兵到山西大同东北角的新平堡。
大声喊道:“里面的人听着,我是四十万蒙古主林丹汗的女婿!”
“我们是来要岁赏的,你们快开门!”
然后小声对部下说道:“你们不要让别人知道我是来要钱的,毕竟我可是很低调的!””
守城参将方咨昆一脸不耐烦。
“陛下都说了这个林丹汗没帮我们打金人,居然还想要岁赏?”
“要不把他们都杀了?”
“好!”
于是贵英恰就被杀死了。
当传到林丹汗耳朵的时候,林丹汗正在抱着福晋喝酒。
林丹汗:“我生气了,我要钱呐!”
他手底下的人也是义愤填膺:“对啊,凭什么能给右翼钱,就不能给我们钱?”
崇祯要是知道的话:说好的给你们钱一起打后金,结果一到关键时候你们就玩失踪,给你脸了!
军师:“不如我们像祖辈那样,打他们一顿,让他们给我们钱吧!”
“是啊,打他们一顿,如果他们不给钱,我们就自己抢!”
这个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于是林丹汗打开了地图。
距离近,又没有太多防守力量的山西大同府成了首选。
山西大同的卫所边军长时间没发军饷,心中本就有怒气,再加上蒙古骑兵确实追又追不上,打又打不过。
导致林丹汗带人流窜到大同各地,进入大同二百里腹地,杀了上万守边明军和百姓。
崇祯知道后,满脸愁容:“百姓们苦啊,众爱卿有什么办法没?”
众多大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低头不说话。
此事就此不了了之,也不说反击,也不求和。
毕竟没人愿意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