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谁敢进去?”宋佳芬挡在门口,声竭力嘶。
裴济见状,火冒三丈,这是关系十万将士的生死,也是关乎到你们赵家的天下,这个秦相真的是坏透了。
裴济之所以领下这个吃力且危险的差事,是因为朝中唯有他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来人!把他娘俩控制住!”裴济下令。
十几个军士一拥而上,眼看便要抓住赵坚与宋佳芬。
却闻一声“住手!”
一旁的赵嫣然一听这声音,便知道是谁来了,心中替他外祖父捏一把汗。
来人正是当朝宰相秦魁。
“见过秦相!”宋裴二人向秦魁行礼。
秦魁却对宋裴二人视若无物,却向十三公主施礼:“微臣参见小公主殿下。”
“免礼!”赵嫣然道,她对这个宰相没丁点好感,不知道父王为何用这样的奸相?
“秦大人来得正好!这征集冬衣之事,大人最清楚不过。”李纲说道。
“是呀!秦大人你还是劝劝宋贵妃,免得产生误会。”裴济说道。
要说朝中秦魁除了怕元帝还怕谁?那么,他还真怕面前这个裴济。
在裴济面前,他没一点优势可言。
“哈哈哈!裴大人放心,本相就是为这事而来,这事便包在本相身上便是!”秦魁边说边奔向宋佳芬。
只见他对宋佳芬轻轻地说了几句,宋佳芬原来绷紧的脸,瞬间便有了笑容,人也从门口走开了。
秦魁回头对李裴二人道:“二位大人请吧!”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
并且在这“颂情衣坊”征集到了六万件冬衣冬裤。
这大大缩短了征集时间,使得裴济提前完成了任务。
裴济把这些衣裤交给兵部尚书李纲之后,第二天早朝,便向元帝交还了青钢剑。
元帝见裴济这么快便完成任务,十分高兴,心内暗忖:自家人还是自家人,这效率就是不一样。
冬衣征集圆满完成之后,元帝便催李纲赶紧送往前线。
李纲自然不敢怠慢,正在抓紧时间打包装载,不在话下。
而此时的赵嫣然,正穿梭在大街小巷,在丫鬟荷叶陪同下给张家四兄弟送家书,并且带给他们每家五百两银票,这是赵烈给他们的奖励。
张家四兄弟的父母妻儿,见到信与银两后,对赵嫣然千恩万谢。
赵嫣然回到家后,已是吃中饭了。
此时,赵嫣然才有时间向朱莲讲述赵烈在夜郎的情况。
十三公主虽说年纪不大,但她讲述避重就轻,只讲那些不危险的事情,其它危险的事情立即带过或忽略。
总之,她讲完后,朱莲听后十分满意,觉得他的儿子现在在夜郎站稳了脚跟,再也不受人欺负了。
而远在夜郎的赵烈也正在吃中饭,却喷嚏连连!
“谁在讲我呀!”赵烈打趣地道。
站在一旁的月红道:“是十三公主在讲你呢?”
赵烈笑道:“也许是吧!这个小妹对我最好!”
月红是过来人,又是女人,他发现赵烈与十三公主虽然是两兄妹,可是有些行为与动作却超出了这一范围。
虽说赵嫣然才十四岁,但个头比她月红还高大,十四岁也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男女之情,处在似懂非懂的阶段。
但王爷与十三公主并未避嫌,比喻公共场合的拥抱,他俩似乎很享受这种拥抱方式。
月红想到这里,于是笑道:“王爷,奴婢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可以呀?”赵烈微笑道,“什么问题?”
月红道:“你同十三公主是一个母亲生的吗?”
赵烈一惊,但瞬间便镇静下来:“不是的!她的母亲出身高贵,是工部尚书的女儿,而我的母亲却是佃农的女儿。”
月红不好意思的道:“王爷别误会,奴婢只是好奇你们兄妹感情这么好,所以才有此一问!”
“没事!这段时间苍前辈比较忙,他正带人进行土地改革,你能理解吗?”赵烈转移了话题。
宫中十九年生活,真的不堪回首。
月红道:“男人以事业为重!王爷请放心,奴婢不会拖他的后腿的。”
月红说到这里,忍不住一阵干呕。
赵烈忙道:“怎么啦?不舒服么?”
月红摇头:“没事!等一下便好了!”
赵烈似乎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中会意一笑:看来夜郎王府有新的生命诞生了,这是很好的预兆呀。
时间永是流逝,夜郎依旧太平。
冥冥中,一切有条不紊的在进行。
赵烈每日是食堂、宿舍与演武场。
除外围的岗哨外,其余皆在争分夺秒的训练军事技能。
赵烈深深地知道:这里虽只一千二百人,相当于他穿越前的一个加强团的兵力。
但由于装备精良,在这个世界,只要他赵烈把手轻轻一挥,便可轻易灭掉一国。
因为,在赵烈的严格训练下,这支部队各项训练指标皆是优秀。
这是一支全能的现代化特种部队。
赵烈又在后面六百人里面培训出四名出色的狙击手。
因此,前后一共有八名狙击手,他们的编号是:十号、二十号、一百一十号、一百二十号。六百一十号、六百二十号、六百三十号及六百四十号。
赵烈对这这支部队很是满意,现在在这夜郎,谁也不知道这支队伍有多恐怖,就连苍寒也不知道。
终因苍寒是冷冰器时代的巅峰强者,自然对于这热冰器虽然佩服,但只畏不敬。
赵烈现在只等夜郎这次土地革命完成之后,便立即西征西凉。
西凉是历代夜郎人的梦魇,西凉仗最着凶猛的骑兵,不时东进冲入夜郎,然后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西凉王对夜郎的人们犯下滔天大罪。
因此,赵烈决定先解决西凉,抓住苗王、覆灭血刀帮,抓住血刀帮帮主冯致远。
谈到冯致远,赵烈其实心中存有愧疚。
但冯致远确是脑壳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
当年的康城之战,祖辈们确实有愧于他这个当年的御林军统领。但那日赵烈已代表祖辈们向他致歉,同时较量时放了他一命,但他仍然执迷不悟。
其实赵烈对于冯致远,可仿效诸葛孔明,“七擒孟获”!
可是,这厮却投敌叛国,这是赵烈的底线,你可以反赵烈,反赵家,但不能叛国!
冯致远踏错这步,不管他有多大本领,此人不可留也。
赵烈深知,本领越大之人,一旦走向对面,那么破坏程度也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