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十月二十五日辰时。
赵烈吃罢早餐来到演武场。他令人把六挺重机枪搬了过来,然后每个营分配两挺,每挺五千发子弹。
每个组选出三位重机枪手,好在这些人对这三款武器都很熟练。赵烈讲了些注意事项,然后开始操练。
今日,赵烈重点指点步枪营,要他们怎样射击迎面冲击而来的马队。
西凉过了碧林关的碧林山,那边是沙漠及平原,根本无险可守。
所以西凉的骑兵纵横驰骋,肆无忌惮,西凉就是仗着自己精良的骑兵,冲破碧林关而长驱直入夜郎。
赵烈一直在关注西凉的骑兵,他在书房中不是看《夜郎轶事》,便是看《西凉历史》。
因此,赵烈今日针对性地训练长枪队配合重机枪如何击杀马队的队形的。
赵烈这次西征,自然是要打算覆灭西凉,他已做好了万全之策。
他的目的是:必灭血刀帮!如果顺利再灭西凉!
三个营的人都认真地听赵烈讲解。接着跟着赵烈开始实练。
这一千余年轻人,皆是夜郎土生土长的贫苦人,他们恨本土的贪官污吏,恨本土的为富不仁者,却更恨西凉的外来侵略者。
因此,这些年轻军人,咬着牙苦练本领,为的是给死去的同胞们报仇。
经过一天锻炼,这些年轻军人也掌握得差不多了。
申时,赵烈令全体集合!
一千余人按新编队,一百人一排站好,共站成十排横队。
赵烈说道:“弟兄们!古人曾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明日,我们辰时从碧林关出发,杀向西凉!”
众人听后一惊,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有人高呼:“杀入西凉,消灭西凉王!”
众人一齐呼喊,声震长空!
“好!明日,为我们同胞们报仇的时候到了。明早辰时初,向碧林关进发,今晚大家休息好!养精蓄锐!”赵烈大声说道。
“遵令!”众人齐声道。
一夜无话,次日辰时,三个营的将士整装待发!
赵烈身后站立由十一号带领的一百零二人的卫队。
赵烈扫视了全场人一眼。然后说道:“你们是大楚帝国的英雄,却更是夜郎人们的英雄。现在正是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出发!”
随着赵烈一声令下,一号一声口令:“向左转,齐步走!”
一行人一千多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夜郎王府。
夜郎王府门前,那里拴着二十八匹高头大马,有十九匹正是赵烈来夜郎时,在金华县买来的军马,另外的马匹,是夜郎戍边军营的。
赵烈命令,连以上的军官,每人骑一匹。
而一号与十八号两人各乘一匹,卫队队长乘一匹。
赵烈当然乘了自己的“黑张飞”。
经过半个时辰的急行军,到达了碧林关。
碧林关前:凌风将军全身披挂,掌中一杆烂银枪,身后有五千全副武装的戍边军。
这是赵烈通知凌风所带人马,去西凉参战的。
凌风见赵烈到来,忙翻身下马,向赵烈施礼道:“末将凌风参战王爷!”
“免礼!”赵烈说道,“关前由谁守卫?此人怎样?”
“回王爷,碧林关暂由我弟凌云守护,我弟凌云,武功比末将更好,曾是元帝十三年大比之年的文武双状元!”
赵烈一听此言,心中一惊,前世在小说中读到过文武双状元的人物,未曾想,自己穿越到这界,竟然能遇到文武双状元这等人物!
“哦!他来了吗?本王想见见这个文武双状元!”赵烈笑道。
“回王爷!他来了,就在碧林关上布防!”凌风边说边叫一亲兵去传凌云到此。
亲兵领令而去。
不多时,便见一个身长七尺,腰悬宝剑,却满脸书生气的一个青年男子走了过来。
此男子大约三十余岁,生得文质彬彬,但却显得从容与干练。
“末将凌云参见王爷!”凌云对赵烈施礼。
赵烈说道:“免礼!你是凌云?凌风将军的弟弟?”
“回王爷,末将正是凌风的弟弟。”凌云不卑不亢。
赵烈见凌云有股宁折不弯的气质,这也许是读书人特殊存在的。
“哈哈哈!好呀!一门两将军,并且听闻凌将军是昔年大比之年,文武双状元的得主?”赵烈问道。
“不才凌云,侥幸夺得此殊荣!”凌云无喜无惊。
赵烈更加喜欢凌云这种不骄不躁的性格。
“好!凌将军面对荣誉。如此淡然,不愧为大将之才,文人之骨!实令本王佩服!”赵烈发自内心赞叹!
“王爷谬奖,末将愧不敢当!还望皇爷多多关照!”凌云说道。
“好说好说!今日本王远征西凉,而夜郎的门户碧林关便交给凌将军了,不知凌将军怎样守此碧林关?”赵烈自然不放心凌云。
他这是劳师远征,绝对要保证夜郎后方的安全,不然一旦前方失利,他将无路可退。
所以,赵烈既要考察他的忠心,又要考虑他带兵的本事。
凌云答道:“碧林关乃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传说。其实如若疏于防范,敌人是有机可乘的,因此末将除加强关隘巡逻外,应该派出细作,潜入西凉与大朱王朝,提前掌握敌军动态,赢得主动权而做好御敌准备。”
赵烈听后,连连点头:“好!好计谋!凌将军真乃高见,本王劳师远征,本是兵家大忌,但西凉不早日灭亡,对本王处的夜郎委实是个致命的威胁,所以本王决心拔了这颗钉子。
“但本王有后顾之忧,担心西凉军兵分两路,一路与本王正面交锋。一路直取碧林关,到那时,本王危也。
“今闻凌将军之言,则本王无后顾之忧也!这就辛苦凌将军了!若凌将军能守住碧林关,则便是奇功一件也!”赵烈微笑着说道。
“王爷请放心,凌云保证把碧林关守得如铁桶一样,滴水不漏,王爷尽管放心西征便是!凌某等王爷回来喝王爷的庆功酒!”凌云信心满满地道。
赵烈大笑道:“有凌云将军这句话,本王就放心西征了,开关门,弟兄们随我杀向西凉。我们报血海深仇的时候到了。”
碧林关门打开,赵烈率领六千余人马,向西凉杀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