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7年一月底。
清华大学内,第二批留学生已经整装待发。
果亲王允礼站在队伍前方,神色庄重又带着几分温和。
“诸位学子,此去西洋,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
但你们肩负着为大清求知探索的重任,万不可懈怠。”果亲王的声音在清华园内回荡,沉稳有力。
“法兰西王国、西班牙王国、荷兰王国在学术、技艺等诸多方面皆有其独到之处,你们要用心学习,将先进知识带回,为我大清的变革添砖加瓦。”
留学生们纷纷点头,脸上满是坚毅。其中一位名叫赵铭的学生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王爷放心,我等定不负陛下与朝廷的期许。
此去法兰西,必潜心钻研,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
随着一声令下,留学生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
他们先是乘坐马车抵达港口,一路上引得百姓纷纷驻足观望。
登上远洋的客船,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船舷,留学生们站在甲板上,望着逐渐远去的海岸线,心中五味杂陈。
这是他们第一次远离家乡,踏上未知的土地,但心中的使命感让他们无所畏惧。
有了第一次出访西洋经验,弘历此次直接派遣三百名留学生,分别前往法兰西、西班牙和荷兰这三个国家,以期能汲取更多的西方知识与技术,为大清带来更多的变革与进步。
紫禁城太和殿内。
户部尚书海望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手中捧着详细的财政收支簿,声音洪亮地向众人汇报大清中华元年(1736年)的财政状况。
“启禀陛下,过去一年我大清财政收入共计5600万两,较之前年份有所下降。”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一些大臣面露担忧之色,相互交头接耳。
海望见状,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陛下、诸位大人,这收入下降,主要是因新政推行初期,为减轻百姓负担,取消了诸多杂税,且在开放口岸、改革海关等事务上投入颇大。
不过,随着新政逐步落地,成效已然初显。
海关收入正稳步增长,商贸活动愈发繁荣,依臣等预估,明年财政收入必将迎来显着上涨。”
弘历微微颔首,神色平静,目光扫视着群臣,缓缓开口:“朕早知改革之路艰难,初期财政收入有所波动亦属正常。
只要方向正确,举措得力,短期的下降不足为惧。
如今海关新政成效初显,商贸日益兴旺,便是好兆头。
诸位爱卿,可有何见解?”
鄂尔泰上前一步,恭敬说道:“陛下圣明!
正如户部所言,新政推行虽遇波折,但前景光明。
如今外商来华贸易日益频繁,国内商业也被带动得蓬勃发展。
只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海关监管,明年财政收入上涨可期。
臣建议,可进一步鼓励民间商业发展,给予更多扶持政策。”
张廷玉也站出来附和:“臣赞同鄂大人所言。
当下应顺势而为,加大对新兴商业领域的引导。
比如,支持一些与海外贸易相关的产业,像纺织、瓷器加工等,提升我大清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此促进商贸进一步繁荣,增加财政收入。”
这时,一位保守派大臣面露犹豫之色,上前谏言:“陛下,虽说新政看似有成效,但老臣仍有些许担忧。
如今商贸发展,人员往来繁杂,恐会滋生诸多问题,还需谨慎行事,莫要让大清陷入未知的风险之中。”
弘历听后,目光坚定地回应道:“朕理解爱卿的顾虑,但时代在变,我大清若想繁荣昌盛,就不能固步自封。
只要我们把控好尺度,加强管理,这些风险皆可控。新政推行是为了大清的长远发展,切不可因一时担忧而退缩。”
就在此时,兵部尚书傅鼐出列,脸上难掩兴奋之色,高声奏报:“陛下,臣之前奉命组织的商队,前往安南、吕宋等国开展贸易,已圆满归来!
此次商队收益颇丰,收获白银50万两,还运回粮食100万石!”
此消息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众人惊叹不已。
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对这一成果表示震惊与赞叹。
“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50万两白银,100万石粮食,对我大清来说可是极大的助力!”诸如此类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弘历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称赞道:“傅鼐,此次你功不可没!组织商队远赴海外,不仅带回了丰厚的财富,还充实了我大清的粮食储备。
这充分证明了海外贸易的巨大潜力。”
傅鼐连忙跪地谢恩:“陛下过奖,这都是陛下英明决策,臣等不过是奉命行事。
此次商队能顺利完成任务,全赖陛下的信任与支持,以及商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鄂尔泰趁机说道:“陛下,傅鼐大人此次商队的成功,再次印证了拓展海外贸易的正确性。
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海外贸易规模,与更多国家建立商贸往来。”
张廷玉也点头称是:“臣附议。可派遣更多商队前往不同地区,丰富贸易品类,让我大清的商品走向世界,同时引进更多对我大清发展有益的物资。”
弘历思索片刻后,下令道:“准奏。着令户部与兵部协同合作,制定详细的海外贸易拓展计划。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更多商队出海贸易。同时,要妥善安排这批粮食的存储与分配,保障百姓的口粮供应。”
“陛下圣明!”
1737年二月底。
弘历端坐在养心殿内,手中翻阅着各地呈递上来的商业数据,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看着通商口岸贸易额的节节攀升、海关税收的稳步增长,以及国内商业市场的日益活跃,新政在商业领域取得的显着成效让他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这些数据不仅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更象征着大清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向着繁荣富强稳步迈进。
“传朕旨意,嘉奖户部及各地负责商业事务的官员,他们在新政推行期间恪尽职守,成效卓着。”弘历放下奏折,对着身旁的李玉太监吩咐道。
随后,弘历微微仰头,目光望向窗外,商业改革的成功让他信心倍增,此刻,他将改革的目光重新放回到军制整编上。