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堤支队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城西第三道防线发起进攻,双方激战三个小时,堤支队数次进攻均被击退。入夜之后,双方均偃旗息鼓。
然而到了夜晚,沈光等人却趁着夜色掩护,不断对日军阵地偷袭。由于夜晚日军哨兵视线受到影响,80 米外基本上就什么也看不清,因此示警效果大大降低。往往都是炮兵开火后他们才发现有人接近,然而他们开枪示警的同时也会因为枪口火焰暴露位置,从而被狙击手射杀。
这一晚上,炮声不断,虽然没给日军造成多大伤亡,却严重扰乱日军睡眠,使得所有日军都精神紧绷一夜,个个都是红着眼。
等到第二天天亮,堤不夹贵巡视各部,发现所有人都精神萎靡,疲惫不堪,眼睛像得了红眼病一样。鉴于这种情况,堤不夹贵无奈地下令攻击推迟一个小时,让士兵们尽可能在攻击前休息恢复精神。
此时沈光他们经过一夜的袭扰也是疲惫不堪,而且携带的炮弹也已经全部打光。于是沈光带着所有人返回城里,一边休息,一边补充炮弹。
上午九点,日军飞机飞临战场上空,对城西第三道防线展开狂轰滥炸。守军阵地战壕多处被炸塌,甚至有一个班的战士被炸塌工事掩埋,等到战友救出他们的时候,已经有八人窒息死亡。
堤不夹贵被沈光等人折磨一夜,心中积满了怒火,一上来就是徐进弹幕掩护一个中队强攻。
炮弹如同雨点般落下,将守军阵地炸得千疮百孔,残破不堪。但是负责守卫的一营一连死战不退,依托残破的战壕、散兵坑等工事顽强抵抗,将日军进攻尽数粉碎。
与此同时,负责侧翼出击的特务连在连长刘小伟指挥下多次反击日军,有力的支援了一营一连。
下午,沈光等人再次出城,对日军发起新一轮袭扰。
整整一个下午,堤支队彻底疯狂,如同疯狗一般猛扑一连阵地。飞机、大炮轮番上阵,甚至装甲车也参与了进攻。
吴青、高大壮指挥一连拼死抵抗,寸土不让。一连战士视死如归,面对日军一波又一波地疯狂进攻,他们始终坚如磐石,岿然不动。丧心病狂的堤不夹贵甚至下令使用毒气弹攻破阵地,却在吴青巧妙应对下依旧以失败告终。敌我双方甚至爆发数次白刃战,战斗之惨烈,天地为之变色。
一营是李宏的老底子,一连更是一营的精华所在,这里的士兵大多都是当初跟着李宏一路从察哈尔省撤下来的老兵,战斗力比起正规军精锐毫不逊色。在这场血与火的较量中,一连没有辜负李宏的期望,他们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勇气,真正为李宏的部队铸造了铁血精神。
一连血战的过程,其他各营都看在眼里,所有人都为之动容。战士们需要榜样,他们需要英雄,一连在这一刻成为全军争先效仿的模范。李宏站在城墙上听着三公里外的激烈枪炮声,眼睛里不由得湿润起来。
按照李宏原本的作战计划,城西防线只需要坚守一天半就可以,但是日军的情况出乎意料,突然之间士气高涨,锋芒大盛。这使得李宏不得不更改计划,延长一营坚守的时间,打掉日军的锋芒。一营从接敌开始,打到现在,足足坚守了三天,全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晚上十点,李宏下令一连撤回县城,并亲自带着一个连接应一连。当李宏接到一连时,此时的一连还剩下 40 多名战士,个个带伤。连长高大壮身上的伤口更是让李宏动容,上身衣服已经破碎,胸前一片皮肤被烧伤,鲜血还在往外渗,头上缠着绷带,右臂被刺刀划开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缠绕的纱布都已被染红。
吴青一步步走上前,如释重负地说道:“支队长,一连幸不辱命,成功完成坚守任务,请您指示。”
李宏面露敬佩连夸三个好字,然后激动地说道:“吴营长,你以及一连的所有弟兄都是好样的,你们是军人的楷模,是我等学习的榜样,我为你们骄傲,我为能有你们这样优秀的部下而自豪。”
一连的战士听到李宏如此高度夸赞自己,也是感到高兴,同时也为牺牲的弟兄高兴。他们身上都有伤口,虽说这个季节伤口感染几率不大,但是若不及时治疗,还是会很麻烦的。因此李宏并没有在城外停留太久,简单说了几句后便撤回县城。
城西外面,刘小伟的特务连与沈光等人一起继续袭扰日军,炮声一夜未停。
回城后,李宏立即布置防御,二营负责西门,三营负责其余三个门,迫击炮连负责火力支援,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日军攻城。为了便于指挥,李宏亲自坐镇西门,鼓舞士气。
日军这边,又是一夜未睡,全军上下无精打采,个个强撑着精神。昨天与一连激战一天,他们也是体会到了一连的强悍,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自身也是精疲力竭。
堤不夹贵看着部队的状态,心中愤怒却又感到无奈。无休止的袭扰折磨的他心里也已经承受不住,情绪已经有些许崩溃。但他深知自己是全军长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撑住。于是堤不夹贵骑上马,强撑着精神,将各部巡视了一圈,并不断鼓舞部队士气。
上午八点,日军占领了一连的阵地,城西防线全部告破。简单休整过后,上午十点,堤不夹贵率领日军杀到西城门外。
李宏眼神冷冽地看着兵临城下的日军,一言不发。城墙上,所有战士严阵以待,静候日军攻城。
城外,日军强打着精神构筑阵地,一门门九二式步兵炮进入炮位,一挺挺重机枪被架设起来。堤不夹贵骑着马站在城外一公里处,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城墙。
此时,整片天地之间肃杀万分,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