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各种小吃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糖炒栗子在锅里滋滋作响,香甜的气息弥漫开来;软糯的元宵盛在精致的碗中,馅料的甜蜜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品尝;烤串的香味更是勾人食欲,摊主熟练地翻转着手中的食材,撒上香料,引得食客们大快朵颐。
舞龙舞狮的队伍穿梭在人群中,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巨龙身披金色鳞片,在舞龙人的操控下,时而腾飞,时而盘旋,仿佛要直上云霄;雄狮则憨态可掬又威风凛凛,跳跃翻腾,引得观众阵阵喝彩,人们纷纷围拢过来,掏出铜板打赏。
而在这繁华的中心,凝香苑更是别具一番风情。平日里就已声名远扬的凝香苑,在上元佳节之夜,更是被装点得如梦如幻。
凝香苑的大门被无数盏红灯笼环绕,灯笼上绘着精美的牡丹图案,寓意着富贵吉祥。
门口的两名女子今日打扮得格外艳丽,头戴珠翠凤冠,身着华丽的锦缎旗袍,手持彩色的手帕,笑意盈盈地迎接每一位客人。
走进凝香苑,大厅内热闹非凡。
中央的舞台上,一群身着轻纱的舞姬正在表演上元主题的舞蹈。她们的服饰以粉色和紫色为主,裙摆随风飘动,宛如盛开的花朵。
舞姬们手中拿着特制的花灯,配合着音乐的节奏,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时而围成一个圆圈,如同一朵绽放的莲花;时而分散开来,又似漫天飞舞的花瓣。
台下的宾客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大厅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文人墨客为上元节和凝香苑题的诗词字画。
这些作品有的描绘了京城上元夜的繁华盛景,有的赞美了凝香苑女子的才情美貌。
在灯光的映衬下,这些字画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与热闹的氛围相得益彰。
沿着走廊漫步,每个房间都传出悠扬的丝竹之声和女子的笑语。
房间内,布置得温馨浪漫,桌上摆放着精美的点心和香醇的美酒。客人们与心仪的姑娘相对而坐,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窗外的花灯夜景,互诉衷肠。
庭院中,更是别有洞天。
假山上挂满了小巧的花灯,宛如繁星点点。池塘里漂浮着一盏盏荷花形状的水灯,随着水波轻轻摇曳,倒映在水中的灯光闪烁不定,如梦如幻。
姑娘们手持花灯,在庭院中穿梭,与客人一同猜灯谜。
灯谜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关于诗词歌赋的,也有生活常识类的。猜对的客人可以获得姑娘们亲手制作的香囊作为奖励,一时间,庭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二楼的雅间,布置得更加豪华典雅。推开窗户,便能俯瞰到京城的繁华街景和如潮的人流。
屋内,红烛高照,香气袅袅。名妓们怀抱琵琶、古筝等乐器,弹奏着悠扬的乐曲。
她们的歌声婉转悠扬,如黄莺出谷,与外面的热闹喧嚣相互呼应,却又多了几分雅致与柔情。
凝香苑二楼的一个雅间中,温暖的烛火轻轻摇曳,将室内映照得一片昏黄。
名贵的檀香袅袅升腾,与桌上佳肴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奢靡又惬意的氛围。
雅间内,镇国公府的孙明轩正与好友卫绾对坐饮酒。孙明轩一袭月白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条蓝色丝带,身姿挺拔,剑眉星目,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苏然则身着淡紫色长衫,面容温润如玉,举止间尽显儒雅风流。
“今日上元佳节,这凝香苑倒是比往日更加热闹。”卫绾端起酒杯,浅酌一口,望向窗外灯火辉煌的街道。
孙明轩轻笑一声:“这上元夜,本就是京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凝香苑作为这京城第一青楼,自然是宾客盈门。不过,比起这热闹,我倒是更喜欢与你在此小聚。”
两人正说着,雅间的门被轻轻叩响。随后,一位妙龄女子款步而入。此女正是凝香苑颇有名气的清倌儿,名叫婉娘。她身着一身淡粉色长裙,外罩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三千青丝挽成一个优雅的发髻,斜插着一根白玉簪,面容姣好,眼神中透着灵动与娇羞。
“见过两位公子,听闻二位在此雅聚,婉娘特来献舞一曲,为公子们助兴。”婉娘微微福身,声音轻柔悦耳。
孙明轩和卫绾相视一笑,点头应允。婉娘轻移莲步,来到雅间中央。随着一旁婢女奏响的悠扬乐曲,婉娘翩翩起舞。她的舞姿轻盈优美,如蝴蝶穿花,又如飞燕掠水,举手投足间尽显风情万种。
就在婉娘舞到酣处时,卫绾举杯说道:“孙兄良辰美景,又有美人在畔,何不作诗一首。
孙明轩哈哈一笑,并未多想,一来今日上元佳节,心情愉悦,二来美酒下肚,兴致正浓。他起身踱步少许,略作思索,便吩咐侍从备好笔墨纸砚。
卫绾在一旁笑着催促:“孙兄才思敏捷,我可翘首以盼佳作问世。”婉娘也停下舞步,盈盈笑道:“期待孙公子妙笔生花。”
孙明轩提笔蘸墨,脑海中浮现出窗外热闹的上元夜景,百姓们喜乐祥和的画面,笔尖落下,开始书写心中所想。
卫绾则在旁边看似随意地与婉娘交谈着,眼神却不时飘向孙明轩手中的笔。
不多时,孙明轩搁笔,一首描绘上元繁华、百姓安乐之景的诗作已然写成。
星桥铁锁开良夜,
凤管鸾箫韵里来。
共赏花灯同祝酒,
升平气象醉蓬莱 。
卫绾走上前,假意欣赏,突然皱起眉头,轻声说道:“孙兄,这首诗虽好,可总觉得少了些新意。要不这样,我给你提几个字,你润色一下,必定能让此诗更上一层楼。”
孙明轩本就豪爽,加之对好友毫无防备,便点头同意:“卫兄但说无妨。”
卫绾拿起笔,在诗中巧妙地添改了几个字。
孙明轩看都未看,还赞道:“卫兄果然高见,经你这一改,此诗韵味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