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赵烈起床,正在洗漱。
却见十一号说道:“王爷!有一探马来报,说有重要情报需面呈王爷!”
赵烈点头道:“叫他进来!”
那探马走进赵烈营帐,对赵烈施礼:“参见王爷!”
“免礼!听说你有情报?速速报来!”赵烈说道。
“好的!我今日凌晨在城北门溜达,却拾到这封信,信封上署名是王爷你亲启!所以,我便急忙送来给王爷过目!”探马说道。
赵烈接过信件,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夜郎王:我乃乌白的弟弟乌青,戈峰为征粮草,公报私仇,若王爷从东门攻入,我命我家丁,把东门及其它三门的易燃之物,全部引燃,以恭候王爷!
若王爷有此心意,请今晚亥时在东门发一响箭,我们子时便将四门易燃之物点燃!恭候王爷杀进宛城!
赵烈把此信连看三次,看后在仔细琢磨这封信的真实程度:
乌青是乌白的亲弟弟,而乌白被他这个夜郎王所杀,难道乌青不记赵烈的杀兄之仇,反过来帮助他赵烈这个夜郎王?
他沉思良久之后,“来人!”
十一号应声而入:“王爷!属下在!有何吩咐?”
“你去叫刘军师来我这里一趟!”赵烈说道。
“好的!属下这就去!”十一号答道。
十一号出了赵烈营帐,通知了刘振腾。
刘振腾忙跟着十一号来到赵烈中军帐。
赵烈把乌青的书信给了刘振腾阅看。
刘振腾亦是看了三遍,眉头一皱:“奇怪!这乌青难道真的帮助王爷?他应该知道乌白是被王爷杀的呀?他怎么可能还帮王爷?”
赵烈笑道:“本王就是想不明白,才叫军师来商议!”
“王爷的意思怎样呢?”刘振腾不敢贸然下结论。
“我们就答应他,在亥时试射一支响箭,也没损失什么!如果他真的引燃四门可燃可爆物,那么,城内必是大乱,我们便乘机杀入!”赵烈说道。
“可是!如果他们故意引燃少部分易燃物质,引诱我们攻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刘振腾果然考虑周到。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我们攻入城门之后,先以火炮开路,如有硫磺硝药之类,必定燃着,我们小心翼翼的进入,先把城楼打掉。提防上面放有易燃物质。”赵烈说道。
“嗯!王爷若用这种方法,可以一试!那么亥时,我们便发一支响箭,看看乌家反应如何?这戈峰与乌白不对眼,戈峰凭裙带关系当上将军!乌白是看不起他的!而乌白不在了,戈峰难免不找乌青的麻烦!
“乌青不是西凉官方之人,他知道王爷不为难西凉百姓,因此,即使王爷杀入宛城,他乌青一家至少可以活命!但戈峰要乌家供应粮草,如果供应不上,难免有灭族之险!所以,这乌青应该是权衡利弊后,才做出如此选择的!”
刘振腾这番话,其实很有道理!
赵烈很是赞同,于是说道:“军师所说,有一定道理,这是戈峰逼反了乌青,看来戈峰公报私仇,这宛城怕是守不住了。好呀!就依军师所言,三军今晚准备好,若乌青在四门点火,立即从东门杀入!”
“好!”刘振腾很是高兴。立即转身,去传达赵烈军令。
三军将士,听后很是兴奋,皆磨拳擦掌,跃跃欲试,着手准备攻入宛城,杀个痛快。
是夜亥时中刻,赵烈令一号,向城东门上空射出一支响箭。
而城中乌青看到响箭后,立即传令早已伏在四门暗处的家丁,立即动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点燃四门的易燃之物。
顿时,宛城四门火光冲天,照红半边天际。
戈峰正在睡梦中,却被卫兵喊醒:“将军,不好了,四门易燃之物,不知被谁全部点燃了!”
戈峰闻言,大吃一惊,立即起床,全身披挂,带了数百亲兵,直奔东门而来。
他此时担心东门夜郎军攻入。滚滚浓烟中,戈峰大声道:“各位听好了:夜郎军可能会大举入侵,你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这是谁在此放火,看到人吗?妈的,抓住他,老子将灭其三族!”
守城军人对戈峰畏如蛇蝎,这戈峰对手下将士,平时凶残成性,不打即骂。
他们口中答应,心内却极为抵触!
尤其是从碧林关来的军队,他们看不起这个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将军。而今听到碧林关人马全被夜郎王歼灭,心中早已产生惧怕心理,知道宛城即将攻破,他们打算弃城而逃。
而今,这城中火光冲天,从碧林关来的将士,不愿为戈峰卖命,他们口中答应,心里却在打算怎么逃走!
然而,趾高气扬的戈峰,根本没感觉到他已在火山口,他到东门下达了命令之后,便奔向南门,接着是西门与北门,他如此“威风凛凛”,真的不可一世,极令将士反感!
子时,赵烈下令攻打东门。
十门火炮直击东门。
只一会儿,东门被火炮轰开。
然后炮击东门城楼及左右两侧,如有易燃之物,定会第一时间燃烧起来,接着炮火延伸城内。
苍龙特战队犹如一把尖刀,偷偷地分两路,一左一右杀入城中。
可当苍龙特战队杀入城中时,竟然没见一个西凉兵。
九十九号见状,立即令一手下返回通知赵烈。
而赵烈此时接到探马来报,西凉兵已内乱,碧林关原班四万人马,已反出西门,一行数万铁骑奔往玉城方向。
赵烈正在沉思之时,却见九十九号已派人来报:宛城无一人抵抗,可燃之物皆被烧毁。
刘振腾听后,对赵烈道:“王爷,此时杀入城中,正是捉拿戈峰的最佳时机!”
赵烈笑道:“看来乌氏家族真的反了戈峰!好!传令下去,一二三营在前左右三路,稳步前进,四五六营在后增援。戍边军紧跟而上,控制东南北三门,西门由他们出入!”
三军将士遵令而行,不在话下。
且说戈峰,在四门传完令之后,便听到城中人传言:赵烈杀入城中,不杀百姓,却对西凉军人一个也不放过。
西凉军人已无心恋战,这些军人中,尚包括原宛城的一万五千人。
因为,他们皆已听到赵烈破了凯城等三城之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而守城军人,几乎杀个干净。
因此,宛城军人,尽皆夺西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